-
>
聽孩子的話
-
>
兒童教育心理學
-
>
洛克菲勒寫給兒子的38封信
-
>
學習沒有那么難(全3冊)
-
>
(文學)洛克菲勒寫給兒子的38封信
-
>
紀實文學:那些家長
-
>
特別狠心特別愛.猶太媽媽德財商教育
擺脫完美主義-孩子犯錯應對法 版權信息
- ISBN:9787303166794
- 條形碼:9787303166794 ; 978-7-303-16679-4
- 裝幀:簡裝本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擺脫完美主義-孩子犯錯應對法 本書特色
托馬斯·格林斯龐著的《擺脫完美主義(孩子犯錯應對法)》是引進版家庭教育類圖書。完美主義并不是僅僅做到盡*大努力,爭取優秀和健康的追求更高目標。完美主義者認為,如果我們把事情做到完美了,其他人會喜歡我們,接受我們,但是,如果我們做不到完美,我們就會永遠不夠好。這種想法是一種負擔,會對整個人生產生消極的影響。幸運的是,父母如果能夠意識到自己身上或是孩子身上,或者其他親戚朋友身上有這種觀點,他可以積極的改變這種思維模式,從而使孩子的生活以及自己的生活從此受益。在這本積極實用的書中,心理學家托馬斯·格林斯潘解釋了完美主義產生的原因及家長應該如何作為。他描述了一個逐漸從完美主義轉變到健康生活和自我接受的過程。如果家長想讓孩子擺脫完美主義,生活得更幸福更健康,可以自由的犯錯誤,學習,成長,那么家長選擇這本書會受益很多。另外,還在完美主義思想中掙扎的家長,可以看看這本書,從總也會有所收獲。
擺脫完美主義-孩子犯錯應對法 內容簡介
完美主義并不是僅僅做到盡*大努力,爭取優秀和健康的追求更高目標。完美主義者認為,如果我們把事情做到完美了,其他人會喜歡我們,接受我們,但是,如果我們做不到完美,我們就會永遠不夠好。這種想法是一種負擔,會對整個人生產生消極的影響。幸運的是,父母如果能夠意識到自己身上或是孩子身上,或者其他親戚朋友身上有這種觀點,他可以積極的改變這種思維模式,從而使孩子的生活以及自己的生活從此受益。
在這本積極實用的書中,心理學家托馬斯·格林斯潘解釋了完美主義產生的原因及家長應該如何作為。他描述了一個逐漸從完美主義轉變到健康生活和自我接受的過程。如果家長想讓孩子擺脫完美主義,生活得更幸福更健康,可以自由的犯錯誤,學習,成長,那么家長選擇這本書會受益很多。另外,還在完美主義思想中掙扎的家長,可以看看這本書,從總也會有所收獲。
擺脫完美主義-孩子犯錯應對法 目錄
前言
引言
第1部分
第1章 正確認識完美主義
第2章 完美主義者是如何形成的
第2部分
第3章 勇于嘗試
第4章 鼓勵傳達贊同和接受
第5章 放棄權力之爭
第6章 移情——溝通橋梁
第7章 自我反省
第8章 超越完美主義者的文化
第9章 是什么候 需要專業幫助
第10章 放棄完美主義的得與失
11章 共同制定計劃
編后記 為完美主義畫上句號
致謝
擺脫完美主義-孩子犯錯應對法 節選
或許你曾經有過這種經歷:當勞累了一天回到家里的時候,你的伴侶對你說:“你看起來好像累壞了。”或者,你不小心割傷了自己,旁邊的人發出一聲:“哎喲!”這些簡單而直接的情感表達可以幫助你建立起與他人溝通的橋梁,并且,在這種艱難的時刻,它們同樣會讓你感覺身邊有人支持你。你的經歷在別人那兒得到了反映,這會讓你感覺自己的體驗是合情合理的,是可以被他人所接受的,很自然地,這樣會讓你感覺舒服一些。
同樣的道理也適用于你的孩子,不管他有極其消極的還是積極的體驗,他都同樣需要別人理解并接受自己的體驗。面對自己十分興奮的兒子,當一個父親發自內心地喊出“你畫得太好了”的時候,不難想象,他的兒子會感覺得到了他人的關心和支持。
移情的重大作用在于,當人們感覺得到了他人的理解的時候,便能夠感受到與他人的溝通和連接。如果有人理解我們,這就意味著我們是可以理解的——不是瘋狂或不與人來往,而是正常。這是我們收到的多好的禮物啊!
為了同情、理解你的孩子,你需要站在他的立場思考問題。現如今,或者此時此刻,應該怎樣理解孩子的心思呢?當然,你不會讀心術,要想了解孩子的想法,你需要認真、積極地傾聽孩子的心聲。比如,“我想知道你此刻有什么感受”甚至“看起來你好像生氣了,我猜的對嗎?”這些都是正當的表達方式,這種表達遠比你不耐煩地說一句“你生氣了”要好得多。此外,它還可以幫助你和你的孩子了解情況,在你和孩子之間架起一座溝通的橋梁。記住,如果你的猜測有誤,也沒有什么關系,猜測的重要意義就在于它可以讓雙方重新思考問題并*終發現問題的關鍵。
同情孩子是你向他表達你對他的情感的一種方式,你對孩子的同情和理解表達了你對他的充分認可。
擺脫完美主義-孩子犯錯應對法 作者簡介
托馬斯·格林斯龐(Thomas S.Greenspon Ph.D.),私人執業心理學家,婚姻與家庭治療師。畢業于耶魯大學,并于1968年獲得伊利諾伊大學心理學博士學位;在美國羅切斯特大學獲得博士后學位之后,在伯明翰阿拉巴馬大學醫療中心從事教學、研究和咨詢服務。他的講座和寫作涉及多種主題,包括夫妻和家庭關系,天才兒童的情感需要等;同時,他還以青少年與成年人之間的關系為主題撰寫了專著《人際關系》,并在專業刊物上發表了大量的文章。他的妻子芭芭拉曾獲文學碩士學位并和他一起從事私人執業心理治療工作。多年來,他們共同建立了“大伯明翰生育教育協會”并擔任地方和國家青年團體顧問。曾經擔任明尼蘇達州天才兒童委員會聯合會長一職并服務于明尼蘇達州天才兒童咨詢委員會,托馬斯因其出色的表現被明尼蘇達州天才兒童委員會授予杰出服務獎。
- >
莉莉和章魚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朝聞道
- >
回憶愛瑪儂
- >
煙與鏡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