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脈沖X光熱-力學效應研究方法概論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5904696
- 條形碼:9787515904696 ; 978-7-5159-0469-6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shù):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強脈沖X光熱-力學效應研究方法概論 本書特色
王道榮、劉佳琪、湯文輝等編著的《強脈沖X光熱-力學效應研究方法概論》以強脈沖X光熱—力學效應為闡述對象,從X光與材料相互作用的機理出發(fā),較為系統(tǒng)地介紹了強脈沖X光與材料相互作用的基本理論、基本研究方法以及基本熱—力學效應等。可供從事強脈沖X光熱—力學效應研究人員和工程技術人員參考,也可供工程力學、爆炸力學專業(yè)高年級本科生、研究生學習參考。
強脈沖X光熱-力學效應研究方法概論 內(nèi)容簡介
本書介紹了強脈沖X光熱-力學效應研究的基本理論、方法及其對典型材料的應用和分析,主要包括強脈沖X光與材料作用機理、沖擊載荷作用下固體材料力學行為的描述、強脈沖X光熱-力學效應一維和二維數(shù)值模擬方法及其對典型材料的應用、模擬強脈沖X光輻照效應試驗技術以及強脈沖X光輻照下結構力學響應的解析分析方法和無量綱分析方法。本書取材經(jīng)典,物理概念嚴謹,數(shù)學推導簡明扼要,形成了一個集理論分析、試驗驗證和數(shù)值模擬于一體的完備的知識體系。本書可供從事強脈沖X光熱-力學效應研究人員和工程技術人員參考,也可供工程力學、爆炸力學專業(yè)高年級本科生、研究生學習參考。
強脈沖X光熱-力學效應研究方法概論 目錄
第1章緒論
1.1強脈沖X光基本特征
1.2X光輻照熱力學效應簡介
1.2.1熱效應
1.2.2力學效應
1.3X光熱力學效應研究手段
1.3.1試驗模擬
1.3.2數(shù)值模擬和理論分析
參考文獻第2章X光與物質(zhì)的相互作用
2.1引言
2.2光電效應
2.2.1光電效應截面
2.2.2光電吸收系數(shù)
2.3康普頓散射效應
2.3.1散射運動學
2.3.2康普頓散射系數(shù)
2.4總吸收系數(shù)與總衰減系數(shù)
2.5X光時間譜和能譜
2.5.1X光時間譜
2.5.2X光能譜
2.6X光能量沉積
參考文獻第3章固體材料的力學行為
3.1應力及其描述
3.2應變及其描述
3.3固體的壓剪特性
3.3.1單向壓縮
3.3.2球形均勻壓縮
3.3.3剪切變形
3.3.4廣義胡克定律——彈性本構關系
3.4固體的屈服條件
3.4.1單軸拉伸的應力應變關系
3.4.2常用屈服準則
3.4.3后繼屈服條件
3.5應力空間中表述的塑性本構關系
3.6熱黏塑性材料的屈服準則和本構關系
3.6.1不考慮應變硬化效應時的一維應力黏塑性本構關系
3.6.2考慮應變硬化效應時的一維應力黏塑性本構關系
3.6.3復雜應力狀態(tài)下的無屈服面的黏塑性本構關系和
超應力型黏塑性本構關系
3.6.4幾種常用的本構關系和計算公式
3.7固體高壓物態(tài)方程
3.7.1Bridgman方程
3.7.2Murnagham方程
3.7.3固體Grüneisen物態(tài)方程
3.7.4固體膨脹時的物態(tài)方程
3.8多孔材料的物態(tài)方程
3.8.1多孔材料在沖擊壓縮下的特點
3.8.2物態(tài)方程的表述
參考文獻第4章強脈沖X光熱力學效應一維分析方法
4.1基本方程組
4.2基本方程組離散
4.3汽化反沖沖量確定
4.3.1汽化反沖沖量的解析分析方法
4.3.2汽化反沖沖量的數(shù)值分析方法
參考文獻第5章強脈沖X光熱力學效應二維分析方法
5.1引言
5.2單元描述及坐標變換
5.3單元基本力學量的表達
5.4沙漏黏性的引入
5.5四邊形網(wǎng)格X光能量沉積
5.5.1四邊形網(wǎng)格中X光能量沉積的精確計算方法
5.5.2四邊形網(wǎng)格中X光能量沉積的簡便計算方法
5.6平面應變正交各向異性彈塑性應力應變關系
5.6.1平面應變正交各向異性彈性應力應變關系
5.6.2平面應變正交各向異性塑性應力應變關系
5.7二維各向異性材料屈服準則
5.7.1概述
5.7.2TsaiHill屈服準則
5.8物態(tài)方程的引入及修正
5.8.1PUFF物態(tài)方程的引入
5.8.2彈性階段PUFF物態(tài)方程的修正
5.8.3塑性階段PUFF物態(tài)方程的修正
5.9材料主軸的旋轉(zhuǎn)及客觀應力率修正
5.9.1各向異性材料主軸的旋轉(zhuǎn)
5.9.2客觀應力率的修正
參考文獻第6章典型材料強脈沖X光熱力學效應分析
6.1鋁鋰合金強脈沖X光熱力學效應分析
6.1.1汽化反沖沖量及燒蝕厚度
6.1.2熱擊波傳播基本特點
6.2典型材料沖量耦合及X光透過率分析
6.2.1不同單質(zhì)元素X光沖量耦合及透過率分析
6.2.2典型化合物X光沖量耦合及透過率分析
6.3碳酚醛材料X光熱力學效應二維分析
6.3.1彈塑性本構模型
6.3.2X光能量沉積特點
6.3.3熱擊波峰值傳播規(guī)律
6.4圓柱殼體強脈沖X光熱力學效應分析
6.4.1材料模型
6.4.2雙層圓柱殼體X光能量沉積
6.4.3雙層圓柱殼體汽化反沖沖量
參考文獻第7章模擬X光輻照效應試驗技術
7.1脈沖電子束試驗技術
7.1.1試驗原理
7.1.2熱擊波測量技術
7.1.3電子束噴射沖量耦合實驗測量方法
7.2軟X光模擬試驗技術
7.3模擬X光輻照源熱力學現(xiàn)象等效性分析
7.3.1軟X光輻照效應能量沉積特點分析
7.3.2電子束能量沉積特點
7.3.3電子束與X光熱力學現(xiàn)象等效性分析第8章模擬X光結構響應試驗技術
8.1引言
8.2試驗加載設計及引爆技術
8.2.1試驗加載設計
8.2.2引爆技術
8.3沖量標定和校核
8.3.1沖量標定
8.3.2總沖量校核第9章強脈沖X光輻照下薄殼強度的解析分析
9.1問題的提出和強度準則
9.2彈性系統(tǒng)力學響應動靜態(tài)轉(zhuǎn)化的解析方法
9.3脈沖載荷作用下薄殼結構強度的解析分析
9.3.1計算情況和實現(xiàn)條件
9.3.2脈沖沖量載荷計算的數(shù)學模型
9.3.3脈沖載荷作用下圓柱殼體的強度分析
9.4脈沖載荷作用下梁結構強度的解析分析
9.4.1懸臂梁
9.4.2兩支點梁第10章熱力學效應不確定度分析
10.1試驗測量不確定分析
10.1.1試驗測量不確定度含義
10.1.2測量不確定度的分類與評定
10.1.3直接測量量不確定度的評定與表示舉例
10.1.4間接測量量不確定度的評定
10.2數(shù)值模擬不確定度問題的提出
10.2.1數(shù)值模擬不確定分析的必要性和意義
10.2.2熱擊波數(shù)值模擬軟件的模型分解
10.3數(shù)值模擬不確定度分析
10.3.1網(wǎng)格模型對不確定度的影響
10.3.2離散模型對不確定度的影響
10.3.3物態(tài)方程模型對不確定度的影響
參考文獻第11章量綱分析及其在結構動力學響應中的應用
11.1量綱分析基本理論概述
11.1.1量綱的概念
11.1.2Π定理
11.2量綱分析的基本方法
11.2.1Π定理的工程應用意義
11.2.2量綱分析實例
11.2.3量綱分析的一般步驟
11.3量綱分析科學意義和工程應用價值
11.4軸對稱結構動力響應問題的量綱分析
11.4.1正問題的提法
11.4.2問題求解之量綱分析
11.4.3對問題相似律的進一步分析
11.4.4反問題的提出
11.4.5反問題求解之量綱分析
參考文獻附錄各元素的光電效應參數(shù)
展開全部
強脈沖X光熱-力學效應研究方法概論 節(jié)選
王道榮、劉佳琪、湯文輝等編著的《強脈沖X光熱-力學效應研究方法概論》以強脈沖X光熱—力學效應為闡述對象,從X光與材料相互作用的機理出發(fā),較為系統(tǒng)地介紹了強脈沖X光與材料相互作用的基本理論、基本研究方法以及基本熱—力學效應等。可供從事強脈沖X光熱—力學效應研究人員和工程技術人員參考,也可供工程力學、爆炸力學專業(yè)高年級本科生、研究生學習參考。
強脈沖X光熱-力學效應研究方法概論 作者簡介
王道榮,男,北京航天長征飛行器研究所研究員,主要研究強脈沖X光熱-力學效應的基本理論、方法及其對典型材料的應用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