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法律的悖論(簽章版)
-
>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
>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
-
>
私人財富保護、傳承與工具
-
>
再審洞穴奇案
-
>
法醫追兇:破譯犯罪現場的156個冷知識
-
>
法醫追兇:偵破罪案的214個冷知識
民法總論 版權信息
- ISBN:9787560989051
- 條形碼:9787560989051 ; 978-7-5609-8905-1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民法總論 本書特色
本書是從事法學教學研究多年碩士生、博士生導師(副教授以上),將自己多年在法學(法律)研究生教學中積累的學術研究成果、經驗,按照研究生教學體系與要求,以專題形式撰寫而成。 按照法學研究生教學培養方向編寫,包括:法理、法史、行政法、刑法、訴訟法、民商法、經濟法、環境法、國際法。 按照研究生教學培養方向和教學培養要求,以專題形式,將研究生教學中的重點問題、難點問題、前沿問題等闡釋清楚。強調體系化、前沿性、信息量。
民法總論 內容簡介
《民法總論》在內容上包括三個組成部分:民法宏觀認識論、民法總則論與民法實踐論。 對民法宏觀認識論,《民法總論》設一編加以論述。該編設“民法的概念、性質及在法體系中的地位”、“民法的本體”、“民法的基本原則”、“民事法律關系”四章,分別從民法的實質理性(**章)、形式理性(第二章)、立法精神(第三章)、法權模式(第四章)等四個方面揭示了民法。按本人現在的認識,《民法總論》對民法的宏觀分析并非全面。例如,對民法概念的分析,本書僅從調整對象理論出發做了一些分析,而且對調整對象理論的形成、發展及在立法上的規定尚缺歷史的分析與梳理。其實,對民法概念,除可以從民法調整對象理論出發進行分析外,還可以分別從公、私法劃分理論與市民社會理論出發加以分析。對后兩方面的分析,本人雖有相當文稿,但基于本書篇幅的限制,未能納入。作為這一遺憾的彌補,本書只在**章第二節“民法的性質”中,以“民法是私法”、“民法是市民社會的自治法”為題,提出了分析結論,但并未展開分析。再如,對民法立法精神的分析,僅分析民法的基本原則,是不夠的,尚需分析民法的本位、民法的倫理、民法的價值訴求等問題。
民法總論 目錄
**章 民法的概念、性質和在法體系中的地位
**節 民法的概念
第二節 民法的性質
第三節 民法在法體系中的地位
第二章 民法的本體
**節 民法的語源及含義
第二節 民法的構成要素
第三節 民法的體系
第四節 民法的淵源
第三章 民法的基本原則
**節 民法基本原則概述
第二節 民法各基本原則
第三節 民法各基本原則的相互關系
第四章 民事法律關系
**節 民事法律關系概述
第二節 民事權利
第三節 民事義務與民事責任
第二編 民事主體
**章 民事主體制度概述
**節 民事主體制度的意義、性質和基本內容
第二節 民事主體資格
第三節 我國民事主體的四元結構
第二章 公民(自然人)
**節 公民的民事權利能力
第二節 公民的民事行為能力
第三節 宣告失蹤和宣告死亡
第四節 公民的姓名、住所、戶籍
第五節 個體工商戶和農村承包經營戶
第三章 法人
**節 法人的概念、特征和條件
第二節 法人的實質
第三節 法人的分類
第四節 法人的民事權利能力和民事行為能力
第五節 法人財產權的性質
第六節 法人的民事責任
第三編 民事法律事實
**章 民事法律事實概述
**節 民事法律事實的概念
第二節 民事法律事實的分類
第二章 民事法律行為
**節 民事法律行為制度的性質和意義
第二節 民事法律行為及其相關概念
第三節 民事法律行為中的意思表示
第四節 民事法律行為的形式
第五節 民事法律行為的分類
第六節 民事法律行為應具備的條件
第七節 欠缺有效要件的民事行為
第八節 無效民事行為、可撤消的民事行為與效力未定的民事行為
第九節 無效民事行為和被撤消的民事行為的法律后果
第十節 附條件的民事法律行為
第三章 代理
**節 代理制度的性質和意義
第二節 代理的概念和特征
第三節 代理權
第四節 代理行為
第五節 委托代理
第六節 法定代理與指定代理
第七節 復代理
第八節 無權代理
第四章 訴訟時效
**節 時效概述
第二節 時效立法例與我國訴訟時效的性質
第三節 訴訟時效的適用范圍
第四節 訴訟時效期間
第五節 訴訟時效的起算、中止、中斷和延長
第六節 訴訟時效完成的法律效果
第四編 民法的適用
**章 民法適用概論
**節 民法適用的概念和意義
第二節 民法適用的范圍
第三節 民法適用的原則
第二章 民法適用的操作程序
**節 認定案件法律事實
第二節 尋找案件適用的法律
第三節 推理與裁判
第三章 民法適用的檢討方法
**節 民法適用檢討方法概述
第二節 運用請求權檢討方法的條件和請求權檢討的次序
第三節 民法請求權體系的把握
第四章 民法適用中的法律解釋
**節 法律解釋與適用
第二節 探求法律意旨的法律解釋方法
第三節 補充法律漏洞的法律解釋方法
……
民法總論 作者簡介
李開國,男,1944年3月出生,四川華鎣人,1966年畢業于西南政法學院法律系。1978年6月從貴州調入西南政法學院民法教研室任教。1985年9月至1986年9月赴前蘇聯白俄羅斯大學留學,曾任西南政法大學法學一系系主任,現任重慶市法學會民法經濟法專業委員會副會長,重慶市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市場交易法律制度研究基地”主任,中國法學會民法學會顧問,重慶市首批學術技術帶頭人。曾獲“司法部優秀教師”稱號,國務院特殊專家津貼。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回憶愛瑪儂
- >
經典常談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隨園食單
- >
月亮與六便士
- >
詩經-先民的歌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