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法律的悖論(簽章版)
-
>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
>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
-
>
私人財富保護、傳承與工具
-
>
再審洞穴奇案
-
>
法醫(yī)追兇:破譯犯罪現(xiàn)場的156個冷知識
-
>
法醫(yī)追兇:偵破罪案的214個冷知識
侵權法上的作為義務研究 版權信息
- ISBN:9787010121208
- 條形碼:9787010121208 ; 978-7-01-012120-8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shù):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侵權法上的作為義務研究 本書特色
蘇艷英博士的該著《侵權法上的作為義務研究》是在其同名博士學位論文基礎之上,幾經補充、修改、完善而成。此博士畢業(yè)論文在外審專家盲評中獲得“全優(yōu)”的好成績。此著以侵權法上的作為義務為主題,以作為義務概念之界定為邏輯起點,深入探討了作為義務的表現(xiàn)形態(tài)、來源、存在的正當性以及因違反作為義務所引起的侵權責任的認定,*終以作為義務在我國侵權法上的融入路徑及立法模式為歸宿,全文邏輯線索清晰,層次結構分明。在作為義務概念的界定上,以不作為義務為參照對象,綜合運用學術界關于作為義務與不作為義務區(qū)分的方法,從多個角度探索對作為義務的界定。
侵權法上的作為義務研究 內容簡介
就比較法考察和我國司法實踐需求而言,作為義務的存在是一個不爭的事實。作為義務如何確立以及存在的合理性是一個亟需解決的問題。作為義務理論的發(fā)展,對侵權責任中的過錯以及違法性、因果關系的判定產生重大的沖擊,而現(xiàn)行法對作為義務規(guī)定的缺失,導致了司法適用上的混亂,將作為義務引入到我國侵權法領域中,既能推動侵權責任法內部體系的完善亦能利于司法實踐需求。書稿對作為義務以及立法機制進行了專門研究,探討作為義務存在的合理性以及作為義務的立法構筑模式及路徑。圍繞此主題,采用過程分析法、比較分析方法、系統(tǒng)分析法、實證分析法和制度分析法等方法,研究了作為義務的確立、歷史沿革、配置基礎與類型、不作為侵權責任、立法模式與路徑等問題。在制度分析和比較分析的基礎上構建了我國作為義務的立法體系。并就一般性的民事救助義務的立法模式,及我國侵權法領域中作為義務的立法路徑方面進行了創(chuàng)新,提出了作者獨特的見解。
侵權法上的作為義務研究 目錄
緒論
一、本文的研究價值
二、國內外的理論研究現(xiàn)狀
三、本書研究內容和方法
**章 作為義務的確立
**節(jié) 合同法上的保護性義務
一、締約過失責任中的保護性義務
二、加害給付行為中的保護性義務
三、對第三人有保護效力的合同
第二節(jié) 注意義務在侵權法領域的確認
一、客觀過錯與注意義務的形成
二、違法性的演進與注意義務的形成
三、注意義務的發(fā)展
第三節(jié) 作為義務和不作為義務的區(qū)分
一、作為義務和不作為義務的區(qū)分意義
二、刑法中不作為犯理論的發(fā)展
三、作為義務的涵義
第二章 作為義務的比較法考察
**節(jié) 英美法系國家的作為義務
一、濫作為(misfeasance)和不作為(nonfea-sance)的區(qū)分
第三章 作為義務的配置基礎與類型
第四章 違反作為義務的侵權責任
第五章 作為義務的立法構筑模式與路徑
主要參考文獻
后記
侵權法上的作為義務研究 節(jié)選
《侵權法上的作為義務研究》在研究方法上主要采用了過程分析法、比較分析法、系統(tǒng)分析法、實證分析法和制度分析法。
- >
羅庸西南聯(lián)大授課錄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山海經
- >
莉莉和章魚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煙與鏡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史學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