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蜜蜂的寓言:私人的惡德,公眾的利益
-
>
世界貿易戰簡史
-
>
日本的凱恩斯:高橋是清傳:從足輕到藏相
-
>
近代天津工業與企業制度
-
>
貨幣之語
-
>
眉山金融論劍
-
>
圖解資本論
產業集群內創業機會價值影響機制研究 版權信息
- ISBN:9787509624722
- 條形碼:9787509624722 ; 978-7-5096-2472-2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產業集群內創業機會價值影響機制研究 本書特色
《經濟管理學術文庫·經濟類:產業集群內創業機會價值影響機制研究》運用文獻綜述法、演化博弈法、問卷調查法、統計分析法、結構方程模型等方法對產業集群內創業者社會資本對創業機會價值影響進行了理論和實證研究。《經濟管理學術文庫·經濟類:產業集群內創業機會價值影響機制研究》首先根據創業現象的觀察和理論回顧,確定了《經濟管理學術文庫·經濟類:產業集群內創業機會價值影響機制研究》研究的任務,然后分析產業集群內創業者社會資本的內涵及投資演化,并在前人研究的基礎上提出了創業機會價值的概念,在理論分析的基礎上構建了產業集群內創業者社會資本對創業機會價值影響模型,并對模型進行了驗證和分析。在此基礎上,從現實實踐角度出發,提出了基于創業者社會資本、信息能力的創業機會價值提升策略。
產業集群內創業機會價值影響機制研究 內容簡介
《產業集群內創業機會價值影響機制研究》由崔祥民著,本書運用文獻綜述法、演化博弈法、問卷調查法、統計分析法、結構方程模型等方法對產業集群內創業者社會資本對創業機會價值影響進行了理論研究和實證研究。本研究首先根據創業現象的觀察和理論回顧,確定了本文研究的任務,然后分析產業集群內創業者社會資本的內涵及投資演化,并在前人研究基礎的上提出了創業機會價值的概念,在理論分析的基礎上,構建了產業集群內創業者社會資本對創業機會價值影響模型,并對模型進行了驗證和分析。在此基礎之上,《產業集群內創業機會價值影響機制研究》從現實實踐角度出發,提出了基于創業者社會資本、信息能力的創業機會價值提升策略。
產業集群內創業機會價值影響機制研究 目錄
第1章 緒論
1.1 問題的提出
1.2 研究目的與意義
1.3 研究內容與方法
1.4 技術路線
1.5 本書創新之處
第2章 理論基礎與文獻綜述
2.1 理論基礎
2.2 創業機會相關研究
2.3 創業者社會資本相關研究
2.4 產業集群相關研究
2.5 信息能力相關研究
2.6 本章小結
第3章 產業集群內創業者社會資本的內涵與投資演化
3.1 產業集群內創業者社會資本的內涵
3.2 產業集群內社會資本投資演化
3.3 本章小結
第4章 創業機會與創業機會價值
4.1 創業機會
4.2 創業機會價值的提出
4.3 創業機會價值概念與創業機會價值度量
4.4 本章小結
第5章 產業集群內創業者社會資本對創業機會價值的影響效應與影響機制
5.1 產業集群內創業者社會資本對創業機會價值影響效應分析
5.2 產業集群內創業者社會資本對創業機會價值影響機制
5.3 本章小結
第6章 產業集群內創業者社會資本對創業機會價值影響的概念模型與假設
6.1 模型提出的理論依據
6.2 整體分析框架
6.3 概念模型與研究假設
6.4 本章小結
第7章 產業集群內創業者社會資本對創業機會價值影響研究方案設計
7.1 問卷設計過程
7.2 調研對象與數據收集
7.3 變量測量
7.4 數據描述性統計
7.5 本章小結
第8章 產業集群內創業者社會資本對創業機會價值影響模型驗證與結果討論
8.1 數據質量分析
8.2 結構方程模型分析及假設檢驗
8.3 結果討論
8.4 本章小結
第9章 基于社會資本與信息能力的創業機會價值提升策略
9.1 社會資本提升策略
9.2 信息能力提升策略
9.3 本章小結
第10章 研究結論與展望
10.1 主要觀點和結論
10.2 理論貢獻和實踐啟示
10.3 研究局限和拓展
附錄一 問卷調查
附錄二 訪談摘要
參考文獻
后記
產業集群內創業機會價值影響機制研究 作者簡介
崔祥民,生于1977年3月,江蘇省豐縣人,江蘇大學管理學博士。現為江蘇科技大學公共管理學院講師,南京大學商學院博士后,主要從事創業管理與人力資源管理研究。主持江蘇省教育廳哲學與社會科學課題兩項、鎮江市軟科學課題一項及橫向課題多項,作為主要參與人參加國家社科基金一項。在《軟科學》、《科技進步與對策》、《中國人力資源開發》等優秀期刊發表論文20余篇。獲校優秀教師、創新計劃優秀指導教師等榮譽稱號。
- >
史學評論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月亮虎
- >
經典常談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二體千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