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為何爆發及戰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追昔撫今 版權信息
- ISBN:9787555000501
- 條形碼:9787555000501 ; 978-7-5550-0050-1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追昔撫今 本書特色
嘯馬的《追昔撫今》是他繼《中國古典小說人物審美論》、《民族之魂林則徐》等書之后又一本歷史新作。這本書的內容,大部分是讀史札記,主要評說歷史人物和古代詩文;另有幾篇游記,攬勝不離訪古。 這本書的書名“追昔撫今”并不是通常說的“撫今追昔”的筆誤。今天,我們生活在中華民族復興的偉大時代,復興的基礎是五千年的輝煌。復興人人有責,這就要求人人懂歷史、愛歷史。遺憾的是,如今有的中國人,對中國歷史所知不多,還說:“都什么年代了!”“追昔撫今"這個書名,把“追昔”換到前面,有意突出“追昔”,是友情提醒,更是鄭重呼吁:“追昔撫今”還有一層意思,便是從“追昔”入手,把落腳點實實在在地放在“撫今”,強調昔為今用,不致讀史寫史淪為空談。具體講,運用歷史唯物主義的觀點,合乎邏輯而不牽強附會地讓正反兩方面的經驗在時代前進中釋放正能量。
追昔撫今 內容簡介
《追昔撫今》的書名“追昔撫今”并不是通常說的“撫今追昔”的筆誤。今天,我們生活在中華民族復興的偉大時代,復興的基礎是五千年的輝煌。復興人人有責,這就要求人人懂歷史、愛歷史。遺憾的是,如今有的中國人,對中國歷史所知不多,還說:“都什么年代了!”“追昔撫今”這個書名,把“追昔”換到前面,有意突出“追昔”,是友情提醒,更是鄭重呼吁:“追昔撫今”還有一層意思,便是從“追昔”入手,把落腳點實實在在地放在“撫今”,強調昔為今用,不致讀史寫史淪為空談。具體講,運用歷史唯物主義的觀點,合乎邏輯而不牽強附會地讓正反兩方面的經驗在時代前進中釋放正能量。
追昔撫今 目錄
歷史人物
說孟子
商鞅變法的貢獻和悲劇
飛將軍李廣
司馬遷與李白的文化之旅
曹操的用人之道
解讀諸葛亮
嵇康:特立獨行的尊嚴人格
品味陶淵明的文化心態
唐太宗的憂患意識
罕見的白居易
黃巢、李自成與劉邦、朱元璋的一點對比
范仲淹“先憂后樂”的道德情懷
岳飛之死與秦檜、趙構
宋末三杰:文天祥、張世杰、陸秀夫
史可法魂歸梅花嶺
堅守孤城八十天 閻應元壯烈殉國
鄭成功:從抗清義士到復臺英雄
鄭板橋的官品、人品、文品
林則徐風雪長征
李鴻章、吳佩孚的另一側面
探幽訪古
中州古韻
采石磯探幽攬勝
一彎曉月過盧溝
——關于盧溝橋的審美聯想
古代詩文
古代書信文化例析
中國古典詩歌中的愛國主義精神
鮮活的民間詩歌和文人的雅化
詩人、藝術家與皇帝的錯位
愛國詩入鄭思肖和他詩中的“中國夢”
周恩來贊張元斡《賀新郎》
元代散曲的“草根”情結
后記
追昔撫今 作者簡介
嘯馬(原名馬萱釗),1930年生于江蘇省宜興縣。 1949年5月上海解放,自復旦大學參軍南下福建。曾供職于福建日報社、教育系統和福建社會科學院。從福建論壇雜志社總編輯、編審崗位上離休。著有《中國古典小說人物審美論》(獲國家教委優秀學術著作獎)、《雪泥鴻爪》等。享受政府特殊津貼專家。 離休后超期服役多年,主編《炎黃縱橫》,參與編撰《當代福建簡史》。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二體千字文
- >
朝聞道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姑媽的寶刀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