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蜜蜂的寓言:私人的惡德,公眾的利益
-
>
世界貿易戰簡史
-
>
日本的凱恩斯:高橋是清傳:從足輕到藏相
-
>
近代天津工業與企業制度
-
>
貨幣之語
-
>
眉山金融論劍
-
>
圖解資本論
美國回來了 版權信息
- ISBN:9787111432173
- 條形碼:9787111432173 ; 978-7-111-43217-3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美國回來了 本書特色
多年來美國政府一直是經濟的堅強后盾,而人們常常無視現實,正是這種無知和偏見助長了形形色色的大放厥詞。看一看房市里購房人普遍首選的30年期固定利率的抵押按揭貸款,我們可想而知聯邦政府給房貸投資人做了多大的保證呀!堅信政府會跟20世紀30年代大蕭條時一樣挺身而出,否則投資人哪肯給30年期可承受的固定利率貸款?有地產專家振振有詞地提出,政府擔保是否太便宜了私有投資人,還有人直言政府本不該提出擔保。然而對大量購房人來說,固定利率貸款讓人們不再為利率浮動和貸款中斷擔心,它無疑是置業首選。而此時30年期房貸的出籠正是沖著經濟危機而來,事實證明這是一個英明決策。 政府的不離不棄也堅定了人們創業和投資的決心,而創業、投資正是經濟發展的基石。如果人們對不期而至的經濟下滑聞風喪膽,誰會去開創新事業,尤其是那些需要由新技術和新點子慢慢孵化出來的事業呢?要知道,缺乏充分經濟安全感的過分謹慎將會禁錮資本主義的發展。當然倡導穩健投資與煽動投機取巧還是有差別的,雖然政府有時也會兩相混淆—但是我們還是要對政府所引領的穩健投資方向充滿信心。
美國回來了 內容簡介
美國經濟復蘇的秘密 五年前, 美國遭受重創,經濟命懸一線。 五年后, 美國的經濟得到意想不到的發展,就業在增加,房價日趨穩定,股價日漸回升,負債逐步下降,競爭力逐漸飆升。 這一切, 是怎么實現的?
美國回來了 目錄
致謝
引言
第1章
金融震蕩升級為金融恐慌
政府監管部門和信用機構指責證券化政策一片空白。在身為中央金融監管部門的美聯儲那兒,官員們卻堅信投資人自身利益終會確保證券化的正常運行。評估機構評估投行債券就全賴于投行自有信息,它們發現現有模型已無法對其復雜性做出解釋。
震蕩波
貨幣加速器
管道破裂
監管失靈
金融震蕩
房利美和房地美
金融恐慌
第2章
銀行援助
銀行家一般都會對監管部門的要求心生不滿,因而銀行家對壓力測試的反感并非意外,只是尖刻程度令人驚訝。在幾周時間內,政府從放棄雷曼兄弟到全力援助金融系統,真是轉了一個180的大彎。
信心博弈
*后一棒貸款人
*后一棒保險人
問題資產救助計劃:救助資金
心驚肉跳的壓力測試
柳暗花明
第3章
發生在貨幣魔盒外的故事
cnbc明星吉姆?克雷默在節目中已經怒不可遏了,他火氣沖天說美聯儲不是太笨就是對金融震蕩高高掛起,漠不關心。華爾街以為美聯儲肯定會放松貨幣政策。然而一直等到9月中旬,美聯儲才出手。
抗擊資產泡沫
伯南克的教育軌跡
零利率政策、量化寬松及扭轉操作
退出政策
第4章
美國經濟步通用汽車的后塵?
汽車業陷入財務危機業已風雨飄搖,高層卻還在彰顯他們的理所當然。
走向崩潰
利害關系
拯救車市
汽車業擔當復蘇的領頭羊
第5章
刺激并非諱莫如深
在消費者不敢消費、商業不敢投資的時候,只有政府出手來填補空缺,即臨時增加開支和減少稅收。經濟下滑得越深,政府的應對就需越大越積極。
財政刺激因何而起
臨時性稅收削減
緊急失業保險和經濟乘數
地方援助
準備就緒
有力的跡象
退出策略
第6章
止贖的慘敗
鮑勃?斯蒂爾沒有想得那么多。他并未把房市問題想得那么大,當然更不會認為問題會大到要納稅人出錢來減少房貸的地步。他爭辯說,這對那些努力還款的房貸人也不公平,因而他們不會接受貸款減少。我提出沒有相應的對策收拾殘局的話,納稅人肯定會付出更大的代價,而且秋后一算,所有人都會輸得更慘。
房地產興衰史
茫然而困惑
大膽而莽撞
撥亂反正
清空管路
第7章
整頓金融設施
我認為cfpb之于金融產品就像食品藥品管理局(fda)之于制藥業出品一樣。與fda相仿,cfpb有助于確保消費者了解他們到底在買什么,而且得到他們付錢想買的產品。
整個系統的失靈
系統風險
解決方案的權威部門
大而不倒
走出陰影
假使……將會如何
回歸之路
第8章
余波
在我兒子的投資生涯里,股市并未給投資者一個子兒的回報。從他的高度來看,由于美聯儲的零利率政策,投資只帶來了近乎白板的回報,現金在握還是比投在股市痛苦地翻騰來得明智。
血拼狂潮到無人問津
過度置業
雙面美國
歐洲存在主義
黑色悲觀情緒
第9章
回歸正常
美國經濟面臨了先有雞還是先有蛋的問題:在失業率居高不下,商業還未開始正兒八經招工時,消費者能否先增加開支?或者說在消費者懷揣信念開始大舉消費之前商業能否先大量招工,大舉投資?
這次不一樣?
大鯊魚和黑天鵝
監管人和大律師
逼近財政懸崖
第10章
東山再起
經濟危機還是向我們索要了巨額代價。成千上萬的工作蒸發一空,家庭房換其主,萬億財富化為一片云煙。戰勝衰退的公共成本也是昂貴無比,總額為18000億美元。
撥正財政的航向
讓擱淺的貨幣起錨前行
在房貸中跌倒,就要在房貸中爬起
創造就業
譯后記
美國回來了 節選
美國經濟復蘇的秘密
五年前,
美國遭受重創,經濟命懸一線。
五年后,
美國的經濟得到意想不到的發展,就業在增加,房價日趨穩定,股價日漸回升,負債逐步下降,競爭力逐漸飆升。
這一切,
是怎么實現的?
美國回來了 相關資料
眾多企業對創新夢寐以求,但不知從何入手,于是有人總結說“創新找死,不創新等死”。對此,本書作者提煉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步驟,如明確問題、進入探索區、從左腦-右腦-左腦等,對紛繁復雜的創新過程做了有益有趣的梳理。對有志于創新者,本書值得仔細一讀。——滕斌圣 長江商學院副院長 未來學家的著作往往穿越時間和空間,預見到經濟、社會和家庭生活的變遷。塞思麗?薩默斯的這本書提供了一種卓爾不群的發展觀,對于具有戰略思維的企業家們和有創新、創業夢想的青年來說,這是一部需要你用心細讀并在實踐中不斷體會的作品。——李東 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教授、企業信息戰略和創新研究中心主任 在這本激動人心的書中,你一定能找到看清未來發展趨勢的捷徑。你也能充滿信心,獲得面對未來的力量。——[美]丹尼爾?平克 趨勢專家、暢銷書《驅動力》作者
美國回來了 作者簡介
馬克·贊迪 Mark Zandi 穆迪公司調研部、穆迪分析機構的首席經濟學家。曾聯合創辦了經濟咨詢公司Economy.com,該公司于2005年年底被穆迪評級機構收至麾下。 贊迪為住房貸款保證保險公司(MGIC)以及再投資基金(The Reinvestment Fund)擔任董事,前者是全美最大抵押貸款保險商,后者是一家非營利機構。 贊迪曾為奧巴馬政府擔任顧問,在國會陳詞。他還經常在全美廣播公司財經頻道(CNBC)、全美公共電臺(NPR)、有線電視新聞網絡(CNN)以及全國廣播公司“與媒體見面”欄目里擔任嘉賓。 著有《影響美國經濟政策的思考》(Financial Shock)等書。
- >
月亮虎
- >
唐代進士錄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史學評論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自卑與超越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