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茨威格短篇小說集
-
>
女人的勝利
-
>
崇禎皇帝【全三冊】
-
>
地下室手記
-
>
雪國
-
>
云邊有個小賣部(聲畫光影套裝)
-
>
播火記
男人的一半是女人 版權信息
- ISBN:9787539184876
- 條形碼:9787539184876 ; 978-7-5391-8487-6
- 裝幀:簡裝本
- 冊數(shù):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男人的一半是女人 內容簡介
“20世紀中國文學爭議作品書系”所審視的是整個20世紀中國有爭議的文學作品,記錄了中國文學從近代走向現(xiàn)代、從現(xiàn)代走向當代的驚濤駭浪的百年歷程。本輯推出5本,全部為小說作品。20世紀的中國文學是在不斷的爭議巾成長繁榮的。從這個視角而言,沒有爭議便沒有文學。
《男人的一半是女人》所選中短篇小說為20世紀七八十年代爭議作品的代表作,包括盧新華的《傷痕》、金河的《重逢》、張潔的《愛,是不能忘記的》、禮平的《晚霞消失的時候》、張賢亮的《男人的一半是女人》五部名家名篇。
本書在每篇爭議作品的后邊,均附有“述評”,介紹作品的時代背景、爭議雙方的代表人物或主要觀點、爭議的影響以及如何看待這些爭議,等等;在每書的“前言”里,梳理并描述這一歷史時期爭議作品的概況、特點,為讀者認識這一特定文學時期及其爭議作品,提供相應的閱讀和智力支持。
男人的一半是女人 目錄
出版說明
前言
傷痕
重逢
愛,是不能忘記的
晚霞消失的時候
男人的一半是女人
男人的一半是女人 節(jié)選
“有必要向你交代一下黨的政策……”李科長照例說著預審罪犯時的常用話,“那就講講你犯罪的經過吧。” 審訊在嚴肅的氣氛中進行著,可是朱春信卻一言未發(fā),眼睛一直盯著案卷上的一行大字:“打、砸、搶犯葉輝。” “是他,的確是他——葉衛(wèi)革!”朱春信在心里叫著,“我希望不是他,可是,我看見了他額上的那塊傷疤!可是,他為什么不承認自己用過‘葉衛(wèi)革’的名字呢?” “講主要犯罪事實,不要避重就輕,坦白從寬、抗拒從嚴……” 審訊的聲音在朱春信耳邊越來越微弱了,一段本來不愿回憶的往事,卻清晰地展現(xiàn)在他的眼前——那是一九六七年九月——嚴峻、混亂、痛苦的秋天。 北寧市的群眾組織早已分化成勢不兩立的兩大派,一派名叫“東方紅”總部,一派是“紅聯(lián)”總部。在《人民日報》“站出來亮相”的號召聲中,被沖垮了的北寧市委主要領導干部包括朱春信在內,都認真地考慮應該支持哪一派。也有的領導干部不想去“亮相”,但考慮到種種利害,朱春信覺得還是亮一下好。根據(jù)觀點、力量、社會影響和固有聯(lián)系等多方面的條件來衡量,朱春信聲明站在力量較強的“東方紅”總部一邊,認定“東方紅”是“革命造反派組織”,承認另一派是“群眾組織”。“亮相”的結果,朱春信成了“東方紅”派的“革命領導干部”,也自然地成了“紅聯(lián)”派眼中的“三反分子”,招來更為猛烈的打倒聲和更為殘酷的揪斗。為了避免這種揪斗,他不得不過著東躲西藏的被追捕的犯人式的生活。在家里不安全,他住過工廠的工人宿舍,農村的生產隊房,新光照相館的暗室,甚至不準任何人沖擊的要害部門——供電所的配電室和勞改隊的辦公室。不管走到哪里,朱春信始終被一種恐懼、煩惱和羞恥的心情襲擾著,他時時為自己的北寧市委副書記的身份同這種躲躲藏藏的詭譎行跡之間的矛盾感到難受。“有什么辦法呢?我并不愿這樣!”朱春信想,“如果被對立派逮住,那是性命難保的呀!亂透了,亂透了,這是一出什么戲呢!”他暗地里發(fā)著牢騷。《人民日報》曾用諷刺的口吻說“哪有革命領導干部怕群眾的呢?”朱春信也暗地里罵過這種論調:“不怕?這些秀才們,說得倒輕巧,你們來試試看!”口吹進來,室內的燈光投射在窗外老楊樹擺動著的葉子上,猶如一簇簇銀色的光波在晃蕩。那些架在高大建筑物上的彼此對立的高音喇叭,不知是因為播音員嗓子啞了,還是因為擴大器的電子管需要休息,現(xiàn)在都沒有播送“嚴正聲明”和“**強烈抗議”,也沒播送“語錄歌”和“三忠于”歌曲,這就使朱春信的新居顯得安適、靜謐了。 一直陪伴著朱春信的市委辦公室副主任林鳳翔拉上窗簾,對朱春信苦笑一下說:“我們今天可以睡一個安穩(wěn)覺了。” “可能。”朱春信用手指甲來回劃著他那多日沒刮的方下頦,連鬢胡子發(fā)出沙沙的響聲,“不過,萬一有了麻煩,我們住在二樓,退路……糟糕!” 林鳳翔不到四十歲,是市委領導很喜歡的干部。他不僅能給自己的領導在工作中出許多有用的點子,也能為領導的飲食起居做周密的安排。而這一切又都做得不顯山,不露水,不出格,不逾矩,彬彬有禮,恰到好處,即使*嚴格、矜持的領導,也都樂意接受林鳳翔的巧妙安排。他和朱春信雖然是下級和上級,但“文化大革命”使他們成了患難知己。朱春信擔心的事林鳳翔也想到了,但有什么辦法呢?不過他還是有辦法使領導寬心的:“不會有什么麻煩的,至少今天晚上……” “砰砰砰……”有人敲門了。 林鳳翔把沒有說完的半句話咽了下去,臉色陡然變了。朱春信眼盯著門口,頭腦中以難以想象的高速度,判斷著深夜到來的敲門人是天使還是魔鬼。他們住的這個地方,除指揮部的有關頭頭和幾個可靠的工作人員外,別人是不知道的。而指揮部的頭頭已有言在先,今晚不來了,明天才接他們去開會。那么晚上來的是誰呢?會不會是“紅聯(lián)”派跟蹤追跡呢?碰上這樣的情況就糟了。 “砰砰,砰砰……”門還在敲著。 朱春信想找個地方躲一下,可是屋里沒處可躲:天棚上沒有氣眼,床底下藏不住人。他用詢問的眼光看了林鳳翔一下,“答應不答應?開門不開門?”林鳳翔瞪著失神的眼睛沒有良策,想到自己可能跟朱書記同歸于盡,心里冷得發(fā)顫。 “砰,砰砰!”門還在敲,并且加重了分量,敲門的人不耐煩了。 看來不開門是不行的,朱春信無可奈何地向林鳳翔使了一個眼色。 “噯……呵……聽見嘍!”林鳳翔做著一個剛剛醒來的聲調答應著走到門邊,“誰呀?”他的牙關在發(fā)抖。 “快開門吧!”門外一個青年人回答。 “自己人。”又一個青年人說。一九六七年九月,朱春信經過輾轉遷徙,一天夜里悄悄地住進了一座辦分樓,被安排在背街一面二樓的一間辦公室里。辦公室臨時放了兩張床鋪,沒有蚊帳,被褥像是從來沒有拆洗過的,白被里呈現(xiàn)暗灰色,摸一下還有點滑膩發(fā)涼,散發(fā)著一種霉味兒。即使這樣,對于整天為自己的安全擔憂的朱春信來說,這也是難能可貴的避難所了。好在九月的夜晚雖然薄帶微寒,但并不冷。 ……
男人的一半是女人 作者簡介
張賢亮,男,國家一級作家、收藏家、書法家。1936年生于生于南京,江蘇盱眙縣人。立體文學作品:鎮(zhèn)北堡西部影城、老銀川一條街。早在50年代初讀中學時即開始文學創(chuàng)作,1955年從北京移居寧夏,先當農民后任教員。1957年在“反右運動”中因發(fā)表詩歌《大風歌》被劃為“右派分子”,押送農場“勞動改造” 長達22年。1979年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后平反恢復名譽,重新執(zhí)筆后創(chuàng)作小說、散文、評論、電影劇本,成為中國當代重要作家之一
- >
月亮與六便士
- >
隨園食單
- >
二體千字文
- >
唐代進士錄
- >
名家?guī)阕x魯迅:朝花夕拾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回憶愛瑪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