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闖進數學世界――探秘歷史名題
-
>
中醫基礎理論
-
>
當代中國政府與政治(新編21世紀公共管理系列教材)
-
>
高校軍事課教程
-
>
思想道德與法治(2021年版)
-
>
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2021年版)
-
>
中醫內科學·全國中醫藥行業高等教育“十四五”規劃教材
中西醫結合生理學 版權信息
- ISBN:9787030378590
- 條形碼:9787030378590 ; 978-7-03-037859-0
- 裝幀:暫無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中西醫結合生理學 本書特色
《中西醫結合生理學(供中西醫結合中醫學專業及其他相關專業使用全國高等醫藥院校規劃教材)》編著者趙鐵建。 《中西醫結合生理學》內容共分緒論、生命活動的基本特征與物質基礎、細胞的基本功能、神經系統與感覺器官、經絡的神經生理學基礎、內分泌與生殖、血液、血液循環、呼吸、消化和吸收、能量代謝與體溫、水液代謝與尿的生成等12章。既系統地介紹了現代生理學基礎理論,也辟出專門章節介紹中醫基礎理論及其現代研究進展,期望在生理學的中西醫結合方面架設一座橋梁。
中西醫結合生理學 內容簡介
《中西醫結合生理學》以培養學生創新思維、樹立中西醫結合的醫學理念、實現基礎向臨床過渡為主導思想,內容突出介紹生理學基本知識及與中醫基礎理論的關系,旨在促進兩者的有機結合。為體現中西醫結合的學科體系特點,《中西醫結合生理學》在編寫過程中探索性地將中醫基礎理論與生理學基本知識進行穿插編寫、有機融合,結合臨床案例,生動有趣地介紹教學內容。全書共12章,分別為緒論、細胞的基本功能、血液、血液循環、呼吸、消化和吸收等。全書以生理學的功能系統為主線,分別介紹機體各部分的主要功能及其調節機制。融入與現代生理學認識基本一致的中醫基礎理論知識;引導學生理解中醫臟腑理論與生理學相關器官、系統的功能及相互關系,培養學生以人體功能系統為基礎學習中醫臟腑理論的思維模式。
《中西醫結合生理學》為全國高等醫藥院校中西醫結合專業、中醫學專業及相關其他專業的本科生教材,亦可作為研究生、教師及臨床醫師的參考用書。
中西醫結合生理學 目錄
**章 緒論
**節 生理學概述
第二節 生命活動的基本特征
第三節 機體功能活動與環境
第四節 機體功能的調節與自動控制
第五節 中醫學與人體系統穩態調控
第二章 細胞的基本功能
**節 細胞膜的基本結構和物質轉運功能
第二節 細胞的跨膜信號轉導
第三節 細胞的生物電現象
第四節 骨骼肌的收縮功能
第五節 中醫臟腑功能與細胞生理
第三章 血液
**節 概述
第二節 血細胞生理
第三節 血液凝固和纖維蛋白溶解
第四節 血型與輸血
第五節 中醫臟腑功能與血液生理
第四章 血液循環
**節 心肌的生物電現象和生理特性
第二節 心臟的泵血功能
第三節 血管生理
第四節 心血管活動的調節
第五節 器官循環
第六節 循環生理與中醫相關內容研究
第五章 呼吸
**節 肺通氣
第二節 呼吸氣體的交換
第三節 氣體在血液中的運輸
第四節 呼吸運動的調節
第五節 中醫臟腑功能與呼吸生理
第六章 消化和吸收
**節 概述
第二節 消化道各段的消化功能
第三節 吸收
第四節 肝臟的生理
第五節 中醫臟腑功能與消化生理
第七章 能量代謝和體溫
**節 能量代謝
第二節 體溫及其調節
第三節 中醫臟腑功能與能量代謝
第八章 尿液的生成與排出
**節 腎臟的結構和血液循環特點
第二節 尿液生成的過程
第三節 尿液生成的調節
第四節 尿液的濃縮與稀釋
第五節 血漿清除率
第六節 尿液的排放
第七節 中醫臟腑功能與泌尿生理
第九章 感覺器官
**節 概述
第二節 視覺器官
第三節 聽覺器官
第四節 前庭器官與其他感受器
第五節 中醫臟腑功能與感官生理
第十章 神經系統
**節 神經元與神經膠質細胞
第二節 神經元的功能聯系
第三節 中樞神經系統活動的一般規律
第四節 神經系統的感覺分析功能
第五節 神經系統對姿勢和運動的調節
第六節 神經系統對內臟活動的調節
第七節 腦的高級功能
第八節 中醫有關神經系統的論述
第十一章 內分泌
**節 概述
第二節 下丘腦與垂體
第三節 甲狀腺
第四節 甲狀旁腺和甲狀腺c細胞
第五節 腎上腺
第六節 胰島
第七節 中醫臟腑功能與內分泌生理
第十二章 生殖
**節 男性生殖
第二節 女性生殖
第三節 妊娠與分娩
第四節 中醫臟腑功能與生殖生理
主要參考文獻
名詞術語中英文對照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經典常談
- >
山海經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