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宇宙、量子和人類心靈
-
>
氣候文明史
-
>
南極100天
-
>
考研數學專題練1200題
-
>
希格斯:“上帝粒子”的發明與發現
-
>
神農架疊層石:10多億年前遠古海洋微生物建造的大堡礁
-
>
聲音簡史
真菌細胞生物學 版權信息
- ISBN:9787030376664
- 條形碼:9787030376664 ; 978-7-03-037666-4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真菌細胞生物學 本書特色
《真菌細胞生物學》以當代真菌細胞生物學前沿論題的新觀點和新理論為基礎,以絲狀真菌和單細胞酵母的細胞生長和發育的分子生物學為主線,從細胞的骨架系統、內膜系統、有絲分裂、減數分裂、極性生長、發育分化、性激素、有性生殖的交配系統、分生孢子的分子生物學、植物致病性和侵染生長的生物機制,以及近年來關于真菌細胞的程序性凋亡和自噬等不同的領域,從分子、結構和生態領域交叉貫穿起來,基本構成了當代分子真菌細胞生物學的新理論和新觀念。
真菌細胞生物學 內容簡介
本書以當代真菌細胞生物學前沿論題的新觀點和新理論為基礎,從分子、結構和生態領域交叉貫穿起來,基本構成了當代分子真菌細胞生物學的新理論和新觀念。
真菌細胞生物學 目錄
前言
縮寫表
1真菌的細胞骨架(1)
1?1微管細胞骨架(2)
1?1?1微管細胞骨架的構成(2)
1?1?2微管的裝配(3)
1?1?3微管正極末端(5)
1?1?4微管上的馬達蛋白(6)
1?1?5細胞末端的蛋白標記(9)
1?2肌動蛋白細胞骨架(10)
1?2?1肌動蛋白骨架的構成和功能(10)
1?2?2依賴肌動蛋白的馬達蛋白(13)
1?2?3肌動蛋白細胞骨架與極體(14)
1?3胞裂蛋白骨架(14)
1?3?1胞裂蛋白復合物的結構(14)
1?3?2胞裂蛋白的組裝(16)
1?3?3胞裂蛋白的功能(18)
1?4討論(20)
參考文獻(20)
2真菌細胞的內膜系統(24)
2?1真菌內膜系統及其研究方法(25)
2?1?1關于真菌的內膜系統(25)
2?1?2內膜系統的研究方法(27)
2?2內膜系統的細胞器(30)
2?2?1內質網(30)
2?2?2高爾基體(34)
2?2?3液泡/管狀液泡(37)
2?2?4過氧化物酶體(43)
2?2?5沃魯寧體(45)
2?3真菌內膜系統的分泌途徑(50)
2?3?1真菌的分泌途徑(51)
2?3?2囊泡的形成與轉運(52)
2?3?3囊泡融合(55)
2?4真菌內膜系統的胞吞途徑(61)
2?4?1網格蛋白與披網格蛋白囊泡(62)
2?4?2質膜內陷和絲狀小體(63)
2?4?3內體和多泡體(63)
2?4?4液泡與胞吞途徑(65)
2?5討論(67)
參考文獻(68)
3真菌細胞壁(74)
3?1真菌細胞壁的化學組成(75)
3?1?1細胞壁組分的分離技術(75)
3?1?2細胞壁的組成和真菌的進化演變(76)
3?1?3細胞壁的多糖結構(78)
3?1?4細胞壁的蛋白結構(84)
3?2真菌細胞壁多糖的生物合成(89)
3?2?1幾丁質(89)
3?2?2β?1,3?葡聚糖(91)
3?2?3α?1,3?葡聚糖(92)
3?2?4β?1,6?葡聚糖(93)
3?2?5β?1,4?葡聚糖和甘露聚糖的合成(94)
3?2?6小結(94)
·x·真菌細胞生物學目錄·xi·3?3細胞壁蛋白的重構和運輸(95)
3?3?1概述(95)
3?3?2gpi錨定蛋白的生物合成和重構(96)
3?3?3gpi錨定蛋白從內質網到高爾基體的選擇性轉運(98)
3?3?4從高爾基體外側網絡到質膜的運輸(99)
3?3?5細胞壁蛋白的運輸途徑(99)
3?4討論(100)
參考文獻(101)
4絲狀真菌的有絲分裂(106)
4?1細胞周期循環(107)
4?1?1細胞循環周期概要(107)
4?1?2細胞周期的調控因子(108)
4?1?3細胞周期的過程(109)
4?1?4單細胞酵母的細胞周期(112)
4?1?5絲狀真菌的細胞周期(114)
4?2絲狀真菌的有絲分裂(115)
4?2?1染色體和紡錘體的結構(116)
4?2?2有絲分裂的起始調控(117)
4?2?3有絲分裂結束的調控(122)
4?3絲狀真菌有絲分裂后的功能調控(125)
4?3?1馬達蛋白和有絲分裂(125)
4?3?2后有絲分裂的核運動(126)
4?3?3多核菌絲細胞中有絲分裂活動的協調(126)
4?3?4有絲分裂與分支形成的協調(127)
4?4討論(128)
參考文獻(129)
5絲狀真菌的減數分裂(133)
5?1減數分裂過程的概述(134)
5?1?1前減數分裂間期(135)
5?1?2減數分裂期ⅰ的幾個主要時期(135)
5?1?3減數分裂期ⅱ(138)
5?2減數分裂前核配和dna復制的“檢查和清理”機制(139)
5?2?1減數分裂前的核配和復制(139)
5?2?2減數分裂前“檢查和清理”機制(141)
5?3減數分裂期的重組(146)
5?3?1起始重組(146)
5?3?2重組產物的形成(147)
5?3?3減數分裂交換受到高度調控(149)
5?4同源染色體的識別與配對(150)
5?4?1同源染色體配對過程中的彼此識別(151)
5?4?2配對是如何發生的?(151)
5?4?3減數分裂過程中的特殊結構——花束期(152)
5?4?4染色體連鎖(154)
5?5聯會復合體與聯會(154)
5?5?1聯會復合體的形成(155)
5?5?2聯會復合體的形態特性(156)
5?5?3聯會復合體與重組過程(156)
5?5?4重組結與同源交換型的關系(156)
5?6減數分裂過程中染色體的分離(157)
5?6?1染色體分離的三個先決條件(157)
5?6?2染色體和姊妹染色單體分離受到黏聚蛋白復合體的調節(158)
5?6?3與姊妹染色單體黏聚及分離相關的其他重要蛋白(159)
5?6?4從減數分裂到孢子形成(160)
5?7討論(161)
參考文獻(162)
6真菌的極性生長(167)
6?1引言(167)
6?2決定極性生長的蛋白因子(168)
6?2?1極性分泌(169)
6?2?2rho型gtpase(170)
6?2?3cdc42的極性定位與激活機制(172)
6?2?4cdc42的效應因子(176)
6?2?5關于“脂筏”(181)
6?3酵母的極性生長(182)
6?3?1芽殖型酵母極性生長的概貌(182)
6?3?2出芽位點的選擇(183)
6?3?3交配型細胞接合引起的極性生長(184)
·xii·真菌細胞生物學目錄·xiii·6?4絲狀真菌的極性生長(185)
6?4?1頂體(186)
6?4?2菌絲生長過程中極性蛋白的定位(187)
6?4?3菌絲生長過程中極性蛋白的作用(188)
6?4?4細胞骨架在頂體功能發揮過程中的作用(189)
6?4?5頂體與極體(190)
6?5討論(192)
參考文獻(193)
7真菌無性繁殖—分生孢子的形成(197)
7?1從生長到生殖的轉變(198)
7?1?1分生孢子繁殖過程的誘導(198)
7?1?2分生孢子形成的細胞學(202)
7?2分生孢子形成的相關基因及其功能(203)
7?2?1突變體(203)
7?2?2分生孢子形成相關基因及其功能(204)
7?2?3小結(216)
7?3構巢曲霉無性生殖的中心產孢途徑(216)
7?3?1生長期(216)
7?3?2孢子產生的初始化時期(217)
7?3?3孢子生成(219)
7?3?4小結(219)
7?4分生孢子形成的信號轉導途徑(220)
7?4?1信號轉導途徑的遺傳學(220)
7?4?2信號轉導途徑(225)
7?4?3遺傳路徑的保守性(227)
7?5討論(228)
參考文獻(229)
8低等真菌和卵菌有性生殖中的性激素(233)
8?1壺菌和接合菌的性激素(234)
8?1?1壺菌門(234)
8?1?2接合菌門(236)
8?2卵菌門的性激素(244)
8?2?1性激素的結構(245)
8?2?2生物合成(248)
8?2?3作用模式(249)
8?2?4相關基因的研究(250)
8?3討論(251)
參考文獻(252)
9子囊菌有性生殖的交配型和發育的信號轉導(256)
9?1營養體的親和性(257)
9?1?1營養體的親和性與不親和性(257)
9?1?2異核體與營養親和性(262)
9?2性和配偶識別——信息素受體系統(263)
9?2?1子囊菌的信息素(263)
9?2?2信息素受體系統(266)
9?3酵母菌交配型和a/α細胞轉換(268)
9?3?1酵母交配型轉換的同宗配合現象(268)
9?3?2酵母的交配型(269)
9?3?3a/α細胞轉換模式及調控基因(270)
9?4絲狀子囊菌的交配型(275)
9?4?1真子囊菌的有性發育和生殖模式(275)
9?4?2子囊菌的交配型類型(277)
9?4?3絲狀子囊菌交配型的結構(280)
9?5交配型基因和蛋白的主要特征和功能(290)
9?5?1交配型基因和蛋白的主要特征(290)
9?5?2通過異源表達對mat基因進行功能分析(294)
9?5?3受精過程中交配型基因的功能(296)
9?6子實體發育中的級聯信號轉導(299)
9?6?1內源和外源信號的感知(299)
9?6?2信號轉導途徑(301)
9?7討論(304)
參考文獻(305)
10擔子菌交配型基因及信號轉導途徑(311)
10?1引言(311)
10?2營養親和性、異核體和核的遷移(312)
10?2?1營養親和性和異核體(312)
10?2?2菌絲融合后核的遷移(314)
10?3擔子菌交配型基因控制的繁殖和發育(317)
10?3?1擔子菌的性親和性(317)
10?3?2交配型基因調節的發育途徑(319)
10?4交配型基因的分子分析(329)
10?4?1a交配型基因的分子結構(331)
10?4?2b基因座編碼信息素和受體(336)
10?5真菌交配過程中信號途徑及其轉導因子(341)
10?5?1營養菌絲融合與性交配控制的融合(341)
10?5?2擔子菌交配過程中g蛋白的功能(343)
10?5?3單體gtpase ras與cdc42(345)
10?6信息素應答與核遷移(347)
10?6?1雙核菌絲形成時的核遷移(347)
10?6?2a交配型及b交配型基因的下游靶點(348)
10?7討論(349)
參考文獻(350)
·xiv·真菌細胞生物學目錄·xv·11真菌和卵菌侵染植物的細胞生物學(357)
11?1感染的起始期——孢子黏附(358)
11?1?1真菌及卵菌孢子到達植物表面(358)
11?1?2黏附(360)
11?2真菌在植物表面的生長(363)
11?2?1真菌孢子出芽萌發(363)
11?2?2真菌在植物表面的菌絲生長(367)
11?2?3植物表面對菌絲生長的影響(368)
11?3真菌對植物的入侵(369)
11?3?1誘導菌絲分化形成附著孢(370)
11?3?2附著孢的形態和表面特性(371)
11?3?3附著孢穿透寄主細胞壁(373)
11?4吸器和胞內菌絲的形成(375)
11?4?1活體營養病原體的吸器和胞內菌絲(375)
11?4?2真菌在植物組織中的定居:細胞壁分解酶的作用(377)
11?5致病因子和寄主抗病性的識別機理(379)
11?5?1寄主與吸器之間的相互作用(379)
11?5?2活體營養型真菌和卵菌的無毒力蛋白(380)
11?5?3效應蛋白的移位傳送(382)
11?5?4寄主易位的效應蛋白在真菌和卵菌侵染過程中的作用(384)
11?6討論(386)
參考文獻(386)
12真菌的細胞凋亡和自噬(391)
12?1真菌細胞凋亡(391)
12?1?1真菌細胞凋亡的特征(392)
12?1?2真菌細胞凋亡與發育調控(395)
12?1?3真菌細胞凋亡的誘發因素(397)
12?1?4真菌細胞凋亡的途徑及調控蛋白(403)
12?1?5真菌類凋亡相關基因的功能分析(406)
12?2絲狀真菌中的細胞自噬(411)
12?2?1細胞自噬概述(411)
12?2?2參與自噬的蛋白質(412)
12?2?3細胞自噬在致病性及病原體?宿主中的相互作用(416)
12?2?4真菌繁殖中的細胞自噬作用(419)
12?2?5自噬在不親和反應中細胞程序性死亡中的作用(421)
12?2?6細胞自噬在人類機會性致病真菌發病機理中的獨特作用(422)
12?3討論(423)
參考文獻(425)
拉丁學名與中文名稱對照表(432)
主題索引(436)
彩插
真菌細胞生物學 作者簡介
邢來君 南開大學生命科學學微生物系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微生物學會常務理事,中國菌物學會理事,云南大學和安徽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兼職教授。多年來從事微生物教學和科研工作。在全國綜合性大學中首先開設真菌學系列課程而享有較高知名度,天津市優秀教師,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
李明春 教授,博士生導師,現任中國菌物學會理事,中國微生物學會真菌學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國微生物學會普及和教育工作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國菌物學會醫學真菌專業委員會委員,天津市微生物學會理事。微生物學通報編委,中國真菌學雜志編委,F任教于南開大學生命科學學院。
- >
莉莉和章魚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唐代進士錄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煙與鏡
- >
姑媽的寶刀
- >
中國歷史的瞬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