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為何爆發及戰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中國海軍長江抗戰紀實 版權信息
- ISBN:9787547403228
- 條形碼:9787547403228 ; 978-7-5474-0322-8
- 裝幀:簡裝本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中國海軍長江抗戰紀實 本書特色
《中國海軍長江抗戰紀實》主要內容包括:幾封書信引發的爭論、抗戰前派系林立的中國海軍、國軍編遣會議與海軍的“統一”編制、各派系海軍的形成、屢次流產的海軍建設計劃、孫中山擬定《國防計劃綱目》、北京政府海軍制訂“一次置艦計劃、南京國民政府海軍制訂六年計劃、抗戰前艱難的海軍裝備建設和自造艦艇不敷堪用等。
中國海軍長江抗戰紀實 內容簡介
抗日戰爭時期,中國海軍長江抗戰是國民政府抗日正面戰場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中國抗戰史應該書寫的一頁。馬駿杰所著的《中國海軍長江抗戰紀實》擬結合一些史實,對中國海軍長江抗戰作初步探討。
談到海軍的長江抗戰,人們總會自然而然地聯想到甲午年那場悲壯而屈辱的戰爭,在這兩場中日戰爭中,海軍的作戰方式有著天壤之別。甲午戰爭中,盡管北洋海軍*終全軍覆沒,但與日本海軍進行了三次真正的海上較量,特別是黃海海戰,是近代以來世界上少有的大規模海上戰爭。而42年以后的抗日戰爭中,中國海軍已經完全喪失了在海上與敵人抗衡的能力,其主力不得不退縮于長江之中,利用沉船、水雷、炮臺等*簡單的手段打了一場窩火的戰爭。
42年的光陰讓中日海軍的實力差距越拉越大,究竟是一條怎樣的發展道路將中國海軍導向了這樣的結局?
中國海軍長江抗戰紀實 目錄
幾封書信引發的爭論
抗戰前派系林立的中國海軍
國軍編遣會議與海軍的“統一”編制
各派系海軍的形成
屢次流產的海軍建設計劃
孫中山擬定《國防計劃綱目》
北京政府海軍制訂“**次置艦計劃
南京國民政府海軍制訂六年計劃
抗戰前艱難的海軍裝備建設
自造艦艇不敷堪用
外購艦艇力不從心
抗戰前的海軍教育與訓練
海軍學校教育
海軍的艦隊訓練
“一·二八事變”后的彈劾海軍風波
“一·二八事變”中海軍的表現
來自社會的嚴厲譴責
海軍為什么不抵抗
彈劾海軍盡顯派系斗爭
準備篇 “江陰偉大阻塞線
日本海軍的實力及作戰方針
日本海軍發展的歷史回顧
日本海軍的在華實力及作戰方針
中國海軍的戰前實力和作戰方針
國民政府決定阻塞長江
陳紹寬回國籌劃海軍抗戰
國民政府做出封鎖長江決定
破獲黃浚父子泄密案件
在江陰建立阻塞線
破除航路標志
沉船阻塞長江
布設水雷
江陰要塞的籌劃
作戰篇 防御為主的阻塞、襲擊戰
海軍參加淞滬抗戰
建立黃浦江阻塞線
魚雷快艇襲擊日“出云”艦
用水雷襲擊日軍碼頭
用水雷襲擊日“出云”艦
在太湖、乍浦一帶的戰斗
血戰江陰阻塞線
**階段的戰斗
陳季良其人
第二階段的戰斗
日軍打通江陰阻塞線
作戰篇 節節抵抗的要塞、水雷戰
作戰篇 出擊敵后的布雷游擊戰
反思篇 長江抗戰的意義及其他
參考文獻
后記
中國海軍長江抗戰紀實 節選
從時間上看,丁默村、高友唐等人對海軍的指責已經超出了“一·二八事變”的范圍,實際上包括了南京政府成立以后到事變前的整個時期。在高友唐的彈劾案中,指責的重點并不是海軍在事變中的表現,對于海軍與鹽澤“訂立條件”和拒絕借武器裝備給第十九路軍的行為,只不過是“實太令人下不去”,而對“坐視海盜猖獗,未聞海軍有剿除計劃”的行為,則是“可恥殊甚”。在丁默村等人的指責中,對海軍在事變中的表現更是只字不提,這充分說明海軍在事變中的表現,只不過是丁默村、高友唐等人掀起派系斗爭的借口而已。
從內容上看,丁默村和高友唐等人的指責不僅包括海軍在“一·二八事變”中的表現,而且還包括海軍的編制體制、人員的素質以及武器裝備等各個方面。特別是人員的素質,是指責的重點。在他們看來,海軍的高級人員“貽害國家”,中下級人員在“技術和道德”方面還需受“相當”的訓練。高友唐甚至認為,海軍還在干著人們*為痛恨的事情,那就是“在福建種鴉片,仗勢欺壓人民”。
從目的上看,丁默村和高友唐等人的指責不是從鞏固海防建設出發,而是單純地要消除“閩系”海軍。丁默村指出,在派往英美學習的海軍人員中,“現有海軍人員絕對無被派資格,又被派人員之省籍亦須特別注意,不可又蹈以前被某一地方人把持壟斷、貽害國家之覆轍”。很明顯,“現有海軍人員”中,絕大多數都是福建人,顯然“某一地方”指的就是福建省。高友唐說得更加明確,“于院長常謂,何苦以全國人民血汗金錢保持福建人飯碗?因現在之海軍已成世襲罔替之福建人之天下也”,因而“主張將海軍根本取消”,以便徹底鏟除“閩系”海軍。為了達到這一目的,他們不惜削弱國家的海防建設,竟提出“將艦售與商家作商船”,“以二百只小艇防守海口”的主張。
事關海軍的名譽,事關“閩系”海軍的生存,陳紹寬等人面對派系傾軋,當然不會坐以待斃。他們一改在民眾面前耐心而溫和的態度,展開了措辭嚴厲的抨擊。
對丁默村的提案,陳紹寬于4月13日致電汪精衛進行駁斥,指出:“海軍為歷來環境所牽掣,以致實力薄弱至此。際茲國難當頭,舉國上下果有御侮決心,自應一致協助,俾得積極擴展。報端所載立法院某員之談話如果屬實,是不啻摧殘海軍,漠視國防,影響殊非淺顯。敬乞俯賜訓示,以正全國之言論,而杜中外之駭疑。”
……
中國海軍長江抗戰紀實 作者簡介
馬駿杰
畢業于解放軍南京政治學院歷史系,獲南開大學碩士學位,現為海軍航空工程學院教授。長期從事軍事歷史與軍事思想的教學與研究,特別重視中國近代海軍史的研究,著有《一·二八事變中的中國海軍》《論<北洋海軍章程>》《甲午年北洋艦隊援旅問題新探》。
- 主題:總體而言是非常優秀的有關長江抗戰的紀實史料
雖然還存在若干值得商榷之處,但總體而言是非常優秀的有關長江抗戰的紀實史料,目前為止對于長江抗戰有著如此總體論述的著作為數不多。如果能夠對日方的資料作進一步的發掘,而加以對比論述的話,那就更好了
- 主題:《中國海軍長江抗戰紀實》值得一讀
買到后簡單瀏覽了一遍,發現該書論述的是抗日戰爭時期中國海軍在長江流域長達8年的艱苦作戰,作者用詳實的史料和嚴謹的論述,展示了海軍長江抗戰的悲壯的畫卷。由于作者是海軍軍人,對海軍戰略戰術有相當了解,所以書中從軍事角度的分析比較到位。該書名為“紀實”,實為一部帶學術性的著作,值得一讀。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月亮與六便士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史學評論
- >
中國歷史的瞬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