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現代日本的締造(八品-九品)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3945158
- 條形碼:9787513945158 ; 978-7-5139-4515-8
- 裝幀:暫無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現代日本的締造(八品-九品) 內容簡介
何謂“現代日本”?其萌芽與發展有著怎樣的歷程?從支離破碎的群雄混戰之地,到20世紀末的全球第二大經濟體,日本的演變是如何實現的?這部橫跨四個世紀的日本史巨著以1600年關原之戰為起點,直達20世紀末。普林斯頓大學榮譽教授馬里烏斯·詹森以現代國家的形成與發展為線索,全方位分析現代日本如何在改變、抗爭、革新中誕生,回顧德川幕府建立、黑船事件、“二戰”后被美國占領等關鍵歷史時刻,揭示其中的多方博弈與思潮沖撞。
現代日本的締造(八品-九品) 目錄
致謝
關于名字和羅馬拼音的說明
**章 關原之戰
第二章 德川政府
第三章 對外關系
第四章 身份群體
第五章 城市化和交通
第六章 大眾文化的發展
第七章 教育、思想與宗教
第八章 改變、抗爭、革新
第九章 對外開放
第十章 德川幕府的倒臺
第十一章 明治革命
第十二章 明治國家的建立之路
第十三章 大日本帝國
第十四章 明治文化
第十五章 兩次世界大戰間的日本
第十六章 大正時期的文化與社會
第十七章 侵華戰爭
第十八章 太平洋戰爭
第十九章 吉田時期
第二十章 主權恢復之后
推薦閱讀書目
注釋
圖片出處
索引
顯示部分信息
現代日本的締造(八品-九品) 節選
德川幕府為什么會倒下?
一夜之間蘇聯在出乎眾人意料的情況下解體了,這件發生在我們的時代的大事,為我們思考日本19世紀歷史時屢屢涉及的一個問題提供了新的出發點。和對手相比,幕府擁有更多經驗豐富的人手,能拿到更好的資源,聽到更為高明的意見。倘若幕府軍指揮官的表現能比 1868 年伏見鳥羽一戰時的更加熟練敏捷,作亂的薩摩和長州軍隊就很難一直鬧下去。將某些藩廳徹底洗牌,連帶抵抗派領袖切腹自殺,本可以令德川統治的裂痕被遮蓋一段時間。但幕府沒能做到,由此引起各藩相繼效仿,讓幕府維持舊秩序的努力付諸東流。
某種程度上,舊秩序在外交危機的挑戰下是不可持續的。幕藩制度沒有足夠的凝聚力來支撐自己成為現代國家。但在*后關頭,幕府為了凝聚幕藩,認真實施了一系列舉措。慶喜執政*后幾年里實施的改革措施,長遠來看或許可以建立一個新的制度,至少在地區上是可行的。由于擔心改革成功,幕府的敵人開始緊急行動。 1867 年,英國翻譯佐藤愛之助在和薩摩藩某個領袖的通信中寫道:“我暗示西鄉[隆盛]不可錯失革命之機。橫濱[神戶]一旦對外開放,大名可就沒機會了。”
有人或許會疑惑,重建制度真的可行嗎?推行現代化的政權很少能活到收割成果的時候。蘇聯領導人察覺到,哪怕小心翼翼地開通口岸、放寬管控,都會隨時催生出一股不可逆轉的勢頭。這一點,幕府也發現了,在它試圖要求恢復參勤交代制度的時候。改革剛開始時可能會疏遠一批忠實擁護者(這里指江戶的譜代大名),反對者也會乘勢攻擊。而且,事實證明,外樣大名由于長期被排斥在政務圈子之外,已經沒能力承擔起合議者的角色、發揮建設性的作用,他們首先想到的總是自己的相對利益。幕府的譜代大名也沒什么兩樣,他們腦袋里裝著的都是地方預算和改革的具體細節。19 世紀60 年代,所有大名都意識到自己駕馭權力的地位已經搖搖欲墜。那些從小就看不起平民智慧和價值的武士,這時也不得不開始留心底下的人。幕府實力*強的部隊里有一些從來不行動,部分原因就在于他們要監視百姓動靜。
幕府的領導權同樣處于分裂狀態,一部分人長期待在京都以了解政壇實況,另一部分則留在江戶,時刻注意著外來威脅。連末代將軍自己也不愿意承擔這么一個吃力不討好且前路渺茫的角色。將軍及其以下的所有人都喪失了意愿和決心,因為他們自己也在懷疑現存秩序能否維系下去。
但在朝廷的光環和魅力下,新的聯盟體或有形成的可能。這不是君主個人的意愿所能控制的。哪怕孝明天皇對簽署條約百般憤怒,在幕府和眼前的其他替代性選擇面前,他似乎還是傾向于前者。隨后繼位的明治天皇雖然“授權”推翻了幕府,但年紀太輕,還不具備影響局勢的能力。與此同時,朝廷作為一個機構或者說社會圈子,已經擁有足夠多的才干之士,他們的不滿和洞察是非的能力,為明治維新的領袖提供了必要的合法性和影響力。但看到執政者權力旁落到如此地步,還是令人頗為吃驚。將軍家定、家茂從來沒有掌過權,至于慶喜,即便*好的時候,也是苦惱纏身、舉棋不定。朝廷這邊,面對一批賣力“效忠”自己的人,孝明天皇深感不安,而明治天皇因為年紀還小且新近登基,還不能參與其中。實際上,每個藩的領導權都掌握在某部分官員手中,他們奠定政策的基調,對其他藩的同輩保持警戒,“輔佐”他們的主君處理國內事務。這群人里,誰性格夠堅毅、誰能獲得軍事援助、有決心,誰就能贏。
“維新”運動本身是一場政變,革命仍在后頭。外國勢力出現所引發的危機如投下一顆炸藥,*終導致幕府的垮臺。
現代日本的締造(八品-九品) 相關資料
1、這是一部為宏大敘事而作,也為普通人而作的日本史,集50年研究之大成,兼具學術性與通俗性。
2、作者普林斯頓大學榮譽教授、《劍橋日本史》主編馬里烏斯·詹森以德川家的嫁妝八扇屏風為切入點,全景式展開跨越四個世紀的日本現代化之路。
3、聚焦日本歷史上的三次巨變,回顧那些決定歷史走向、影響當今國際格局的關鍵時刻。
4、揭示政壇動蕩、經濟泡沫、社會固化、少子化、內卷等當前困擾日本的問題早已埋下伏筆。
5、近50幅高清影像,再現歷史長河中重要事件、市民生活、人文藝術的縮影。
詹森的日本現代史觀有兩個頗具價值之處。其一,他拒絕孤立地將日本看作封閉的島嶼……他認為,日本的政治演變幾乎總是對外部事件的反應;比如,佩里的艦船、西方殖民主義、俄國的擴張、1929年世界股票市場崩潰,等等。其二,他力求展現日本的自由主義始終是有機會的,獨裁和戰爭不是日本武士的本能和必然結局。
——伊恩·布魯瑪,《洛杉磯時報》書評
要回答……現代日本的問題,詹森的歷史著作是絕佳指南。本書集五十年研究之大成,將壯闊的廣度與生動有力的逸聞結合。它的平衡感也令人欽佩,雖然詹森對日本的喜愛顯而易見,但他對日本一些傲慢無情的領導人的批評是嚴厲的。
——杰弗里·歐文,《星期日電訊報》
既重視延續也重視變革,在深厚的傳統背景下,作者聚焦于三個痛苦劇變時期:德川幕府、明治維新和“二戰”后美國占領時期。本書提供來自作家、政治家、實業家三者的聲音,這尤為重要,難以想象還有比這更廣泛的研究。
——簡·達利,《金融時報》
詹森總是在政治舞臺背后審視文化和社會發展。他通過敘述具體日本人的經歷,避免了抽象的理論化,使敘事具有強烈的人性色彩。
——《外交事務》
現代日本的締造(八品-九品) 作者簡介
作者簡介
馬里烏斯·詹森(Marius B. Jansen),哈佛大學博士,普林斯頓大學榮譽教授,日本史、中日關系史專家。1969年創立普林斯頓大學東亞研究系,并擔任首任系主任。1999年成為首位獲得日本“文化功勞者”稱號的外國人。曾主編《劍橋日本史》,代表作有《日本人與孫中山》《坂本龍馬與明治維新》《日本的世界觀》《現代日本的締造》等。
譯者簡介
莫嘉靖,本科、碩士分別就讀于南京大學、北京大學,博士負笈英倫,以考古為業,游走于東亞、南亞及喜馬拉雅之間。愛好翻譯并樂此不疲,譯有《絲綢之路:十二種唐朝人生》。
- >
巴金-再思錄
- >
月亮虎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月亮與六便士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隨園食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