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估到手價是按參與促銷活動、以最優惠的購買方案計算出的價格(不含優惠券部分),僅供參考,未必等同于實際到手價。
-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開拍之前:故事板的藝術(八品-九品) 版權信息
- ISBN:9787550253018
- 條形碼:9787550253018 ; 978-7-5502-5301-8
- 裝幀:簡裝本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開拍之前:故事板的藝術(八品-九品) 內容簡介
本書對好萊塢電影工業中前制階段的故事板環節進行了系統的介紹,包括故事板畫師與團隊成員之間的合作關系、繪制故事板的基本要素與原則等。
全書包括超過150幅作者親自繪制的場景草圖、故事板畫稿,并以從早期默片經典到當代電影的鏡頭草圖為例,使讀者掌握繪制故事板時的關鍵要素,如取景構圖、人物布局、攝影機角度、空間透視、明暗關系等實用技巧,借此引領讀者了解故事板的歷史與發展,掌握這門視覺語言,并完成自己的作品,從而幫助電影創作團隊有效地制訂計劃、清楚無誤地交流溝通、精確地做預算。
開拍之前:故事板的藝術(八品-九品)開拍之前:故事板的藝術(八品-九品) 前言
帶著藍圖拍電影
2001年,我放棄了電視臺的工作,奔赴美國佛羅里達州立大學電影學院攻讀電影制作的碩士學位。2004年我的畢業作品心理懸疑片《第十七個人》獲得了美國大學生艾美獎,給我這個來自大陸的學生著實增加了不少的信心。很快我就像所有充滿熱情的電影人一樣去好萊塢碰運氣了。偶然的機會,2007年我回國拍攝了一部至今還沒放映的文藝片《旗魚》。在我還來不及郁悶的時候,2009年拍攝了由章子怡主演的商業片《非常完美》,并獲得不錯的票房,成為中國個票房過億的女導演。很多人說我太幸運,沒走什么彎路。我不知說什么好,只是每每想起這些年來走過的路,我很慶幸當年去了美國,并努力使自己迅速成為一個全能的電影人。因為這些堅實的制作知識與經驗才讓我可以在電影世界里走得輕松一些,長遠一些。
很榮幸能為這本書寫序,因為在制作故事板方面,我自己的親身體驗太多了。其實所有曾跟我一起工作過的人都知道我是一個超級喜歡故事板的導演,就連臨時的分鏡頭表我都會親自把它們繪制成故事板。我認為商業片導演跟建筑師的工作很像,都是要帶著自己的團隊去創造一個既實用又有藝術品位的作品。這是一個從無到有、制作嚴謹、有時間限制的工程。在我眼里,導演的故事板就像建筑師的圖紙一樣重要。沒有它,不可能建立起一個結實的摩天大廈。
每個成功的電影人都知道團隊之間良好溝通的重要性,特別是商業電影。當導演有了準確的方向后,就要把腦海里的每一個畫面呈現在其他各部門面前,只有通過一個強有力的團隊支持才能實現終的畫面。故事板就是導演與各團隊之間有效及便捷的溝通工具。特別是在今天,因為有了更多的特技與動畫的加入,很多畫面需要多個階段的制作才能完成。大量的綠屏拍攝、虛擬世界、虛擬人物等等。一個準確的故事板可以幫助演員更清楚地知道自己在什么樣情景下,跟什么人在什么樣的機位下演戲。也可以幫助特技部門知道怎么來調整機位為后期合成來做準備。同時可以幫助造型部門提供準確的參考,美術、燈光等各部門提前準備好一切。
就拿《非常完美》中一組動畫與真人結合的畫面來說吧。我們至少畫了兩次故事板:板,我先畫出我想象中演員與動畫人物會出現的時間、位置及大小。然后,我們再拍攝由臨時演員表演的這段畫面中人物的表演,還有演員扮演的動畫小人的表演(為動畫部門創作提供參考)。剪接后我們再根據畫面里人物的位置及所需對話的長短來添加上臨時的動畫小人、小鳥、白云什么的。有了這個粗剪板,我們就有了一個更準確的故事板,當主演章子怡與何潤東出現時,他們看到故事板就知道了自己準確的視線在哪里,也可以準確地與看不見的動畫一起表演。同時這個定稿的故事板對于美術、攝影、動畫部門也有很大的幫助,他們能夠更準確地掌握動畫小人、小鳥、白云等出現的時間及大小。
總而言之,對我來說故事板是準確及有效的制作電影的保證。而準確對電影制作而言是頭等重要的,它代表著各部門可以在良好運轉的同時與其他部門完美合作,它代表著提供給演員準確的表演參考,它代表著所有工期可以準時結束。準時完工代表著節省資金。這都是作為商業片導演應該具備的本領與美德。
電影導演手里的故事板像什么?
它就像建筑師的圖紙,旅行家的地圖,軍事家的作戰圖。
開拍之前:故事板的藝術(八品-九品) 目錄
譯者序 梁明
前 言
圖例索引
章 電影故事板概述
第二章 電影故事板畫師是創作團隊的一員
第三章 電影故事板畫師與故事板
3.1 導演的視角
第四章 電影故事板的基本要素與繪制原則
4.1 三分法
4.2 前景、中景和背景
4.3 提高繪畫技巧
4.4 拍攝角度
4.5 構建電影故事板
4.6 經典電影示例
第五章 利用透視增加真實感
5.1 透視
5.2 經典電影示例
第六章 設計、構圖與色彩
6.1 動態人物繪畫
6.2 人體比例
6.3 光與影
6.4 色彩的重要性
6.5 黑與白
6.6 設計與構圖
第七章 電影故事板中的動作說明
第八章 光源和景深
8.1 光源
8.2 景深
8.3 經典電影示例
第九章 鏡頭、鏡頭的動態以及它們在電影故事板中的功能
9.1 蒙太奇
9.2 剪輯
9.3 動態設計
第十章 動態故事板:運動控制的未來
10.1 制定鏡頭拍攝順序
10.2 剪輯
10.3 特技效果
10.4 真實世界的動態故事板
重要詞匯
延伸閱讀
出版后記 提前為現場拍攝掃清障礙
開拍之前:故事板的藝術(八品-九品) 節選
近,皮克斯及迪斯尼動畫工作室的總裁埃德·卡姆爾(Ed Catmull)聯合首席創意總監約翰·拉塞特(John Lasseter)發表了一份聲明,用“過去的總會再度回歸”這句話來形容這份聲明是再恰當不過了。因為他們在新的電影項目中又重新回歸到了手繪動畫時代。這簡直太棒了!
在使用電腦動畫技術的《玩具總動員》(Toy Story)于1995年獲得巨大成功后,迪斯尼公司就在2004年關閉了手繪動畫部門。現在他們又重新做出決定,要更大限度地發揮手繪動畫中線條的魅力,同時增加景深空間,這樣的話手繪動畫在未來的動畫領域仍然大有可為。我們希望這個決定會催生出很多優秀的作品,同時也祝福那些至今依然堅持手繪的美術師們。
當我還在高中課堂上學習美術的時候,我覺得一個美術師好的出路,莫過于在迪斯尼工作室里獲得一席之地。《白雪公主與七個小矮人》(Snow White and the Seven Dwarfs,1938)、《幻想曲》(Fantasia,1940)、《小飛象》(Dumbo,1941)、《小鹿斑比》(Bambi,1942)、《南方之歌》(Song of the South,1946,真人與動畫相結合的杰作)等精彩絕倫的動畫讓我大為著迷,無比向往著成為迪斯尼創意團隊中的一員。然而,當我在大學里獲得了一筆獎學金之后,就去攻讀了專業美術的碩士學位。這使我終去了紐約而不是加州,并且成為一個成功的商業美術師、攝影師、講師和作家。至今我有時還會想,如果當時我接受了迪斯尼工作室的工作的話,我的人生將會是什么樣子呢?
后來我才知道,迪斯尼創意團隊中的大部分美術師,都是在透明膠片上進行簡單、基礎但又浩繁復雜的著色工作,這樣才能完成一部完整的卡通動畫電影。這些賽璐珞片畫師為了改善工資待遇曾經組織過好幾次罷工。如今,如果一個人有能力進入動畫行業擔任創意、概念草圖畫師、美術設計師、故事板畫師,或者動畫造型設計師,就應該使他的故事與眾不同,且更富有創意。事實上,概念圖畫師在夢工廠和皮克斯動畫公司一直是個緊俏的職位,在其他大制作公司也同樣如此。隨著電影制作成為一門講究合作的藝術,我們欣喜地看到,現在大部分主流電影都會在片尾字幕滾動時感謝電影故事板畫師。
為了滿足動畫片或視頻圖像的要求,你必須充分施展繪畫才能來描繪現實場景,并在畫面上進行標注。要成為一名電影故事板畫師,就要能夠為那些動畫片、故事片或者多媒體項目和教育片等繪制拍攝腳本的分鏡頭。所有這些類型的影片都使用相近形式的電影故事板。你是制作團隊中的一員,要同制片人、美術設計、攝影指導以及特效組的成員一起工作奮戰。當然你的大部分工作是要跟導演一起溝通,完成導演的意圖,而導演所選擇的視點也將引領全部成員一起為之努力。
本書的第2版希望可以在以下方面給讀者一些幫助。
·本書總結了電影故事板的歷史及發展過程,清楚地闡明故事板作為一種切實可行的視覺化工具,對故事片、動畫片、多媒體/工業電影和視頻制作團隊而言所具備的適應性和功能。
·提供一些基本的經驗和插圖,幫助你提高繪畫能力和設計技巧。美術師如果要創造出滿足導演需求的風格,這些能力和技巧十分必要。
·可以加深制片人、導演、攝影師、美術師以及不了解故事板工作程序和目的的其他人對其作為一種拍攝前準備工具的理解。
·可以幫助那些正在學習電影故事板創作或者學習電影技術,又沒有太多時間和金錢參加培訓班的學生們。
·可以作為標準教材或輔修課教材,提供給電影學院或者其他開設美術或電影研究課程的大學以及中學使用。
本書將采用一些從默片時代到有聲片時代歷史上很著名的電影畫面,從而說明它們的設計特色和“拍攝瞬間”。書中的鏡頭是從近200部電影中精挑細選出來的,每一幅都具備如下三個功能:
·可以定位影片在電影風格演化過程中的歷史背景,尤其是那些獲得奧斯卡金像獎提名或獲得影片、攝影、美術設計/藝術指導或者特效獎的影片。
·可以看到不同電影的構圖特色,就像是要使電影在銀幕上呈現出三維空間的真實感時,構圖在取景上的應用。
·可以展示人物的移動路徑、攝影機角度的運用(人物的主觀視點常常決定了采用哪一種攝影機角度)、攝影師或者攝影指導“用光作畫”的理念,以及光影(明暗對照法)創造出的出眾的視覺效果。
這些我們已經分析和解釋過的鏡頭,作為說明性的畫面保證了構成視覺敘事的故事板中動作的連貫性。當這些關鍵畫面被獨立拍攝完成之后在銀幕上以每秒24格放映,由于人類視網膜的視覺暫留(persistence of vision)現象,觀眾產生了“運動”的感覺。
這本書中所涉及的基本繪畫技巧適用于任何創造性的工作,同樣也適用于世界各地的電影故事板畫師,不論他是否使用CGI、特效與合成技術。
這本書一再強調的是,畫出故事的整體概念是電影故事板畫師的首要責任,另外,繪畫技巧也要傳達出電影故事的敘述流。我希望這種強調將會完善故事板方面的各項技術,并使未來的電影故事板畫師技藝更加嫻熟,從而設計出更加完美的作品。
致 謝
首先要感謝我已故的好友蘭尼·福斯特,他對這本書的寫作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還要感謝Focal Press的喬治婭·肯尼迪和發展部的編輯貝絲·米利特,感謝他們的幫助和鼓勵。
本書大部分的插圖都是由我親自繪制的,其余作品都已標明了出處。
出版后記
本書對國內讀者而言,的意義在于展示了一種觀點,即電影如何得以成為一種工業。作者尤為強調故事板作為前期制作階段極為重要的一環,在以美國大制片廠風格為代表的電影制作流程中的意義。其實也向讀者展示了一種專業的態度和一種制作商業電影的有效模式。面對國內電影市場繁榮表面下不知節制的投資、缺乏規劃的統籌,這些經驗十分值得借鑒。
故事板作為前期制作階段的一道主要工序,是集體創造力的結晶。一個人的想象力總歸是有限的,可如果把許多個人的想象力集合起來呢?所以作者在這本書中熱情地列舉了很多頭銜:布景設計、服裝設計、燈光設計、攝影指導等,當然還有那些了不起的故事板畫師。后創作完成的故事板里凝聚著整個制作團隊的智慧和心血,而不僅僅是制片人和導演的想法和創意。團隊的合作貫穿了電影制作的整個過程。
制片人和導演既有明確的分工,又要進行密切的交流。制片人要參與影片的具體拍攝環節和后期制作。導演也要站在制片人的立場上考慮影片的成本、拍攝周期等問題。即使是像卡梅隆那樣精于制作的電影導演,也不可能在整部電影的拍攝過程中完全沒有一點失誤,但是這些失誤是可以被發現和避免的。把失誤消滅在前期制作階段總比實拍時措手不及再去補救來得好。
與此同時,作者還介紹了不少故事板的基本原則、實用技巧和未來的發展方向。作為一名職業故事板畫師,作者采取了一種真正謙遜的態度,他沒有站在專業的高度俯視讀者,而是盡量將那些復雜的專業術語和理論用通俗的語言、生動的例證以及清晰的示意圖加以說明和演示——這是本書的一大特色,作者親手繪制的大量經典電影畫面的故事板草圖,除了可以從中了解到取景構圖、光影效果、場面調度的機巧之處外,還展示了一種進行自我訓練的有效方法。即使是沒有繪畫基礎的讀者,在本書的指引下也能夠很快上手,把自己內心的想法用簡單的草圖展示出來。“練習!練習!練習!”作者這樣告誡我們。知識不能單靠閱讀得到,重要的是,必須馬上行動。
為了方便讀者以及符合原書風格,我們把例圖中隨手寫就的英文標注替換為手寫的中文,并在次出現的時候注明常用的重要詞匯的縮寫。如有不合適之處,希望得到廣大讀者的意見和建議。
后,感謝北京電影學院的屠明非老師、中國電影出版社的徐維光老師以及付利先生對本書術語譯法提出了寶貴意見,感謝依萌導演和李仁港導演在百忙之中推薦本書。希望本書能夠填補電影故事板方面教材的缺口,為國內電影創作提供寶貴的參考經驗。
開拍之前:故事板的藝術(八品-九品) 相關資料
本書系統介紹好萊塢工業體系下的故事板流程和基礎知識,幫助初學者快速掌握繪制故事板的關鍵要素。對國內讀者而言,本書的意義在于展示了一種制作商業電影的有效模式。面對國內電影市場繁榮表面下不知節制的投資、缺乏規劃的統籌,這些經驗十分值得借鑒。
◎ 全面系統地介紹故事板流程和繪制技術,幫助制片人更合理地制訂預算、拍攝團隊更好地擬定計劃和溝通交流。
◎ 超過150幅精選自《戰艦波將金號》《亂世佳人》《阿甘正傳》《超人歸來》等經典影片的場景草圖和故事板例圖,以及大量說明圖和示意圖,展示故事板創作過程中的關鍵元素和重要技法。
◎ 精心設計的同步練習方案,讓沒有繪畫基礎的人也敢于嘗試制作故事板。
媒體推薦
給所有想在開拍之前描繪出作品樣貌的電影人提供了一整筐寶貴的建議。
——VIDEOMAKER MAGAZINE, 美國權威視頻制作雜志
名人推薦
我看藝術創作,天才不可恃,所謂“七分人事,三分天也”。每當看到成功藝術品或一出好看電影,在欣賞藝術趣味之余,亦應了解成功背后之人事操作,一位影像強烈的導演,更能透過故事板牢牢控制住整部戲的風格脈絡,看似紙上談兵,實則運籌帷幄,決勝千里。
——李仁港,導演
電影導演手里的故事板像什么?
它就像建筑師的圖紙,旅行家的地圖,軍事家的作戰圖。
——金依萌,導演
開拍之前:故事板的藝術(八品-九品) 作者簡介
著者簡介
約翰·哈特(John Hart),作家、演講家、電影故事板畫師、平面設計師、攝影師。現居紐約,著有《電影布光》(Lighting for Action)。
譯者簡介
梁明,第五代電影導演、攝影師,現任中國傳媒大學教授、攝影系主任、博士生導師。曾獲第24屆中國電影金雞獎蕞佳攝影獎,主要電影作品:《童話》《夏天,有風吹過》《黑樓孤魂》《黑眼睛》《兩個人的芭蕾》《女帥男兵》等。著有《電影色彩學》《影視攝影藝術學》《鏡頭在說話:電影造型語言分析》(合著),譯有《電影和電視制作》(合譯)等。
宋麗琛,電影學碩士,畢業于中國傳媒大學,現供職于中國電影博物館。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隨園食單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姑媽的寶刀
- >
經典常談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