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看,這是哲學(八品-九品) 版權信息
- ISBN:9787550263840
- 條形碼:9787550263840 ; 978-7-5502-6384-0
- 裝幀:簡裝本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看,這是哲學(八品-九品) 內容簡介
本書是作者教授三十余年哲學導論和哲學史的教學心得之作,用輕松活潑的文風和四百余幅手繪漫畫插圖,對西方哲學史進行了簡明易懂的概述。作者嚴肅地對待哲學,卻又不那么鄭重其事,用風趣幽默減輕了哲學難以承受之重,使哲學不再顯得無聊難懂。本書自出版以來多次再版,廣受讀者歡迎,無論對于人文社科學生,還是普通大眾,都不失為很好的哲學入門讀物。
看,這是哲學(八品-九品)看,這是哲學(八品-九品) 前言
維根斯坦曾經說過,哲學著作或許應由通篇的笑話寫成。本書并不是那樣一本書,本書也不是把哲學史看成一個玩笑。本書嚴肅地看待哲學,但并不那么鄭重其事。正如副標題所示,本書的目的就是要減輕一點哲學的負荷。怎樣達到這個目的而同時并不簡單地像把貨物扔進海里了事呢?首先,我將對公元前6世紀直至早期的西方哲學作一概述,用簡明易懂的形式介紹西方哲學的中心思想及其演進而不讓其顯得瑣碎,同時也不裝作已然詳盡無遺地探討了它們或者探究了其深度。其次,遵循歷史悠久的中世紀傳統,我試圖闡明文本的內涵。書中某些闡釋試圖將難解的思想進行圖示化,我希望它們具有扎實的文本依據。但是,大部分的闡釋只是試圖用一種輕松的筆調,打破哲學家這種屈從于重大事物的引力的天然傾向。(尼采曾經說過,只有重大的事物處于那個方向。)但我希望,即便是這些哲學笑話,也能有教育作用。它們應該有助于讀者記住這些受到微諷的思想。我教這門課已有三十年,我熱愛這項工作,因為它在我的學生中,激起了遠比陣陣笑聲更多的東西。三十年的教學經驗也使我確信這種做法行之有效。我并未宣稱我獲得了尼采的“快樂的智慧”,但我贊同他的觀點,即“快樂的智慧”是存在的,并且我們應該去努力獲取。
我接下來將向你們介紹泰勒斯和他的形而上學意義上的水(種真正沉重的水),但在此之前,我想稍微談一下女性及其缺席。在這類書中為何女性如此稀少?有很多可能的解釋,其中包括:
女性確實缺乏升華的能力,因而不能參與高級的文化活動(正如叔本華和弗洛伊德所認為的);
事實上,女性在哲學史上貢獻極大,但是她們的貢獻被沙文主義的男性哲學史作者們給否認或壓制了;
女性被一個根深蒂固的、嫉妒而膽怯的父權制社會通過政治、社會、和心理上對權力的操控而(有意或無意地)從哲學史中系統性地略去了。
我確信種觀點不值得我們認真對待。我認為第二種觀點有一定真實性,而在壓制這一真實性上我也可能有部分過失。例如,僅在古典時代晚期就有至少70名女性哲學家的名字記錄在案,其中重要的有阿斯帕西亞(Aspasia)、狄奧提瑪(Diotima)、阿萊(Arete)和希帕提亞(Hypatia)。(近期一份以希帕提亞命名的女性主義哲學期刊給了她遲到的禮遇。)跳過二十多個世紀到我們自己的時代,可以發現在20世紀前半期有一批著名的女性為哲學史作出了貢獻,包括西蒙娜·德·波伏娃(Simone de Beauvoir)、蘇珊·朗格(Susanne Langer)和蘇珊·斯泰賓(L. Susan Stebbing)。
然而不論上述這些女性哲學家的思想多么新穎、多么深邃、多么引人深思,我相信,有很多原因(其中相關性的大概就是前述第二和第三種觀點中給出的理由)使得她們中幾乎沒有人受到思想史家給予她們的男性競爭者那樣多的關注。所幸的是,在過去的幾年里,情況已經開始發生變化。若要對當代哲學進行充分的說明,確實不能忽視伊麗絲·默多克(Iris Murdoch)、菲麗帕·福(Philippa Foot)、安斯康柏(G. E. M. Anscombe)以及朱迪·雅維絲·湯普遜(Judith Jarvis Thompson)這些哲學家對分析傳統所作出的貢獻,也不能忽視加婭麗·查克拉維·斯皮瓦克(Gayatri Chakravorty Spivak)、莫尼克·維提格(Monique Wittig)、露西·伊利格瑞(Luce Irigaray)以及朱莉·克里斯提娃(Julia Kristeva)這些哲學家對大陸傳統所作出的貢獻。而且,新的一批女性哲學家已經開始對當代哲學的內容而不僅是風格產生相當大的影響。
所以,盡管有風險,我也要捍衛第三種觀點。我確實認為,如果女性沒有被系統性地排除在哲學史的主要參與者之外的話①,哲學史將比現在的這個樣子更豐富、更深刻、更富有同情心,也更有趣(且不說更令人愉悅)。本書以討論一位當代女性哲學家的工作作結,并針對哲學本身提出這樣一個問題——“Quo Vadis”(汝當何往),這樣做并非沒有任何意義。
第六版繼續從第二版就已經開始的修訂工作和從第三版開始的添加新材料的工作。我在第三章中增加了關于懷疑主義的一小節,刪除了書中一些過時的材料,替換了一些不那么成功的插圖,并且為明晰準確起見重寫了很多段落。本書盡量讓學生學起來更容易些,為此我在每章的結尾對該章重要的哲學思想進行了概述。此外,舊版的第七章現拆分為第七和第八章兩章,這是另一個較大的更改。我將新的第七章題名為“現象學傳統及其余續”,將第八章題名為“實用主義和分析傳統”。哲學在20世紀的確經歷過這兩個極其不同的方向,但我并不真的喜歡我們賦予它們的名稱,但我無法擺脫,姑且接受。哲學家斯坦利·卡維爾試圖在他自己的著作中超越這個劃分,他認為這些是膚淺而誤導人的名稱,但他接著說道:“這個思想劃分沒有令人滿意的名稱”。
我在寫作本書的所有六個版本時都得到了幫助。我想感謝對第六版提出建議的諸位批評者。他們是艾維州立技術學院的馬爾西亞·安德雷耶維奇、格雷斯港學院的阿里森·德波爾、懷俄明大學的蘇珊娜·古丁、奧斯汀社區學院的馬修·勞倫茨、洛伊大學的約翰·哈爾丁,以及南內華達學院的馬克·勞爾斯。在先前各版本的建議方面,我要感謝托泰爾學院的里夫·羅伯·莫德、卡尤加社區學院的杰夫·德爾貝爾、華納太平洋學院的帕梅拉·彭普頓、圣莫妮卡社區學院的安貝爾·凱瑟琳、托泰爾學院的蒂莫西·R. 阿蘭和羅伯·加普提、河濱社區學院的達奚愛亞·加維爾斯·胡夫、代托納海灘社區學院的喬布·克萊蒙、梅
菲爾德出版公司的朱莉安娜·斯科·費恩、毛伊社區學院的威爾·格里弗斯、韋恩州立大學的漢斯·漢森、坎伯蘭大學的小弗雷德·E. 海夫納、猶他大學的約瑟夫·哈斯爾、格林斯博羅北卡羅來納大學的杰寧·瓊斯、梅菲爾德出版公司的肯·金、柯克爾學院的詹姆斯·萊姆克、梅菲爾德出版公司的羅賓·穆阿、紐約州立大學新德里分校的基爾比·奧爾森、圣馬奧學院的唐·波爾、錫耶納學院的布萊恩·施羅德、蒙哥馬利學院的馬·舒爾、圣安東尼奧學院的白濱雪夫、奧羅大學的薩繆爾·托爾普、山麓學院的威廉·汀斯利、約翰·卡羅爾大學的詹姆斯·丟爾、奧蒂斯藝術與設計學院的凱利·沃爾克、密歇根大學的斯蒂芬
斯·F. 萬德馬克、圣何塞州立大學的安德魯·沃爾德、蒙哥馬利學院的羅伯·懷、北卡羅來納州立大學的大衛·奧爾巴赫。梅菲爾德出版公司的吉姆·布爾是本書前兩版的編輯,從這個項目伊始就對其充滿信心。麥格勞-希爾公司的編輯馬克·喬爾吉夫和策劃編輯克雷格·萊奧納德對新版的幫助極大。我還要對麥格勞-希爾公司的項目經理瑪麗·簡·蘭普表示感謝。我的妻子蕾拉·梅一直是我尖銳的批評者和的靈感源泉。她使我在創作手稿沉悶的那些階段里也能笑聲不斷,并經常能發現手稿中的一些笑話出現在不應該出現的位置。她還成功地看出書中大部分的不當之處。當然,書中有些笑話可能比我原先安排的更滑稽好笑。
看,這是哲學(八品-九品) 目錄
思考題
章 前蘇格拉底哲學家
本章主要哲學思想
思考題
第二章 雅典時期
本章主要哲學思想
思考題
第三章 希臘化時期和羅馬時期
本章主要哲學思想
思考題
第四章 中世紀和文藝復興時期哲學
本章主要哲學思想
思考題
第五章 大陸理性主義和英國經驗主義
本章主要哲學思想
思考題
第六章 康德之后的英國和大陸哲學
本章主要哲學思想
思考題
第七章 現象學傳統及其余續
本章主要哲學思想
思考題
第八章 實用主義及分析傳統 299
本章主要哲學思想
思考題
哲學術語表
出版后記
看,這是哲學(八品-九品) 相關資料
本書集作者三十余年教學心得,系統梳理了西方哲學的中心問題及其演進脈絡。
哲學往往屈從于重大問題的引力,讓人感到沉重。本書恰恰要打破這種傾向,減輕哲學“大問題”帶來的難以承受之重。
作者用四百余幅手繪漫畫,以微諷調侃的方式描繪哲學觀點,讓讀者在“觀看”中感受哲學的活潑幽默,獲取快樂智慧。
看,這是哲學(八品-九品) 作者簡介
著者簡介
唐納德·帕爾默(Donald Palmer),美國馬林學院榮休教授,北卡羅來納州立大學客座教授,長期在大學教授哲學史和哲學導論課程,教學經驗豐富、寫作風格活潑,致力于帶領學生和讀者通觀哲學入門問題,主要著作有:《看,這是哲學》《中心保持不變嗎》《為什么做個好人很難》《結構主義和后結構主義導讀》等。
譯者簡介
鄭華,大學哲學系外國哲學專業在讀博士。發表文章若干。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自卑與超越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經典常談
- >
煙與鏡
- >
月亮與六便士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