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蜜蜂的寓言:私人的惡德,公眾的利益
-
>
世界貿易戰簡史
-
>
日本的凱恩斯:高橋是清傳:從足輕到藏相
-
>
近代天津工業與企業制度
-
>
貨幣之語
-
>
眉山金融論劍
-
>
圖解資本論
里山資本主義(8-9品) 版權信息
- ISBN:9787020166770
- 條形碼:9787020166770 ; 978-7-02-016677-0
- 裝幀:平裝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里山資本主義(8-9品) 本書特色
1、本書不是叫你搬到鄉下過日子,而是提供一種新的視野,讓你重新審視自己的生活,消除因依賴金錢造成的不安、不滿
2、人是無法用金錢換算的,真正把你看作無法取代的,不是從你這里拿到錢的人,而只能是那個和你心連在一起的人
3、全新的日本經濟再生策略,運用案例揭示世界上振興鄉村和地方經濟的終極備用系統
里山資本主義(8-9品) 內容簡介
日本人隱隱感到金錢資本主義已經走到了極限。研究地域經濟振興的專家藻谷浩介通過走訪3000余個村莊和幾十個海外國家,提出一種振興鄉村和地方經濟的戰略,希望能夠消除不安和不滿,提供新的富足生活,這就是改變生存方式的“里山”生活方式和“里山資本主義”。作者認為,解決社會發展的瓶頸,*的模式就在“里山”。“里山資本主義”不是讓人們放棄便利的城市生活,都搬去鄉村過日子,而是提供一種新的視野和生活方式的可能性,讓讀者從不同的角度審視自己的生活和未來。
里山資本主義(8-9品) 目錄
目錄
前言——為什么要推介“里山資本主義”
打破“100 年來的經濟常識” / 新構想源于“金錢資本主義” /“經濟衰退的國家”成為金錢的犧牲品 / 從“強勢經濟”中解放出來 / 鄉村已經跑到了世界的前端
章
世界經濟的尖端: 山陰山陽地區
——從零成本開始的經濟再生和地方社會的復蘇
二十一世紀的“能源革命”從里山開始 / 替代石油的燃料 / 從國外購買能源,就必然要受到全球化的影響 / 一九六〇年代之前,能源都從山里來 / 以山為中心,資金重新流動起來,從而創造出就業機會和收入 / 二十一世紀的新經濟神器“生態爐” /“靠里山吃里山” / 什么也沒有,也意味著什么都有可能 /“人口空洞”地區的大反轉 / 找到了可以向人們炫耀“富足生活”的工具
第二章
二十一世紀的先進國家奧地利
——與歐元危機無緣的秘密
不為人知的超優良國家 / 林業正在重生為的產業 / 技術支持里山資本主義 / 口號就是“打倒化石燃料! ” / 具有獨創性的技術將帶來更多的就業機會 / 林業幫助我們守護
“可持續的富足” / 年輕人涌向山里 / 林業的哲學是“靠利息生活” / 里山資本主義能帶來安全保障和地方經濟的自立 / 從極度貧困中奇跡般復活的小鎮 / 從“能源購買地區”轉變為“能源自給地區” / 增加就業和稅收,將經濟還給居民 / 古辛模式換來“經濟穩定” / “開放的地域主義”才是里山資本主義 / 從鋼筋水泥向木造高層建筑的轉移 / 倫敦、意大利也在推進木造高層建筑 / 工業革命后新的革命正在進行中 / 日本的CLT 產業也開始影響政府
中間總結
“里山資本主義”的精髓
——不依賴金錢的子系統
以加工業立國的模式因資源價格高漲而陷入貿易逆差 / 重建不依賴金錢的子系統 / 曾經逆風強勁的山陰山陽地區 / 地域振興的三種神器也沒能讓經濟發展起來 / 全國各地皆能效仿的
莊原模式 / 日本也在進行木材利用的技術革新 / 奧地利的能源已從地下資源轉換到地上資源 / 不認同“雙管齊下”的論調的誤區 /“無法用貨幣換算的物物交換”的復權——金錢資本主義的對立命題① / 對規模效益的抵抗——金錢資本主義的對立命題② / 向分工原理提出異議——金錢資本主義的對立命題③ / 都市里也能輕松地實踐里山資本主義 / 用錢買不了你自己
第三章
不做全球化經濟的奴隸
——投入資金和人力的鄉村買賣獲得了成功
人口過疏之島正成為二十一世紀的前線 / 從大牌電力公司到“島上的果醬店主” / 為自己也為當地帶來利益的果醬制作 /暢銷的秘密是“高價購買原料”和“不惜人力” / 想要來島的年輕人越來越多 /“新常態”改變時代 / 52%、1.5 年、39%,數字道出的事實 / 鄉村有自己的發展方式 / 地方的赤字源于購買“能源”和“物質” / 高知開啟了真庭模式 /日本正在邁向“令人懷念的未來” /“Share”的含義在不知不覺中發生變化 /“糧食自給率 39%”的國家正出現越來越多的“棄耕地” / “牛奶的味道每天都不同”成了賣點 / “棄耕地”
是能滿足所有條件的理想環境 / 活用棄耕地的關鍵是樂在其中 /“必須拿到市場上去賣”只是個幻想 / 不斷收獲市場“外”的“副產品”
第四章
克服“無緣社會”
——世界先進的福利國家也來學習“過疏化小鎮”的智慧
反對“依賴稅收和社會保障的一體化改革” /“不利條件”不是缺點而是藏寶箱 /“多到爛掉的蔬菜”正是寶貝 /“有用”“干勁”成為生命的意義 /“社區貨幣”讓財富在當地循環起來 / 地方能創造適合母子生活的環境 / 讓老人、媽媽和孩子都能充滿活力的機制 / 無緣社會的解決方法就是互為“有用” / 里山生活的達人 /“還情接力”正是里山的精髓 / 世界先進的福利國家正在學習“二十一世紀里山的智慧”
第五章
從“強勢的二十世紀”到“柔美的二十一世紀”
——拯救問題先進國的里山模式
新聞主編眼中的日本的 20 年 /“都市里的住宅新村”和“里山”很相似 /“對里山資本主義的質疑”才是“被制造出來的社會輿論” / 新一代產業的先端和里山資本主義的志向“驚人地一致” / 里山資本主義能強化競爭力 / 日本企業的特長原本就是“柔美”和“精細” / 智能城市想要實現的“社區重建” /“都會的智能城市”和“鄉村的里山資本主義”是“車子的左右輪” 后的總結
用“里山資本主義”告別不安、不滿和不信任
——日本真正的危機“少子化”的解決方案
越是繁榮越會擔心“日本經濟的衰退” / 強勢的解決方案會帶來副作用 / 冷靜地懷疑“日本經濟衰退論” / 日本的經濟繁榮不會這么簡單就結束 / 別把零增長和衰退混為一談——“日本經濟無望論”之誤解① / 不看值、持“國際競爭力降低”論調的人——“日本經濟無望論”之誤解② / 象征“近代經濟學的馬克思經濟學化”的“擺脫通貨緊縮”論——“日本經濟無望論”之誤解③ / 真正的結構改革是“建立能增加工資的商業模式” / 超越不安、不滿、不信任,創造未來的“里山資本主義” / 天災讓“金錢資本主義”喪失功能 / 通貨膨脹會讓政府的債務雪上加霜 /“金錢資本主義”中誕生出來的“剎那行為”蔓延的病理 / 里山資本主義是保險、是用來買到放心的另一個原理 / 對于剎那繁榮的追求和心底深處的不安產生于嚴重的少子化 / 里山資本主義才是阻止少子化的良策 /“日本因為老齡化而衰退”是個錯誤的觀點 / 里山資本主義將延長“健康壽命”,創造光明的老齡化社會 / 里山資本主義創造出“無法用金錢換算的價值”和光明的老齡化社會
結語——里山資本主義的春風吹遍 2060 年的日本
2060 年充滿光明的未來 / 國債余額也有可能得到明顯減少 /未來,已經從里山腳下開始
后記
里山資本主義(8-9品) 相關資料
打破“100 年來的經濟常識”
被所謂“經濟常識” 支配的人, 往往是像這樣生活的:為了掙更多的錢, 得到更高的社會評價而拼命工作。 私人生活只剩下回家后的倒頭睡覺。 沒有時間做飯, 三餐全都在外面解決。 衣服也沒時間洗, 襪子之類的動不動就去便利店買新的。
重要的一點是, 拼命工作的他實際上生活得并不怎么富足。 薪水也許很高, 但是因為每天用于購物的支出非常大, 導致手上的現金所剩無幾。 這樣一來, 他只能更加賣力地工作。 努力工作自然會帶來更多收入, 但相應地, 私生活的時間就更少, 從而導致更多的開銷。 對于“推動經濟” 來說, 他這樣的人真是“太有必要了”。
但是, 他自己的生活卻變得如此窘困。
現在的經濟形勢鼓勵這樣的生活: “不要那么一點一點地省著過日子了。 能源和資源都盡管用起來, 只要掙來的比用掉的多就行。 規模越大賺得越多。 這才是‘ 富裕’ ! ”
100 多年前從美國誕生的這個“常識” 滲透到日本等發達國家, 之后還擴大到發展中國家。 沒有國界的全球化經濟體系形成后, 如今這已成為全世界的常識。 然而, 就當全世界開始用同樣的常識追求同樣的富裕時,發達國家開始喘不上氣了。 這就是現在的經濟狀況。
在此我想說的是“轉變思路”。 什么意思呢? 我們以上文那位“勞模青年” 為例, 將我們的采訪成果展示給大家。
這位拼命工作的青年, 其實, 他所在的公司也處于激烈的競爭中。 對手是新興國家的一家業績飛漲的企業。 同等質量的商品他們以不計成本的低價銷售到市場上。 之所以能這么做, 秘密就在于新興國家擁有廉價的勞動力。 于是股東們開始給公司施壓, 要求“降低成本”, 于是, 公司決定重新核算“勞動成本”。 就這樣,青年突然被裁員了。
落魄的他回到老家。 那里沒有什么像樣的工作。 他只好在一家果醬店工作, 用當地水果制作不含添加劑的果醬。 收入只有以前的十分之一。 唉, 就要開始過窮日子了……
然而, 從果醬店的客人的談話中, 他驚訝地發現,這里的人過得都很富裕。
以前, 青年每個月要花幾萬日元的電費和燃氣費。
打破“100 年來的經濟常識”
這本書并不是要勸大家舍棄便利的城市, 回到過去的鄉村生活; 也沒有打算把“不丹
式的幸福” 強行推銷給大家。
甚至很可能生活的內容沒有什么變化, 但本質卻發生了“革命性的” 的轉變。 這究竟是什么意思呢?
被所謂“經濟常識” 支配的人, 往往是像這樣生活的:為了掙更多的錢, 得到更高的社會評價而拼命工作。 私人生活只剩下回家后的倒頭睡覺。 沒有時間做飯, 三餐全都在外面解決。 衣服也沒時間洗, 襪子之類的動不動就去便利店買新的。
重要的一點是, 拼命工作的他實際上生活得并不怎么富足。 薪水也許很高, 但是因為每天用于購物的支出非常大, 導致手上的現金所剩無幾。 這樣一來, 他只能更加賣力地工作。 努力工作自然會帶來更多收入, 但相應地, 私生活的時間就更少, 從而導致更多的開銷。 對于“推動經濟” 來說, 他這樣的人真是“太有必要了”。
但是, 他自己的生活卻變得如此窘困。
現在的經濟形勢鼓勵這樣的生活: “不要那么一點一點地省著過日子了。 能源和資源都盡管用起來, 只要掙來的比用掉的多就行。 規模越大賺得越多。 這才是‘ 富裕’ ! ”
100 多年前從美國誕生的這個“常識” 滲透到日本等發達國家, 之后還擴大到發展中國家。 沒有國界的全球化經濟體系形成后, 如今這已成為全世界的常識。 然而, 就當全世界開始用同樣的常識追求同樣的富裕時,發達國家開始喘不上氣了。 這就是現在的經濟狀況。
在此我想說的是“轉變思路”。 什么意思呢? 我們以上文那位“勞模青年” 為例, 將我們的采訪成果展示給大家。
這位拼命工作的青年, 其實, 他所在的公司也處于激烈的競爭中。 對手是新興國家的一家業績飛漲的企業。 同等質量的商品他們以不計成本的低價銷售到市場上。 之所以能這么做, 秘密就在于新興國家擁有廉價的勞動力。 于是股東們開始給公司施壓, 要求“降低成本”, 于是, 公司決定重新核算“勞動成本”。 就這樣,青年突然被裁員了。
落魄的他回到老家。 那里沒有什么像樣的工作。 他只好在一家果醬店工作, 用當地水果制作不含添加劑的果醬。 收入只有以前的十分之一。 唉, 就要開始過窮日子了……
然而, 從果醬店的客人的談話中, 他驚訝地發現,這里的人過得都很富裕。
以前, 青年每個月要花幾萬日元的電費和燃氣費。
老家的人問他, 真的需要花那么多錢嗎?青年回答: “難道要我像原始人一樣生活? ” 對方笑了: “你們嘴上這么說, 可到了假日卻愿意花很多錢去露營, 用柴火和木炭煮飯, 高興得不得了。” 接著又道,“這些事情在這里可是天天都能做的。 周圍長著那么多的樹。 可是你們還說如果不從遙遠的阿拉伯進口石油、天然氣來發電就沒法過日子。 真是很愚蠢。”
于是, 青年開始轉變了。 冰箱和洗衣機還是會用( 也算是開始了自己洗衣服的“正常生活”), 但請當地的大叔們教自己用油桶做了一個“生態爐”, 上面放上鍋, 用它來做飯。 因為爐子里裝了隔熱的材料, 所以燃燒效率高, 后山撿來的柴火只需要五根就能煮一天的飯。 電費和燃氣費大幅減少了。他還跟附近的老奶奶租了她家沒人種的地來種菜。
畢竟是次種菜, 收成不怎么理想, 但這也不用著急, 因為老奶奶經常會分點菜給他。“茄子、 黃瓜結了太多, 都要爛在地里了, 你拿去吃吧。” 說著便拿來了。
多虧她, 超市也不用跑得那么勤了。 就算去也基本不用買蔬菜。
錢包里的錢不再消失得那么快了。 收入雖然是原先的十分之一, 但是生活卻完全沒問題。 不僅如此, 食物還比起之前的不知好吃多少倍。 如果是在都市里, 這種級別的有機蔬菜是要到高級食材店才能買得到的。
而生態爐做的飯要比幾萬日元才能買到的“型電飯煲” 做的還要好吃。 生活變得快樂起來, 活得更像一個人了。 在都市里拼命工作的時候, 在公司以外能說上幾句話的就只有便利店的店員…… 生活確實變得“富足” 了。
青年徹底沉浸在鄉村生活中。 然而, 這樣的事情如果在城市里無法實現的話, 那么也很難解決問題。 所以, 我去問了那位教大家做生態爐的大叔。 他一臉“那很簡單” 的表情回答道:“都市有都市的做法, 粉碎機切碎的垃圾不是堆得像山一樣高嗎? 不是還要花很多錢運出去焚燒嗎? ”
在被卷入全球化經濟的時候, 如果能去懷疑和減少那些原先覺得“沒有辦法” 只能花出去的錢, 就有可能奪回我們的“富裕”。 然后, 經濟就會漸漸成為“我們自己的東西”。 這是“打破 100 年來的經濟常識” 的基本做法。
里山資本主義(8-9品) 作者簡介
藻谷浩介
京大學法學部畢業, 就職于日本開發銀行( 現日本政策投資銀行)。 曾經留學于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商學院, 被
派赴至日本經濟研究所工作后, 2000 年前后開始致力于地方振興相關領域的研究、 寫作和演講。 曾自費訪問
了“平成大合并”( 1999 年至 2010 年日本行政區劃改革) 前所有的近 3200 個市町村, 以及海外 59 個國家。
現場觀察加上對照人口等各類統計數字、 地方志, 令他能多角度并詳細地把握地域特性。 2009 年度借派赴新
加坡的機會, 對地區、 日本、 世界的將來進行了多方位的考察。 2010 年后, 任地域企劃部地域振興團體參事。
2012 年后就任現職, 同時兼任多個政府相關的公職。 著作《 通貨緊縮的真相》( 角川 one Theme21) 銷量達 50萬本成為暢銷書, 讓“生產年齡人口” 這個詞獲得大眾認知, 并向社會提出人口動態的影響。 另著有《 實際測試! 日本的地方實力》( 日本經濟新聞出版社)。
2011 年夏, 看到中國山地格外有活力的大叔們所開展的革命性行動而深受震動, 與藻谷浩介合作創造了
藻谷浩介
1964 年出生于日本山口縣。 日本綜合研究所調查部首席研究員。 日本政策投資銀行特別顧問。 1988 年東
京大學法學部畢業, 就職于日本開發銀行( 現日本政策投資銀行)。 曾經留學于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商學院, 被
派赴至日本經濟研究所工作后, 2000 年前后開始致力于地方振興相關領域的研究、 寫作和演講。 曾自費訪問
了“平成大合并”( 1999 年至 2010 年日本行政區劃改革) 前所有的近 3200 個市町村, 以及海外 59 個國家。
現場觀察加上對照人口等各類統計數字、 地方志, 令他能多角度并詳細地把握地域特性。 2009 年度借派赴新
加坡的機會, 對地區、 日本、 世界的將來進行了多方位的考察。 2010 年后, 任地域企劃部地域振興團體參事。
2012 年后就任現職, 同時兼任多個政府相關的公職。 著作《 通貨緊縮的真相》( 角川 one Theme21) 銷量達 50萬本成為暢銷書, 讓“生產年齡人口” 這個詞獲得大眾認知, 并向社會提出人口動態的影響。 另著有《 實際測試! 日本的地方實力》( 日本經濟新聞出版社)。
NHK 廣島采訪組(日本放送協會廣島放送局)
2011 年夏, 看到中國山地格外有活力的大叔們所開展的革命性行動而深受震動, 與藻谷浩介合作創造了
“里山資本主義” 一詞, 并開展了為時一年半的采訪和制作。
井上恭介: 在雷曼危機之前就開始在怪獸化的世界經濟前線指揮采訪。 看透了“金錢資本主義” 的極限
后不久, 日本發生了“3· 11” 大地震。 在節目制作過程中, 被派到廣島, 在那里遇見了“里山資本主義”。
夜久恭裕: 除了里山經濟, 參與了從醫療、 教育到戰爭等眾多主題的調查報道, 成為這個領域的著名專
家。 在挖掘里山題材的過程中, 發現了奧地利的“大礦藏”。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唐代進士錄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二體千字文
- >
自卑與超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