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魯迅全傳:苦魂三部曲-增訂版(全三冊)
-
>
大家精要- 克爾凱郭爾
-
>
尼 采
-
>
弗洛姆
-
>
大家精要- 羅素
-
>
大家精要- 錢穆
-
>
白居易:相逢何必曾相識
文天祥:正氣永存(8-9品) 版權信息
- ISBN:9787020142866
- 條形碼:9787020142866 ; 978-7-02-014286-6
- 裝幀:平裝-膠訂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文天祥:正氣永存(8-9品) 本書特色
他曾寫下這樣鐵骨錚錚的詩句: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即使屢戰屢敗,仍然屢敗屢戰,他無視威逼利誘,只留正氣滿人間。
飽含感情的書寫,拉近歷史人物與現代讀者的距離,展現一個有血有肉的文天祥。
文天祥:正氣永存(8-9品) 內容簡介
本書是一本講述中國古代名人文天祥的傳記故事書。文天祥生于南宋末世,自幼走讀書進取之路。他二十歲就高中狀元,以文臣身份一心報效朝廷,但面對蒙宋之間日益危急的形勢,他果斷傾盡家資,組建軍隊,起兵勤王。成為蒙軍的俘虜后,他保直面百般折磨,寧死不屈。*終英勇就義,萬古流芳,正氣永存。
文天祥:正氣永存(8-9品)文天祥:正氣永存(8-9品) 前言
序
不論世界如何演變,科技如何發達,但凡養成了閱讀習慣,這將是一生中享用不盡的財富。
三民書局的劉振強董事長,想必也是一位深信讀書是人生財富的人,在讀書人數往下滑落的多元化時代,他仍然堅信讀書的重要性。劉董事長也時常感念,在他困苦貧窮的青少年時期,是書使他堅強向上;在社會普遍困苦、生活簡陋的年代,也是書成了他好的良伴。他希望在他的有生之年,分享這份資產,讓其他讀者可以充分使用。
“名人傳”系列規劃出版有關文學、藝術、人文、政治與科學等各行各業有貢獻的人物故事,邀請各領域專業的學者、作家同心協力編寫,費時多年,分梯次出版。在越來越多元化的世界中,每個人都有各自的才華與潛力,每個朝代也都有其可歌可泣的故事,但是在故事背后所具有的一個共同點,就是每個傳記主人公在困苦中不屈不撓的經歷,這些經歷經由各位作者用心查閱有關資料,再三推敲求證,再以文學之筆,寫出了有趣而感人的故事。
文天祥:正氣永存(8-9品) 目錄
1. 戰火連綿的時代
2. 二十一歲的狀元郎
3. 初生之犢不畏虎
4. 奸相禍國,文天祥再度離京
5. 鄂州失守
6. 起兵勤王
7. 出任丞相
8. 入元被俘
9. 逃出生天
10. 再度流亡
11. 取道向南
12. 重新聚兵
13. 空坑血淚
14. 海豐被俘
15. 決戰厓山
16. 重見舊友 萬里行役
17. 碧血丹心 正氣永存
文天祥小檔案
文天祥:正氣永存(8-9品) 相關資料
正月二十日,文天祥代表宋朝出使元營。
文天祥進入元營,首先就讓伯顏大大吃了一驚。這位文大學士,進得帳來只拱了拱手行了簡單的見面禮儀,便開始陳述來意,臉上沒有絲毫懼怕、討好的神情。凜然的氣概,與伯顏見過的宋朝官吏大不相同。
文天祥見了伯顏,直接闡明來意:“天祥這次受命拜相,不敢承受,先來此地與閣下商量。至于之前的宰相與閣下議和之首尾始末,并非天祥任內處理之事……”伯顏聽到此處,訝異道:“什么?你再說一次?”文天祥再道:“先前宰相與您商談之事,天祥概不知情,現在也無法針對前事再作商量。”意思十分清楚:之前陳宜中跟元人怎么談,是之前的事,今天我不以丞相身份來此,自然也沒有資格代表宋朝丞相繼續處理議降的事宜,也就是說,文天祥今天來此,不是來談投降一事的。此話一出,連一旁陪同文天祥前來的宋朝官員,也嚇得面面相覷、不敢作聲。伯顏更是懷疑自己是不是聽錯了。
文天祥再繼續道:“今日天祥來此,是想知道貴國的態度。我們大宋王朝自古以來以禮義治國,擁有高度發達的文化傳統,貴國是打算與我們正常來往,還是打算消滅我們?”伯顏從沒見過如此強硬的態度,只好引用元世祖忽必烈的話:“元主有交代,必不毀宋朝社稷,也不殘害黎民百姓。”文天祥道:“既是如此,就請先行退兵至平江或嘉興一帶,等待貴主對處理和議之事的指示,到時我們再來詳談細節。”伯顏聽到要叫自己退兵,臉色一沉,但一時間竟答不出話來。
文天祥見狀,再道:“如果能平等地協議,維持和平,是再好不過的事。不過……若是閣下不肯,我們大宋也不是好欺負的,只是到時禍及人民,生靈涂炭,對于貴國也沒有什么利益。”伯顏按捺不住,發火道:“不投降,莫非是來送死的嗎?”文天祥凜然道:“文天祥身為宋朝栽培的狀元宰相,功名利祿非我所求,如今但愿能夠一死報效朝廷,你不必用死來威脅我,因為死對我來說根本沒什么好懼怕的!”伯顏被眼前這個不怕死的人氣得咬牙切齒,但比較之前來此議和使者卑躬屈膝的態度,眼前這個文天祥,叫人不由得打從心里生出一股敬畏。“好!好!不怕死,那就把你扣留起來!其他人回去告訴你們的主子,趕緊派別人來談投降之事,不然,有你們好看!”
宋朝改立了賈余慶當右丞相,并立即獻表投降了。當朝中上至太后、下至大臣,紛紛畫押簽署時,只有一人悍然地拒絕了,這就是參知政事家鉉翁。別人見他不肯畫押,出言威脅要捆綁他,家鉉翁忿然答道:“我可是堂堂參知政事,要綁我?你還沒那個資格!”說完便轉了身,頭也不回地離去。元軍倒也沒奈何,反正太后、皇帝都畫了押了,一個頑固的老頭子能起什么作用呢,便也任由家鉉翁去了。伯顏為求順利攻下各州,命令太后傳旨給各州郡守,命令他們:“元軍來時,即刻歸附!”宋朝到這地步,似乎已經完全瓦解了。臨安城內,處處被元軍洗劫一空,一大堆搜刮來的珍奇寶貝,令元軍搬到手軟。
正月二十日,文天祥代表宋朝出使元營。
文天祥進入元營,首先就讓伯顏大大吃了一驚。這位文大學士,進得帳來只拱了拱手行了簡單的見面禮儀,便開始陳述來意,臉上沒有絲毫懼怕、討好的神情。凜然的氣概,與伯顏見過的宋朝官吏大不相同。
文天祥見了伯顏,直接闡明來意:“天祥這次受命拜相,不敢承受,先來此地與閣下商量。至于之前的宰相與閣下議和之首尾始末,并非天祥任內處理之事……”伯顏聽到此處,訝異道:“什么?你再說一次?”文天祥再道:“先前宰相與您商談之事,天祥概不知情,現在也無法針對前事再作商量。”意思十分清楚:之前陳宜中跟元人怎么談,是之前的事,今天我不以丞相身份來此,自然也沒有資格代表宋朝丞相繼續處理議降的事宜,也就是說,文天祥今天來此,不是來談投降一事的。此話一出,連一旁陪同文天祥前來的宋朝官員,也嚇得面面相覷、不敢作聲。伯顏更是懷疑自己是不是聽錯了。
文天祥再繼續道:“今日天祥來此,是想知道貴國的態度。我們大宋王朝自古以來以禮義治國,擁有高度發達的文化傳統,貴國是打算與我們正常來往,還是打算消滅我們?”伯顏從沒見過如此強硬的態度,只好引用元世祖忽必烈的話:“元主有交代,必不毀宋朝社稷,也不殘害黎民百姓。”文天祥道:“既是如此,就請先行退兵至平江或嘉興一帶,等待貴主對處理和議之事的指示,到時我們再來詳談細節。”伯顏聽到要叫自己退兵,臉色一沉,但一時間竟答不出話來。
文天祥見狀,再道:“如果能平等地協議,維持和平,是再好不過的事。不過……若是閣下不肯,我們大宋也不是好欺負的,只是到時禍及人民,生靈涂炭,對于貴國也沒有什么利益。”伯顏按捺不住,發火道:“不投降,莫非是來送死的嗎?”文天祥凜然道:“文天祥身為宋朝栽培的狀元宰相,功名利祿非我所求,如今但愿能夠一死報效朝廷,你不必用死來威脅我,因為死對我來說根本沒什么好懼怕的!”伯顏被眼前這個不怕死的人氣得咬牙切齒,但比較之前來此議和使者卑躬屈膝的態度,眼前這個文天祥,叫人不由得打從心里生出一股敬畏。“好!好!不怕死,那就把你扣留起來!其他人回去告訴你們的主子,趕緊派別人來談投降之事,不然,有你們好看!”
宋朝改立了賈余慶當右丞相,并立即獻表投降了。當朝中上至太后、下至大臣,紛紛畫押簽署時,只有一人悍然地拒絕了,這就是參知政事家鉉翁。別人見他不肯畫押,出言威脅要捆綁他,家鉉翁忿然答道:“我可是堂堂參知政事,要綁我?你還沒那個資格!”說完便轉了身,頭也不回地離去。元軍倒也沒奈何,反正太后、皇帝都畫了押了,一個頑固的老頭子能起什么作用呢,便也任由家鉉翁去了。伯顏為求順利攻下各州,命令太后傳旨給各州郡守,命令他們:“元軍來時,即刻歸附!”宋朝到這地步,似乎已經完全瓦解了。臨安城內,處處被元軍洗劫一空,一大堆搜刮來的珍奇寶貝,令元軍搬到手軟。
為了確保元政府能夠穩定建立,并預防宋朝王室勢力恢復,忽必烈命令伯顏將宋朝王族及官員們,成立一個祈請使團,前去燕京,表面上稱作與新皇祈請,實際用意乃是將這些人員扣留在燕京,以免日后生事。祈請團的成員們包括:老太后、宋恭帝、皇后、妃子、王爺、王爺親眷、左右丞相及各大小官員們……伯顏想,把文天祥放在南方終究令人坐立難安,于是也把文天祥放入祈請使團中。一行人像是替宋朝送葬似的,由花紅柳綠的江南出發,以宋朝的大片土地作為禮物,浩浩蕩蕩地出發北行。
江南的春雨無奈地下著。
文天祥:正氣永存(8-9品) 作者簡介
文淑菁,中學教師。自幼愛好文學,又愛好電影、戲劇,始終關注藝術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強調在“讀書”中獲得“讀人”的體悟。
- >
自卑與超越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山海經
- >
煙與鏡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回憶愛瑪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