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考研英語背單詞20個詞根詞綴
-
>
西班牙語詞根寶典
-
>
美國K-12原版語文課本--初中·下(全12冊)
-
>
流浪地球劉慈欣
-
>
西南聯大英文課 輕讀禮盒版
-
>
英語大書蟲世界經典名譯典藏書系:中國人的精神 (英漢對照)(精選權威版本)
-
>
許淵沖譯唐詩三百首:漢文·英語
瓦爾登湖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0057601
- 條形碼:9787510057601 ; 978-7-5100-5760-1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瓦爾登湖 本書特色
《瓦爾登湖》是美國作家亨利 戴維 梭羅所著的一本散文集。作者在書中詳盡地描述了他在瓦爾登湖湖畔一片再生林中度過兩年又兩月的生活以及期間他的許多思考。本書以春天開始,歷經了夏天、秋天和冬天,又以春天結束,正如一個生命的輪回,終點又是起點,生命開始復蘇。全書充滿了寧靜、恬淡、智慧。其中分析生活、批判習俗處,句句驚人,字字閃光,見解獨特,耐人尋味。讀著它,讀者自然會感覺到心靈的純凈、精神的升華。 于平凡中看見生活的真諦,于寧靜里拾得生命的本真。《瓦爾登湖》是本自然之書,書里裝著森林、湖泊,還有林中的動物:這是本日記,記錄了作者在湖畔的春夏秋冬:這也是場旅程,在閱讀的過程中,我們跟隨作者,一起搭建小屋,一起游瓦爾登湖,一起昕大自然的聲音,一起種豆,走過林中的四季……在喧囂退去時細細品讀,透過平淡的敘述,體會澄澈之美。
瓦爾登湖 內容簡介
“四季經典書屋”系列通過調查研究,幫助讀者從眾多經典名著中精選出十二部經典中的經典。我們除了為您呈現上*原汁原味的內容,書內還附有精美的插圖以及可能會輔助您閱讀的注釋,力求將名著打造到極致。 愛情就好比是春天。無論是《簡愛》里那歷經“嚴寒”的愛情,抑或是《傲慢與偏見》和《理智與情感》里那田園般的貴族愛情,都是讓人無比期待與向往的。夏,代表著熱情怒放,敢愛敢恨。在這里有愛恨情仇、五味雜陳的《呼嘯山莊》,有戰火紛飛中的愛情故事《飄》,還有《雙城記》——大革命中的為愛獻身。秋,代表著恬靜、喜悅與豐收。萬物都重歸平和。讓我們跟隨梭羅一起在《瓦爾登湖》湖畔體味湖光山色的美好,思索人生的真諦;從《歐亨利短篇小說集》中閱盡小人物的生活,在平凡中發人深省;在《魯濱遜漂流記》那“世外桃源”般的荒島隱居,遠離塵囂。冬,代表著凄涼,在凄涼中也蘊含著某種無法擊倒的堅強和堅韌不拔的毅力。像《老人與海》中的老人在惡劣環境下苦苦堅持;《了不起的蓋茨比》中描繪的夢想從璀璨走向幻滅;《1984》刻畫的人類在集權主義下的生存狀態,為后世拉響了永世的警鐘。
瓦爾登湖 目錄
chapter 1 economychapter 2 where i lived, and what i lived forchapter 3 readingchapter 4 soundschapter 5 solitudechapter 6 visitorschapter 7 the bean-fieldchapter 8 the villagechapter 9 the pondschapter 10 baker farmchapter 11 higher lawschapter 12 brute neighborschapter 13 house-warmingchapter 14 former inhabitants and winter visitors.chapter 15 winter animalschapter 16 the pond in winterchapter 17 springchapter 18 conclusion
瓦爾登湖 作者簡介
亨利 戴維 梭羅,美國作家、哲學家,著名散文集《瓦爾登湖》和論文《論公民的不服從權利》(又譯為《消極抵抗》、《論公民的不服從》)的作者。梭羅除了被一些人尊稱為第一個環境保護主義者外,還是一位關注人類生存狀況的生態主義哲學家。 1845年7月4日梭羅開始了一項為期兩年的試驗,他移居到離家鄉康科德城(Concord)不遠,優美的瓦爾登湖畔的次生林里,嘗試過一種簡單的隱居生活。他向《小婦人》的作者露意莎 梅 奧爾柯特借了一柄斧頭,就孤身一人,跑進了無人居住的瓦爾登湖邊的山林中,自己砍材,在瓦爾登湖畔建造了一個小木屋,并在小木屋住了兩年零兩個月又兩天的時間。出版于1854年的散文集《瓦爾登湖》詳細記載了他在瓦爾登湖畔兩年又兩個月的生涯。雖畢業于世界聞名的哈佛大學,但他沒有選擇經商發財或者從政成為明星,而是平靜地選擇了瓦爾登湖,選擇了心靈的自由和閑適。他搭起木屋,開荒種地,寫作看書,過著非常簡樸、原始的生活。來到瓦爾登湖畔之后,他認為找到了一種理想的生活模式。在這兩年多的時間里,梭羅自食其力,他在小木屋周圍種豆、蘿卜、玉米和馬鈴薯,然后拿這些到村子里去換大米。完全靠自己的雙手過了一段原始簡樸的生活。 研究自然史 他于1847年9月6日離開瓦爾登湖,重新和住在康科德城的他的朋友兼導師拉爾夫 沃爾多 愛默生一家生活在一起。他決定研究自然史,純是出于天性。他承認他有時候覺得自己像一條獵犬或是一頭豹,如果他生在印第安人之間,一定是一個殘忍的獵人。但是他被他那麻省的文化所約束,因此他研究植物學與魚類學,用這溫和的方式打獵。他與動物接近,使人想起湯麥斯 福勒關于養蜂家柏特勒的記錄:“不是他告訴蜜蜂許多話,就是蜜蜂告訴他許多話。”蛇盤在他腿上;魚游到他手中,他把它們從水里拿出來;他抓住山投鼠的尾巴,把它從洞里拉出來;他保護狐貍不被獵人傷害。我們這自然學家絕對慷慨,他什么都不瞞人:他肯帶你到蒼鷺常去的地方,甚至于他最珍視的植物學的沼澤那里——也許他知道你永遠不會再找到那地方,然而無論如何,他是愿意冒這個險的。
- >
山海經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姑媽的寶刀
- >
史學評論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朝聞道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