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為何爆發及戰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全球史評論-第五輯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6117774
- 條形碼:9787516117774 ; 978-7-5161-1777-4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全球史評論-第五輯 本書特色
《全球史評論(第5輯)》的作者是劉新成。全球史的核心理念在互動,但其價值認同卻在共生、甚至共榮,因此本輯的主題為“世界歷史進程中多元文明的互動與共生”。互動的內容舉凡商品、人口、觀念、體制、信仰、生活方式不等,而互動的方式則既可能是和平的,又可能是暴力沖突,但互動的結果往往是某種形式的“重構”。
全球史評論-第五輯 內容簡介
全球史的核心理念在互動,但其價值認同卻在共生、甚至共榮,因此本輯的主題為“世界歷史進程中多元文明的互動與共生”。 互動的內容舉凡商品、人口、觀念、體制、信仰、生活方式不等,而互動的方式則既可能是和平的,又可能是暴力沖突,但互動的結果往往是某種形式的“重構”!度蚴吩u論(第5輯)》大致以歷時的發展為線索,從多個角度對這一主題予以呈現。 《全球史評論(第5輯)》的作者是劉新成。
全球史評論-第五輯 目錄
特稿
紀念杰里·h.本特利教授
世界史學家、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與全球研究機構的未來
文明、相遇、互動、共生
世界歷史上的文化交流
文明際相遇:文明互動的社會學闡釋及其史學意義
青銅時代世界體系中的中國
“有大批的游牧武士正在逼近”:征服希臘一巴克特里亞——世界史上的**件“大事”
族群互動與族群認同的文化轉向:以古典時期中國與希臘為中心的比較
從“天下”到“世界”:漢代中國對世界的探索與認知
711—1031年的科爾多瓦:穆斯林與基督徒的互動與共生
法蒂瑪帝國時期的開羅:穆斯林、基督教徒和猶太人的文明互動
早期近代世界文明互動的表現
17世紀歐洲對中國科學思想的影響
論《四庫全書》與《百科全書,或科學、藝術和工藝詳解辭典》編撰
吸收與重構:近代中國精英的“進步史觀”
明清問帝制中國的全球商業、儒家經典和藝術品位(1600—1800年)
帝國主義歷史上的泛歐合作:偽裝的領土共管(1500年至今)
論國際沖突研究的文化視野
在泰國清邁的中國云南人
書評
發現東方化的西方——評霍布森著《西方文明的東方起源》
世界史撰述中一部反歐洲中心論的先鋒之作——評沃爾夫著《歐洲與沒有歷史的人民》
“信仰一價值”模式視角下的歐洲中心傳播主義批判——評布勞特著《殖民者的世界模式》
全球化時代的多元性追尋——讀邁克爾·伍德的《追尋文明的起源》
《一個地中海社會:開羅基尼薩文獻中阿拉伯世界的
猶太人社團》評介
《伊斯蘭世界的發展歷程》評介
學術信息
世界史學會第21屆年會綜述
亞洲世界史學會第2屆大會簡述
附錄
abstractsofmajorpapers
《全球史評論》約稿及體例要求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莉莉和章魚
- >
姑媽的寶刀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唐代進士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