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東洋鏡:京華舊影
-
>
東洋鏡:嵩山少林寺舊影
-
>
東洋鏡:晚清雜觀
-
>
關中木雕
-
>
國博日歷2024年禮盒版
-
>
中國書法一本通
-
>
中國美術8000年
不死的力量-張毅的琉璃文化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3311335
- 條形碼:9787513311335 ; 978-7-5133-1133-5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不死的力量-張毅的琉璃文化 本書特色
《不死的力量》是張毅的一本關于琉璃的隨筆集,詳述自己與琉璃藝術家楊惠姍從電影轉向琉璃藝術探索、創立琉璃工房的的因緣際會。有對琉璃工藝的介紹,有對琉璃歷史文化的追溯,有對自己藝術理念的闡釋,有對大師作品的賞析,也表達對琉璃事業一念成癡的堅守。
不死的力量-張毅的琉璃文化 內容簡介
中國琉璃是一種工藝,一種哲學,一種宗教,一種人格、精神與境界的象征——在演盡世間百態后,楊惠姍驚世轉身,以一雙纖纖素手撿拾這荒落千年的華彩文明。 琉璃工房創意總監張毅細述從電影到琉璃的文化夢想、藝術人生。 文化大師余秋雨專文贊譽
不死的力量-張毅的琉璃文化 目錄
序_ 種下一顆種子
1_ 從電影到琉璃
2_ 為什么會選擇琉璃?
3_ 關于琉璃脫蠟鑄造法· p?te-de-verre
4_ 今生相隨
5_ 誠意,是*深的基礎
6_ 希望一輩子只干一件事
7_ 清晨的靜謐,與黑暗里的燈
8_ 因為文化,才有尊嚴
9_ 我們的一切,從這里開始
10_ 有人曾經為此努力過
11_ 不死琉璃
12_ 總應該有人談談emile gallé
13_ emile gallé 與他的法國玫瑰
14_ 百年琉璃花
15_ 敦煌,永不休止
16_ 追尋一種中國元素
17_ 琉璃中國博物館的故事
18_ 獲獎之后
19_ tmsk 與a-hha
20_ 為什么是誠意?
附錄1
大師中的大師
—那些影響我倆的人們 楊惠姍/ 張毅
附錄2
那快樂的痛苦的
—祭張弘毅 張毅
附錄3
敦煌札記 楊惠姍
附錄4
濕潤· 潔凈· 奇瑰 余秋雨
琉璃工房大事紀
不死的力量-張毅的琉璃文化 相關資料
楊惠姍把荒落千年的時間補上了,把千年前的神韻和千年來的變遷一起融入了作品......金手指天,諸佛列位,宏愿莊嚴,楊惠姍的琉璃世界已經比任何歷史遺留更完整,更奇瑰,更具精神儀式,因此也更讓國際同行震撼,出現在熙熙攘攘的現代生活中,其力量早已遠遠超出案頭擺設之外。 ——余秋雨
不死的力量-張毅的琉璃文化 作者簡介
張毅,1951年生于臺灣臺北,琉璃工房創意總監與執行長。 十九歲即成為當代備受矚目的短篇小說作家,其作品兩度被評為年度最佳著作。世界新聞學院畢業后,開始了他的導演生涯,其執導的《我這樣過了一生》為他獲得金馬獎及亞太影展最佳導演獎;而他執導的最后一部電影《我的愛》,則被美國紐約綜藝雜志年鑒評選為臺灣電影百年(1895—1995)十大杰出電影之一。 1987年,張毅決定放下如日中天的電影事業,與藝術家楊惠姍一同投入現代琉璃藝術創作,創立臺灣第一個琉璃藝術工作室“琉璃工房”。美國《紐約時報》評其為“亞洲Studio Glass運動之父”。強調現代琉璃藝術與傳統工藝美術創作概念,對“人”、“生活”和“文化”有獨特的觀察與主張。2001年,延續琉璃工房的設計美學,以“在生活里引進東方美學”的概念,成立LIULI LIVING,期許能建立一種具有文化民族風格,又能在國際上呈現出當地生活的東方美學。琉璃工房在其藝術與文化視野下,成為現代中國琉璃藝術在全球的先驅與重要推廣者,為琉璃藝術開創新局。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經典常談
- >
煙與鏡
- >
巴金-再思錄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