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楚辭美論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6121696
- 條形碼:9787516121696 ; 978-7-5161-2169-6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楚辭美論 本書特色
《楚辭美論》遵循歷史與邏輯相統一的方法論原則,從哲學、美學、闡釋學、神話學等視野,援引文化學、歷史學、社會學、心理學等人文科學的思想資源,對屈原和楚辭進行宏觀與微觀相結合的探究,分別對創作主體和藝術文本展開新的歷史語境下的運思和言說,以求達到中西互補和古今滲透之理論目標。在深入詮釋的前提下,提出一系列具有美學意義的見解。《楚辭美論》分為兩個邏輯關聯的結構:其一,作家研究。對創作主體——屈原予以心理情結的邏輯分析和理論綜合,闡釋詩人心理深層的辯證聯結的孤獨情結、癡狂情結、戀美情結、死亡情結,藉此獲得對詩人精神結構和創作心理的深度探究。其二,文本研究。從現象學、闡釋學、接受美學的視野以及運用傳統的訓詁、考據等方法,對楚辭文本進行新批評主義的“細讀”(close reading),展開深入細致的具體研究,由此獲得一些新的美學觀并作出進一步的邏輯推論。
楚辭美論 內容簡介
楚辭本身并不是美學著作,但卻是研究中國美學不應忽視的角度。騷人遺韻,開辟了中國人審美生活的新境界。楚辭的精神氣質深藏著一種超越情懷,在超越的境界中延伸生命、寄托理想。從哲學和藝術觀念上看,楚辭對后代的重大啟發之一,是關于時間的詠嘆。此稱為“物哀”意識。楚辭觸動著中國藝術琴弦的*隱微之處,中國藝術的唯美傳統、超越情懷、感傷的氣質以及對生命意義的追問、存在價值的追尋等,這些藝術世界的核心內涵,都與楚辭有密切的關系。
楚辭美論 目錄
上編 詩人研究
**章 孤獨的行吟者
**節 帝高陽之苗裔兮
第二節 顏色憔悴,行吟澤畔
第三節 鳥飛反故鄉兮
第二章 香草美人——戀美情結
**節 自戀與他戀
第二節 屈子之戀:美人·美神·美物·美政
第三章 癡狂的人生境界
**節 沉醉的詩性人生
第二節 天問與自問
第三節 悲莫悲兮生離別:放逐與求索
第四章 生與死的對話
**節 詩意地思:夢幻——超死的工具
第二節 詩意地死:自沉——審美的永恒生成
下編 文本研究
第五章 生命與美交織的神話空間——《離騷》論
**節 結構分析
第二節 神話與詩
第三節 真理與歷史
第四節 幻想與神游
第六章 詩與思語言與神話——《天問》論
**節 哲學與詩的融合
第二節 提問與反思
第三節 語言與神話
第七章 巫術與宗教 音樂與舞蹈——《九歌》論
**節 五音紛兮繁會
第二節 舉長矢兮射天狼
第三節 華采衣兮若英
第四節 美要眇兮宜修
第五節 目眇眇兮愁予
第六節 乘清氣兮御陰陽
第七節 秋蘭兮青青,綠葉兮紫莖
第八節 乘白黿兮逐文魚
第九節 余處幽篁兮終不見天
第十節 子魂魄兮為鬼雄
第十一節 春蘭兮秋菊,長無絕兮終古
第八章 夢幻的癡情生命的悲劇意識——《九章》論
……
主要參考文獻
主要人名、術語對照
后記:桃花潭
楚辭美論 作者簡介
顏翔林,男,江蘇淮安人。文學博士、哲學博士后。溫州大學特聘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文藝理論學會副秘書長,常務理事。水鄉澤國的洪澤湖畔賦予本真而豐富的自然體驗,南國楚風熏染思與詩交融的美學追求。出版專著:《懷疑論美學》、《死亡美學》、《后形而上學美學》、《宋代詞話的美學研究》、《歷史與美學的對話》、《當代美學教程》等。在《中國社會科學》、《文學評論》、《文學遺產》、《文藝研究》、《文藝理論研究》、《學術月刊》、《社會科學》、《外國文學研究》、《電影藝術》等刊物發表一百余篇論文。主持完成國家社會科學基金、教育部課題多項,獲省、部級獎多項。
- >
煙與鏡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史學評論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朝聞道
- >
經典常談
- >
月亮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