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6年至1991年)-中國載人航天技術發(fā)展途徑研究與多用途飛船概念研究文集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5903774
- 條形碼:9787515903774 ; 978-7-5159-0377-4
- 裝幀:70g膠版紙
- 冊數(shù):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1986年至1991年)-中國載人航天技術發(fā)展途徑研究與多用途飛船概念研究文集 本書特色
《關于發(fā)展我國多用途飛船的設想(1988年6月)》;《中國航天技術的發(fā)展戰(zhàn)略(1988年7月)》;《飛船方案·參數(shù)選擇·性能分析(1988年7月)》;《中國載人航天工程如何起步之愚見——為迎接21世紀而寫(1989年元旦)》;《多用途飛船可行性論證報告摘要(1989年6月30日)》;《多用途飛船匯報提要(1989年10月)》;《對中國航天事業(yè)發(fā)展戰(zhàn)略的思考(1990年4月)》……《中國載人航天技術發(fā)展途徑研究與多用途飛船概念研究文集(1986年至1991年)(精)》(作者錢振業(yè)、董世杰、李頤黎、李惠康)收錄了北京空間機電研究所航天技術專家于1986年至1991年間撰寫的有關載人航天的研究報告和論文。
(1986年至1991年)-中國載人航天技術發(fā)展途徑研究與多用途飛船概念研究文集 內容簡介
本文集收錄了北京空間機電研究所航天技術專家于1986年至1991年間撰寫的有關載人航天的研究報告和論文,反映了在1992年我國載人飛船工程立項之前,關于我國載人航天發(fā)展途徑的研討情況,提供了我國載人航天發(fā)展歷程中的一段鮮為人知的真實技術史料。在本文集的文章中,航天技術專家在全面深入分析國外載人航天發(fā)展經驗和教訓的基礎上,結合我國國情,論述了我國載人航天應以飛船起步的技術發(fā)展途徑,提出了多用途飛船的初步設想。這些研究成果對我國載人航天技術發(fā)展途徑的選擇起到了重要作用,為我國載人飛船工程的立項提供了科學的依據(jù),對神舟號飛船的發(fā)展產生了深刻和積極的影響。本文集適用于航天工程技術人員、管理人員和從事航天史研究的相關人員閱讀,也可作為高等院校相關專業(yè)的教學參考書。
(1986年至1991年)-中國載人航天技術發(fā)展途徑研究與多用途飛船概念研究文集 目錄
我國空間站救生系統(tǒng)方案設想
(1986年7月17日)........................................李頤黎1
中國載人航天從飛船起步
(1986年9月8日).........................................錢振業(yè)12
載人航天安全與救生技術途徑探討
(1986年9月)....................................錢振業(yè),李惠康,徐煥彥15
我國航天高技術發(fā)展途徑探討
——兼談飛船及其應用
(1986年10月)..................................錢振業(yè),楊廣耀,徐煥彥24
航天高技術發(fā)展戰(zhàn)略
(1986年12月23日)......................................錢振業(yè)42
對國外載人航天技術的剖析
(1986年12月).......................................錢振業(yè),楊廣耀45
我國空間站的救生艇及其應用
(1987年2月20日)...................................錢振業(yè),李頤黎44
對載人航天技術的發(fā)展戰(zhàn)略、目標體系和技術途徑的思考
(1987年6月)........................................錢振業(yè),楊廣耀73
多用途飛船總體方案探討——兼談載人航天救生的技術途徑
(1987年9月10日).......................................李頤黎62
對發(fā)展載人航天技術的再思考
(1988年1月)........................................錢振業(yè),楊廣耀90
關于發(fā)展我國多用途飛船的設想
(1988年6月)............................................董世杰103
中國航天技術的發(fā)展戰(zhàn)略
(1988年7月)........................................錢振業(yè),楊廣耀112
飛船方案?參數(shù)選擇?性能分析
(1988年7月)............................................李惠康123
中國載人航天工程如何起步之愚見——為迎接21世紀而寫
(1989年元旦)............................................錢振業(yè)160
為占據(jù)人類第4活動領域一席之地而奮爭
(1989年5月)..................................錢振業(yè),楊廣耀,程玲珠,韋德森201
多用途飛船可行性論證報告摘要
(1989年6月30日).....................................李惠康,李頤黎168
多用途飛船匯報提要
(1989年10月).............................................李頤黎177
迎接空間產業(yè)化和軍事化的挑戰(zhàn)
(1990年1月)..............................................錢振業(yè)232
對中國航天事業(yè)發(fā)展戰(zhàn)略的思考
(1990年4月)................................................錢振業(yè)185
為什么要搞載人航天
(1990年5月)..................................楊廣耀,錢振業(yè),韋德森244
中國發(fā)展載人航天設想和載人飛船工程實施方案
(1991年4月)..............................................錢振業(yè)193
附錄
論證、評議、統(tǒng)一認識——哈爾濱“2047”會議小結
(1988年8月)..............................................錢振業(yè)202
中國載人航天30年發(fā)展藍圖設想(匯報提綱)
(1989年2月)..............................................錢振業(yè)269
大型運載火箭及天地往返運輸系統(tǒng)——可行性及概念研究綜合報告(提綱)
(1989年3月).............................................錢振業(yè)273
中國航天事業(yè)如何發(fā)展(提綱)
(1990年2月)..............................................錢振業(yè)279
呈送給李鵬總理的信
(1990年7月28日).................................錢振業(yè),楊廣耀,韋德森283
中國載人航天從飛船搞起(向李鵬總理匯報的提綱)
(1991年3月15日)............................................錢振業(yè)287
李鵬總理聽取任新民、錢振業(yè)同志匯報時的談話(摘記)
(1991年3月15日)...........................................錢振業(yè)290
北京空間機電研究所參加中國載人航天技術發(fā)展途徑
研究及從事多用途飛船概念研究的工作紀實
(2011年4月10日)............................錢振業(yè),董世杰,李頤黎,李惠康210
本文集中的主要論點和建議與中國載人航天工程實際實施情況的對照
(2011年12月21日)..........................................李頤黎214
后記.................................................................219
展開全部
(1986年至1991年)-中國載人航天技術發(fā)展途徑研究與多用途飛船概念研究文集 作者簡介
錢振業(yè):北京空間機電研究所原副所長,研究員。從事和主持中國多種型號火箭的總體設計工作。1991年被航空航天工業(yè)部批準為有突出貢獻專家。
董世杰:北京空間機電研究所原科技委主任,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研究員,院科學技術委員會特邀委員。獲得部級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2項、三等獎1項。
李頤黎:北京空間機電研究所技術專家委員會委員,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研究員,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和哈爾濱工業(yè)大學兼職教授。1991年被航空航天工業(yè)部批準為有突出貢獻專家。獲得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特等獎1項,部委級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7項、三等獎1項。
李惠康:北京空間機電研究所技術專家委員會委員,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研究員。獲得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特等獎1項,部委級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2項、二等獎7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