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法律的悖論(簽章版)
-
>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
>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
-
>
私人財富保護、傳承與工具
-
>
再審洞穴奇案
-
>
法醫追兇:破譯犯罪現場的156個冷知識
-
>
法醫追兇:偵破罪案的214個冷知識
“家長權”研究:中、西法文化視野中的“家長權” 版權信息
- ISBN:9787562046424
- 條形碼:9787562046424 ; 978-7-5620-4642-4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家長權”研究:中、西法文化視野中的“家長權” 本書特色
宇培峰編著的《“家長權研究--中西法文化視野中的家長權》采用“歷史比較”的方法,對中西古今的“家長權”制度加以研究,試圖通過對中西古今“家長權”制度的發展與嬗變以及比較研究,揭示和闡明“家長權”在古、現代發展的狀態,并理清其變化的脈絡。 中西關于“家”、“家長”等概念的不同詮釋是形成不同的中西“家長權”概念的*初的文化淵源。這些是構成“家長權”問題研究的核心因素。
“家長權”研究:中、西法文化視野中的“家長權” 內容簡介
《“家長權”研究:中、西法文化視野中的“家長權”》采用“歷史比較”的方法,對中西古今的“家長權”制度加以研究,試圖通過對中西古今“家長權”制度的發展與嬗變以及比較研究,揭示和闡明“家長權”在古、現代發展的狀態,并理清其變化的脈絡。 中西關于“家”、“家長”等概念的不同詮釋是形成不同的中西“家長權”概念的*初的文化淵源。這些是構成“家長權”問題研究的核心因素。 中西法律對“家長權”制度有著不同的規定。《“家長權”研究:中、西法文化視野中的“家長權”》從“生殺權”、“責罰權”、“送懲權”、“財產支配權”、“教令權”、“主婚權”以及“訴權”等方面對中西“家長權”制度內涵進行比較研究。
“家長權”研究:中、西法文化視野中的“家長權” 目錄
內容摘要
緒言
一、選題源起
二、研究現狀與資料文獻
三、研究思路與研究方法
**章 “家長權”的核心因素
一、古代中國“家”、“家長”的古老寓意及其嬗變與古代中國的“家長權”
二、古羅馬法中的“家”、“家庭”、“家父”、“家子”等觀念與“家長權”
第二章 “家長權”的法文化背景
一、中國的“孝”、“忠”觀念與“家長權”.
二、西方“人法”中的“自由人身份”、“市民身份”、“支配權”、“自權人”、“他權人”等意識與“家長權”
第三章 “家長權”的內涵及其法律規定
一、“生殺權”——“家長權”中*令人注目和驚訝的權力
二、“責罰權”與“送懲權”——“家長權”中*直接行使的權力
三、“財產權”——“家長權”中*為務實的“支配權”
四、“教令權”——“家長權”中*不可否認的權力
五、“主婚權”——“家長權”中重要的“許諾權”
六、“訴權”——“家長權”中*具有法律意味的權力
第四章 “家長權”與“母權”
一、西方“女權主義”觀念下的“家長權與“母權”
二、中國“內”、“外”界限意識下的“家長權”與“母權”
第五章 “家長權”制度的發展趨向
一、“家長權”與“親權”意識
二、近代至現當代“家長權”的發展狀況
三、中西“家長權”制度的演變趨勢及制度設計
結論
參考文獻
后記
“家長權”研究:中、西法文化視野中的“家長權” 作者簡介
宇培峰,女,1965年出生。“九·三”學社社員。中國政法大學法學院副教授。1983年考入中國政法大學,先后獲得法學學士學位、法學碩士與法學博士學位。現于法律史研究所教授中國法制史、中國法律思想史課程。主要研究領域為法史學和法律文化學。著有《新儒家、新儒學及其政治法律思想研究》(專著,2006年)、“中華法系復興與和諧社會構建”課題《盛與衰:漢唐經濟法制與經濟社會調控研究》(合著,2007年)等,參與《中國法律思想史》(合編,2004年)等教材的編寫,并在《法律史論集》等文集、雜志上發表文章數篇。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我與地壇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推拿
- >
唐代進士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