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線裝中華國粹:晏子春秋
-
>
東坡詞
-
>
邵雍集
-
>
塞涅卡全集(1-4冊)
-
>
(精裝)古典名著普及文庫:增廣賢文·弟子規·孝經
-
>
道德經全集(全四冊)
-
>
后漢書
大師的國學課:6:當羅什遇見玄奘 版權信息
- ISBN:9787539268217
- 條形碼:9787539268217 ; 978-7-5392-6821-7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大師的國學課:6:當羅什遇見玄奘 內容簡介
般若波羅蜜多——渡達彼岸的智慧。《金剛經》便是能把人渡達彼岸的金剛智慧。兩千多年前古印度誕生的這部經書,經由鳩摩羅什和玄奘法師之手,鮮活地呈現在歷代佛教信徒僧眾、文人雅士、學者專家眼前。羅什作為印度人,漢譯經文時力求“雅”。玄奘作為漢人,漢譯經文時力求“達”。兩者譯本的優劣,也是人們爭論的焦點,但這些都不妨礙兩個譯本的同行流傳。 與以往不同,本書對《金剛經》的解讀,不只限定為對一種譯本的解釋,而是取羅什和玄奘兩種譯本,對照閱讀,分別釋經。這里要感謝太虛大師一度致力的《金剛經》解經工作,我們才得享三位佛教大師的文字經典
大師的國學課:6:當羅什遇見玄奘 目錄
代序 學佛應先解決三個問題
上卷 解經
羅什法師譯《金剛經》綜述
玄奘法師譯《金剛經》綜述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義脈
下卷 釋經
法會因由分**
善現啟請分第二
大乘正宗分第三
妙行無住分第四
如理實見分第五
正信希有分第六
無得無說分第七
依法出生分第八
一相無相分第九
莊嚴凈土分第十
無為福勝分第十一
尊重正教分第十二
如法受持分第十三
離相寂滅分第十四
持經功德分第十五
能凈業障分第十六
究竟無我分第十七
一體同觀分第十八
法界通化分第十九
離色離相分第二十
非說所說分第二十一
無法可得分第二十二
凈心行善分第二十三
福智無比分第二十四
化無所化分第二十五
法身非相分第二十六
無斷無滅分第二十七
不受不貪分第二十八
威儀寂凈分第二十九
合理相分第三十
知見不生分第三十一
應化非真分第三十二
大師的國學課:6:當羅什遇見玄奘 作者簡介
太虛大師,名淦森,法名唯心,號太虛。俗姓呂。浙江崇德(今并入桐鄉)人。生于1889年,16歲時入蘇州小九華寺剃度為僧。先后主編《佛學月刊》、《潮海音》等佛學刊物。1912年提出進行“教理革命,教制革命,教產革命”的佛教“三大革命”口號,提倡“佛教復興運動”和改革舊的僧團制度。由于其主張受到守舊派的反對,遂歸隱潛心佛學研究。抗戰爆發后,太虛大師積極為抗戰奔走,呼吁全國佛教徒行動起來,投入抗日救國運動。抗戰勝利后,太虛大師曾任中國佛教整理委員會主任、國民精神總動員會設計委員等職。1947年3月17日太虛大師圓寂于上海。其主要著作有《整理僧伽制度論》、《釋新僧》、《新的唯識論》、《法理唯識學》和《真現實論》等。后由其門下弟子編輯《太虛大師全書》行世。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莉莉和章魚
- >
推拿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唐代進士錄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