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論中國
-
>
中共中央在西柏坡
-
>
同盟的真相:美國如何秘密統治日本
-
>
中國歷代政治得失
-
>
中國共產黨的一百年
-
>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 第四卷
-
>
在慶祝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
中國模式之爭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6114803
- 條形碼:9787516114803 ; 978-7-5161-1480-3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中國模式之爭 本書特色
從“中國模式”的全球爭論可以看出:多數學者認為“中國模式”是存在的,就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中國共產黨的領導、社會主義制度和市場經濟的三者有機地結合是其本質特征。“中國模式”仍處于探索和發展之中,面臨著來自政治、經濟、文化、社會、外交和環境等各領域的多重挑戰。我們既不能照抄別國模式,也不能把自己的模式強加于人;既不能拒絕學習和借鑒外國經驗,也不能否認“中國模式”的國際意義。我們應在對“中國模式”的巨大發展潛力和美好前景充滿信心的基礎上,深入總結和探究“中國模式”的本質特征和所面臨的問題,從而更好地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 《中國模式之爭》由李建國編著,供相關讀者閱讀學習。
中國模式之爭 內容簡介
“中國模式”之爭主要有三:概念之爭,特征之爭,意義之爭。從爭論可以看出:多數學者認為“中國模式”是存在的,就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中國共產黨的領導、社會主義制度和市場經濟的三者有機地結合是其本質特征。“中國模式”仍處于探索和發展之中,面臨著來自政治、經濟、文化、社會、外交和環境等各領域的多重挑戰。我們既不能照抄別國模式,也不能把自己的模式強加于人;既不能拒絕學習和借鑒外國經驗,也不能否認“中國模式”的國際意義。我們應在對“中國模式”的巨大發展潛力和美好前景充滿信心的基礎上,深入總結和探究“中國模式”的本質特征和所面臨的問題,從而更好地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
中國模式之爭 目錄
前言
a方
如何理解“中國模式”
程恩富、辛向陽、彭國華、楊學博
不應用西方“普世價值”否定“中國模式”
鐘衛華
中國模式的核心是中國制度
陳錦華
中國模式研究的若干難點
程恩富、胡樂明、劉志明
對“中國模式”有四個誤解
徐崇溫
國外近期關于“中國模式”的研究動向
徐崇溫
正確認識和評價中國模式
趙曜
“中國模式”之概念辨析
秦宣
中國模式與社會主義
楊煌
中國模式的含義
張 宇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是什么模式
許友倫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基本特征
許友倫
中國模式及其意義
張維為
中國模式,人民共和國60年的成果
潘 維
“中國模式”是一個新故事
鄭杭生
中國模式研究應去政治化
鄭永年
國際發展格局中的中國模式
鄭永年
關于中國模式問題
朱穆之
74.55%的民眾認可“中國模式”
艾蕓
b方
慎提“中國模式”
李君如
“中國模式”遠未定型
高放
“中國模式”并沒有完全定型
俞可平
“中國模式”是一個偽命題
包心鑒
“中國模式”概念批判
馮海波、崔偉
不主張用“中國模式”概括發展實踐
辛鳴
“中國模式”的學術辨析
燕繼榮
“中國模式”不可能“去政治化”
唐士其
“中國模式”面臨生死考驗
吳 江
c方
中國模式禍福未定我們不要忘乎所以
吳敬璉
中國模式還是過渡性體制?
吳敬璉
強調“中國模式”可能誤導改革
高尚全
反對現在提中國模式
秦曉、李澤厚、馬國川
中國道路還是中國模式?
甘陽
“中國模式”是老故事
薛 涌
我看“中國模式”
楊繼繩
“中國模式”是與非
張弘
后記
- >
莉莉和章魚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推拿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月亮虎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詩經-先民的歌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