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了不起的建筑師
-
>
勝景幾何論稿
-
>
中國古代建筑概說
-
>
維多利亞:建筑彩繪
-
>
庭院造園藝術——浙江傳統民居
-
>
建筑園林文化趣味讀本
-
>
磧口古鎮
建筑形態的結構邏輯 版權信息
- ISBN:9787112149728
- 條形碼:9787112149728 ; 978-7-112-14972-8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建筑形態的結構邏輯 本書特色
衛大可、劉德明、郭春燕所著的《建筑形態的結構邏輯》在論文的基礎上對章節篇幅進行了調整,把全書內容分為發展辨析篇和建構創作篇兩部分,強化了從結構邏輯的角度對建筑歷史發展的梳理,力求能在認識論和方法論兩個層面同時展現結構邏輯與建筑形態的內在關聯,并對相關文獻綜述內容和實例做了進一步充實。
建筑形態的結構邏輯 內容簡介
建筑結構與建筑形態之間存在著復雜而密切的內在聯系,衛大可、劉德明、郭春燕所著的《建筑形態的結構邏輯》的著眼點在于如何看待結構在建筑形態發展中的作用,以及在設計創作過程中如何以結構的邏輯來產生建筑形態的形式邏輯。 主要內容分為兩大部分: 發展辨析部分按照建筑發展的歷史脈絡,通過對原始建筑、中西方古代經典建筑、現代主義建筑、強調結構表現的當代建筑以及大空間建筑和高層建筑的形態特征進行辨析,總結出結構在建筑形態發展中的作用。 建構創作部分遵循設計思維的系統性特征,首先建立起體現結構邏輯又符合建筑系統化要求的結構建構方法模式,在此基礎上進一步論述建筑形態建構的結構作用機制、結構整合方式和結構物化表現方式,并對相關設計手法進行總結歸納。 《建筑形態的結構邏輯》適用于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建筑設計及其理論、建筑歷史與理論、建筑技術科學方向的學生、教師和研究人員;建筑設計機構中的職業建筑師和結構工程師;對建筑設計感興趣的相關人員。
建筑形態的結構邏輯 目錄
發展辨析篇
第1章 古代建筑形態發展的結構因素辨析
1.1 原始建筑
1.2 古代經典建筑
1.3 本章小結
第2章 現代建筑形態發展的結構因素辨析
2.1 技術的先導
2.2 建構設計思想的緣起
2.3 革命性的早期現代建筑實踐
2.4 不同現代建筑流派中的建構表達
2.5 當代大空間建筑與高層建筑
2.6 本章小結
第3章 本篇結語——結構在建筑形態發展中的作用
3.1 建筑形態的結構本質
3.2 建筑形態發展的結構決定作用
3.3 建筑藝術表現的結構載體作用
建構創作篇
第4章 建筑形態建構的結構作用機制
4.1 建筑形態的邏輯架構
4.2 建筑形態與建筑結構的關系
4.3 建筑與結構的專業合作關系
4.4 建筑形態的結構體系規則
4.5 本章小結
第5章 建筑形態建構的結構整合方式
5.1 結構正確性原則
5.2 結構與內部功能整合
5.3 結構與外部環境整合
5.4 結構與仿生理念整合
5.5 本章小結
第6章 建筑形態建構的結構物化表現
6.1 結構材料的性能與建構特征
6.2 力學邏輯的物化表現
6.3 建造邏輯的物化表現
6.4 本章小結
第7章 本篇結語——一種基于結構因素的建筑形態創作方法
7.1 結構建構方法模式
7.2 方法論層面的幾點創新
參考文獻
插圖資料來源
后記
建筑形態的結構邏輯 作者簡介
衛大可 1971年生于黑龍江省哈爾濱市,建筑設計及其理論專業工學博士、副教授、國家一級注冊建筑師。1995年起在哈爾濱工業大學建筑學院(原哈爾濱建筑大學建筑學院)任教至今,長期從事教學、科研和生產實踐工作。致力于大空間公共建筑、老年人建筑、既有建筑改造等方面研究,先后發表學術論文30余篇;作為負責人和主要設計者參與大型工程設計項目20余項。 劉德明 建筑設計及其理論專業工學博士、國家一級注冊建筑師。1961年出生于黑龍江海倫。1982年畢業于哈爾濱建筑工程學院建筑學專業并留校任教至今,曾赴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和賓夕法尼亞大學、比利時盧汶大學、德國魏瑪鮑豪斯大學等地訪問學習。現任哈爾濱工業大學建筑研究所所長,建筑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主要致力于大空間公共建筑、醫療衛生建筑、冰雪體育設施和寒地城市公共環境的教學、研究和工程設計。多項建筑設計作品獲省部級優秀勘察設計獎或國際國內建筑設計競賽獎。 郭春燕 建筑設計及其理論專業碩士、講師、國家一級注冊建筑師。2003年起在東北林業大學土木工程學院城市規劃專業任教至今,長期從事建筑設計及相關的教學、科研和生產實踐工作。致力于公共建筑設計、建筑形態學、生態建筑等方面研究,先后發表學術論文20余篇;作為負責人和主要設計者參與大型工程設計項目20余項。
- >
月亮與六便士
- >
經典常談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