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兩種文化之爭 戰后英國的科學、文學與文化政治
-
>
東方守藝人:在時間之外(簽名本)
-
>
易經
-
>
辛亥革命史叢刊:第12輯
-
>
(精)唐風拂檻:織物與時尚的審美游戲(花口本)
-
>
日本禪
-
>
日本墨繪
走向晉商文化的深處-晉商倫理的當代闡釋 版權信息
- ISBN:9787010115207
- 條形碼:9787010115207 ; 978-7-01-011520-7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走向晉商文化的深處-晉商倫理的當代闡釋 本書特色
《向晉商文化的深處--晉商倫理的當代闡釋》作者薛勇民等堅持歷史唯物主義基本理論與方法,在對晉商考據資料深入挖掘、深刻分析的基礎上,采取歷史和現實相結合、整體和個案相結合、思辨和實證相結合、分析和歸納相結合的研究范式,主要從晉商文化的倫理特質、晉商倫理的產生與本質、晉商義利觀、晉商信用倫理以及晉商喬家與常家的商業倫理等方面,對晉商倫理思想進行了獨到而深度的闡釋。
走向晉商文化的深處-晉商倫理的當代闡釋 內容簡介
近年來,晉商文化無論在文藝界還是學術界都是追逐的熱點,關于晉商的話題常說常新!蹲呦驎x商文化的深處:晉商倫理的當代闡釋》以唯物史觀為指導,對晉商文化的靈魂——晉商倫理思想進行了全面系統的闡述,并對其進行了哲學層面上的理性分析和提升。 首先本書深入分析了傳統儒家文化與晉商倫理之間的內在聯系,說明儒家文化是如何在深層培育、滋養了晉商精神;其次在深入考察山西社會經濟、文化、地域等特征的基礎上,概括了晉商倫理思想形成的內在根源和外在條件,揭示了晉商倫理文化的主要特征和現代意義;再次,在認真梳理晉商行為規范的基礎上,闡釋了晉商的義利倫理觀和信用倫理觀;*后,在翔實調研晉商文化典型案例的基礎上,選擇了具有代表性的喬家和常家的商業活動,系統地論述了晉商喬家和常家的商業倫理思想。 本書材料翔實,論證方法得當,集理論分析與個案研究于一體,是晉商文化研究中較有代表性的作品。
走向晉商文化的深處-晉商倫理的當代闡釋 目錄
緒論應加強晉商倫理文化探究
**章 儒商倫理文化與晉商倫理精神
**節 儒商文化的倫理特質
一、以義馭利
二、踐諾守信
三、崇商敬業
四、尚中貴和
五、自強不息
六、經世濟民
第二節 晉商精神的倫理原則
一、人生倫理與生存需要相統一
二、德性倫理與財富追求相統一
三、道義倫理與功利訴求相統一
四、關系倫理與和諧共贏相統一
五、人格倫理與慈善公益相統一
第二章 晉商倫理概論
**節 晉商倫理的形成條件
一、晉商倫理形成的自然因素
二、晉商倫理形成的文化基礎
三、晉商倫理形成的社會條件
四、晉商倫理形成的內在根源
第二節 晉商倫理的基本特征
一、吃苦敬業
二、誠實守信
三、義在利先
四、同舟共濟
五、尊才重德
六、修身正己
第三節 晉商倫理的當代反思
一、晉商倫理的現代價值
二、晉商倫理的歷史局限
第三章 晉商義利觀
**節 儒家義利思想概要
一、儒家義利思想的基本內涵
二、儒家義利思想的基本內容
第二節 晉商義利觀的基本內容
一、義利相通
二、以義制利
三、利而不污
第三節 晉商義利觀的當代反思
一、晉商義利觀的積極意義
二、晉商義利觀的歷史局限
第四章 晉商信用倫理
**節 儒家信用倫理概要
一、儒家倫理文化中的信用
二、商業倫理文化中的信用
第二節 晉商信用倫理的基本內容
一、道德人格信用
二、組織管理信用
三、商業交往信用
第三節 晉商信用倫理的當代反思
一、晉商信用倫理的積極意義
二、晉商信用倫理的歷史局限
三、商業信用倫理的現代解讀
第五章 喬家商業倫理
**節 晉商翹楚
一、“先有復盛公,后有包頭城
二、匯通天下
三、映天晚霞
第二節 喬家商業倫理的主要特征
一、首重誠信
二、尚義求利
三、和衷為貴
四、以仁為本
五、治家立商
第三節 喬家商業倫理的當代反思
一、喬家商業倫理的積極意義
二、喬家商業倫理的歷史局限
第六章 常家商業倫理
**節 儒商世家
一、晉商名門
二、文化世家
三、邦國典型
第二節 常家商業倫理的主要特征
一、崇儒尚和
二、持義如山
三、杖信如石
四、勤儉敬業
五、應勢而變
第三節 常家商業倫理的當代反思
一、常家商業倫理的積極意義
二、常家商業倫理的歷史局限
參考文獻
主題詞索引
人名索引
后記
走向晉商文化的深處-晉商倫理的當代闡釋 作者簡介
薛勇民,1964年8月生。山西萬榮人。哲學博士。山西大學哲學社會學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倫理學博士點負責人。入選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計劃。中國歷史唯物主義學會理事、山西省哲學學會常務副會長、山西省倫理學學會副會長。主要研究馬克思主義歷史哲學與應用倫理學。近十年來,出版《走向社會歷史的深處——唯物史觀的當代探析》(人民出版社2002年)、《走向社會實踐的深處——馬克思主義歷史理性的當代沉思》(山西人民出版社2005年)和《走向生態價值的深處——后現代環境倫理學的當代詮釋》(山西科技出版社2006年)學術專著3部。發表學術論文七十余篇。主持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2項、教育部課題3項。獲得省部級優秀教學、科研成果獎8項。
- >
月亮與六便士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我與地壇
- >
史學評論
- >
莉莉和章魚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經典常談
- >
山海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