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一掃
關注中圖網
官方微博
本類五星書更多>
-
>
四千年農夫 中國、朝鮮和日本的永續農業
-
>
(精)中華古樹名木(全2冊)
-
>
線辣椒優質高產栽培
-
>
生命的藝術:動物解剖學的神秘歷史之旅
-
>
正確使用農藥知識問答
-
>
龍眼譜:外二種
-
>
迷你花園:打造你的玻璃生態瓶
灌區尺度潛水蒸發有效性調控 版權信息
- ISBN:9787563032020
- 條形碼:9787563032020 ; 978-7-5630-3202-0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灌區尺度潛水蒸發有效性調控 內容簡介
本書針對我國北方潛水蒸發引起的大量水量損失,同時又存在嚴重的干旱缺水問題,以降低潛水蒸發損失為目標,開展灌區尺度的潛水蒸發有效性調控機理研究。
灌區尺度潛水蒸發有效性調控 目錄
**章 緒論
1.1 背景與意義
1.2 潛水蒸發的基本概念
1.3 點尺度潛水蒸發研究方法
1.3.1 試驗觀測方法
1.3.2 機理分析方法
1.3.3 數值模擬方法
1.4 點尺度潛水蒸發估算方法
1.5 灌區尺度潛水蒸發規律
1.6 潛水蒸發的有效性
1.7 灌區尺度的潛水蒸發有效性調控
1.8 有待研究的問題和本書主要內容
第二章 研究區簡介
2.1 地理位置
2.2 氣候
2.3 水文地質
2.4 灌區發展過程
2.5 作物種植結構
第三章 潛水蒸發影響因素分析及考慮作物影響的改進阿維里揚諾夫公式
3.1 試驗與數據
3.2 潛水蒸發的影響因素分析
3.2.1 氣象因素對潛水蒸發的影響
3.2.2 土壤因素對潛水蒸發的影響
3.2.3 地下水埋深對潛水蒸發的影響
3.2.4 降雨量對潛水蒸發的影響
3.2.5 作物生長對潛水蒸發的影響
3.2.5.1 相同埋深條件下作物對潛水蒸發的影響
3.2.5.2 相同土壤條件下作物對極限埋深的影響
3.2.5.3 作物不同生育階段潛水蒸發量隨埋深變化
3.3 考慮作物生長影響的改進阿維里揚諾夫公式
3.3.1 阿維里揚諾夫公式改進
3.3.2 改進公式的精度評價
3.4 本章小結
第四章 柳園口灌區地下水埋深時空變化及土地利用變化分析
4.1 區域地下水埋深空間插值方法比較
4.1.1 區域地下水埋深空間插值方法
4.1.2 交叉驗證法
4.1.3 基于ArcGIS空間插值
4.1.4 地下水位觀測數據
4.1.5 地下水埋深直接插值結果與分析
4.1.6 地下水埋深間接插值結果與分析
4.1.7 柳園口灌區地下水埋深空間插值方法選擇
4.2 柳園口灌區地下水埋深時空變化
4.2.1 地下水埋深長期變化趨勢分析
4.2.2 地下水埋深30年不同時段的變化過程
4.2.3 地下水埋深的空間分布
4.2.4 地下水埋深季節變化
4.2.5 地下水埋深隨時間變化
4.3 柳園口灌區土地利用變化
4.3.1 LandsatTM/ETM+數據及其它輔助數據
4.3.2 遙感土地利用/覆被解譯
4.3.3 水田、旱地相互轉化關系及驅動力分析
4.4 本章小結
第五章 基于GIS的區域潛水蒸發計算及時空變化規律分析
5.1 區域潛水蒸發量計算方法
5.1.1 基本原理
5.1.2 基于VBA的Arcobjects編程計算區域潛水蒸發
5.2 基本數據
5.2.1 各種條件下潛水蒸發公式參數
5.2.2 地下水埋深圖
5.2.3 土地利用圖
5.2.4 土壤類型圖
5.3 計算結果精度評價
5.4 灌區潛水蒸發長期變化趨勢
5.5 灌區潛水蒸發季節變化規律
5.6 潛水蒸發空問分布規律
5.6.1 潛水蒸發總體空間分布特征
5.6.2 潛水蒸發空間分布的年內變化規律
5.6.3 潛水蒸發年代際空間變化規律
第六章 灌區潛水蒸發的有效性評價及對區域水分生產率的影響
6.1 潛水蒸發有效性評價方法
6.2 柳園口灌區潛水蒸發有效性變化
6.2.1 年際間有效/無效潛水蒸發變化
6.2.2 年內有效/無效潛水蒸發變化
6.2.3 有效/無效潛水蒸發的空間分布
6.3 潛水蒸發有效性對區域水分生產率的影響
6.3.1 農業灌溉隨時間的變化
6.3.2 種植結構及產量變化
6.3.3 潛水蒸發有效性對灌區尺度水分生產率的影響
第七章 灌區潛水蒸發調控模式
7.1 概述
7.2 灌區分布式地下水模型
7.2.1 模型構建
7.2.2 模型驗證
7.3 潛水蒸發有效性調控方案
7.3.1 潛水蒸發有效性調控措施
7.3.2 灌區潛水蒸發有效性調控方案
7.4 基于地下水模型的潛水蒸發有效性調控情景分析
7.5 本章小結
第八章 結語
8.1 主要結論
8.2 特點與創新成果
8.3 展望
參考文獻
附錄1 基于VBA的Arcobjects編程估算區域潛水蒸發量操作過程圖
附錄 基于VBA的Arcobjects編程估算區域潛水蒸發量程序代碼
1.1 背景與意義
1.2 潛水蒸發的基本概念
1.3 點尺度潛水蒸發研究方法
1.3.1 試驗觀測方法
1.3.2 機理分析方法
1.3.3 數值模擬方法
1.4 點尺度潛水蒸發估算方法
1.5 灌區尺度潛水蒸發規律
1.6 潛水蒸發的有效性
1.7 灌區尺度的潛水蒸發有效性調控
1.8 有待研究的問題和本書主要內容
第二章 研究區簡介
2.1 地理位置
2.2 氣候
2.3 水文地質
2.4 灌區發展過程
2.5 作物種植結構
第三章 潛水蒸發影響因素分析及考慮作物影響的改進阿維里揚諾夫公式
3.1 試驗與數據
3.2 潛水蒸發的影響因素分析
3.2.1 氣象因素對潛水蒸發的影響
3.2.2 土壤因素對潛水蒸發的影響
3.2.3 地下水埋深對潛水蒸發的影響
3.2.4 降雨量對潛水蒸發的影響
3.2.5 作物生長對潛水蒸發的影響
3.2.5.1 相同埋深條件下作物對潛水蒸發的影響
3.2.5.2 相同土壤條件下作物對極限埋深的影響
3.2.5.3 作物不同生育階段潛水蒸發量隨埋深變化
3.3 考慮作物生長影響的改進阿維里揚諾夫公式
3.3.1 阿維里揚諾夫公式改進
3.3.2 改進公式的精度評價
3.4 本章小結
第四章 柳園口灌區地下水埋深時空變化及土地利用變化分析
4.1 區域地下水埋深空間插值方法比較
4.1.1 區域地下水埋深空間插值方法
4.1.2 交叉驗證法
4.1.3 基于ArcGIS空間插值
4.1.4 地下水位觀測數據
4.1.5 地下水埋深直接插值結果與分析
4.1.6 地下水埋深間接插值結果與分析
4.1.7 柳園口灌區地下水埋深空間插值方法選擇
4.2 柳園口灌區地下水埋深時空變化
4.2.1 地下水埋深長期變化趨勢分析
4.2.2 地下水埋深30年不同時段的變化過程
4.2.3 地下水埋深的空間分布
4.2.4 地下水埋深季節變化
4.2.5 地下水埋深隨時間變化
4.3 柳園口灌區土地利用變化
4.3.1 LandsatTM/ETM+數據及其它輔助數據
4.3.2 遙感土地利用/覆被解譯
4.3.3 水田、旱地相互轉化關系及驅動力分析
4.4 本章小結
第五章 基于GIS的區域潛水蒸發計算及時空變化規律分析
5.1 區域潛水蒸發量計算方法
5.1.1 基本原理
5.1.2 基于VBA的Arcobjects編程計算區域潛水蒸發
5.2 基本數據
5.2.1 各種條件下潛水蒸發公式參數
5.2.2 地下水埋深圖
5.2.3 土地利用圖
5.2.4 土壤類型圖
5.3 計算結果精度評價
5.4 灌區潛水蒸發長期變化趨勢
5.5 灌區潛水蒸發季節變化規律
5.6 潛水蒸發空問分布規律
5.6.1 潛水蒸發總體空間分布特征
5.6.2 潛水蒸發空間分布的年內變化規律
5.6.3 潛水蒸發年代際空間變化規律
第六章 灌區潛水蒸發的有效性評價及對區域水分生產率的影響
6.1 潛水蒸發有效性評價方法
6.2 柳園口灌區潛水蒸發有效性變化
6.2.1 年際間有效/無效潛水蒸發變化
6.2.2 年內有效/無效潛水蒸發變化
6.2.3 有效/無效潛水蒸發的空間分布
6.3 潛水蒸發有效性對區域水分生產率的影響
6.3.1 農業灌溉隨時間的變化
6.3.2 種植結構及產量變化
6.3.3 潛水蒸發有效性對灌區尺度水分生產率的影響
第七章 灌區潛水蒸發調控模式
7.1 概述
7.2 灌區分布式地下水模型
7.2.1 模型構建
7.2.2 模型驗證
7.3 潛水蒸發有效性調控方案
7.3.1 潛水蒸發有效性調控措施
7.3.2 灌區潛水蒸發有效性調控方案
7.4 基于地下水模型的潛水蒸發有效性調控情景分析
7.5 本章小結
第八章 結語
8.1 主要結論
8.2 特點與創新成果
8.3 展望
參考文獻
附錄1 基于VBA的Arcobjects編程估算區域潛水蒸發量操作過程圖
附錄 基于VBA的Arcobjects編程估算區域潛水蒸發量程序代碼
展開全部
書友推薦
- >
朝聞道
- >
山海經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推拿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我與地壇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本類暢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