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東洋鏡:京華舊影
-
>
東洋鏡:嵩山少林寺舊影
-
>
東洋鏡:晚清雜觀
-
>
關中木雕
-
>
國博日歷2024年禮盒版
-
>
中國書法一本通
-
>
中國美術8000年
廣府戲班史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6118016
- 條形碼:9787516118016 ; 978-7-5161-1801-6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廣府戲班史 本書特色
《廣府戲班史》是作者(黃偉)主持的國家社會科學基金藝術學項目的*終成果,其基礎是作者在中山大學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中心攻讀博士學位期間撰寫的博士論文。全書共七章節,內容包括外江班、本地班、紅船班、志士班、省港班、廣府戲班的行會組織及管理機構——八和會館等。本書給供相關學者參考閱讀。
廣府戲班史 內容簡介
二者都是指廣肘戲班,是同一劇種在不閘叫代的稱呼,代表了廣府戲班發展歷史的兩個階段。“紅船班”代表的足傳統鄉村粵劇,它以廣大農村及鄉鎮為演出陣地,以“紅船”為戲班的運輸丁具和藝人居住生活的地方,放稱作“紅船班”。“省港班”代表的是現代都市粵劇,出其主要巡演于省城廣州和香港、澳門等大城市,故稱“省港班”。由于城市之司的陸上交通方便隊捷,古老的紅船已不能適應現代都市的快節奏生活方式,因而在省港班興盛之時,紅船雖沒有消亡,但其功能已大大消減,僅限于運載衣箱畫景及偶爾下鄉演出之用,“紅船班”變成了“落鄉班”的代名詞,而省港班則取代了紅船班的地位而成為廣府戲班的代表。 《廣府文化叢書:廣府戲班史》以廣府戲班的發展歷史為序,共分七章。
廣府戲班史 目錄
**章 外江班
**節 外汀班人粵的禮會經濟背景
第二節 外汀班在廣東的發展歷程
第三節 外汀班的行會組織——外江梨園會館
第四節 外江班對本地班的影響
第二章 本地班
**節 早期本地班的發展歷程
第二節 本地班梆黃聲腔探源——以“江湖十八本”為考察對象
第三節 早期本地班的演出活動及其藝術風格
第四節 早期本地班的行會組織——瓊花會館
第三章 紅船班
**節 紅船的變遷與構造
廣府戲班史 作者簡介
黃偉,1965年生,湖南省麻陽苗族自治縣人,文學博士,肇慶學院文學院教授。1987年畢業于湖南師范大學中文系,獲學士學位;1993年畢業于西北師范大學中文系,獲碩士學位;2006年畢業于中山大學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中心,獲博士學位。主要從事中國古、近代文學及戲曲民俗研究。主持并完成國家社科基金藝術學項目1項,主持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項目1項,出版學術著作《上海粵劇演出史稿》(中國戲劇出版社)1部,在《學術研究》、《中山大學學報》、《戲劇》等刊物上發表論文三十余篇,獲廣東省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三等獎1項。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唐代進士錄
- >
朝聞道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巴金-再思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