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彼岸的文學現場 版權信息
- ISBN:9787566804471
- 條形碼:9787566804471 ; 978-7-5668-0447-1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彼岸的文學現場 本書特色
由戴瑤琴編著者的《彼岸的文學現場》主要內容包括:中國記憶的文學重塑——論新世紀歐美華文小說的“中國熱”、論當前世界華文文學研究的“窄化”和“固化”、21世紀文學新勢力——新移民海歸文學等。 全書用現象、問題、作家、文本四個方面來概括她的研究成果,為讀者提供了大洋彼岸文學現場的新景觀,研究的新思路,重點作家、作品的新面貌、新特質,從藝術精神、主題深化、審美取向和人文關懷等方面來考察世界華文文學在新世紀的發展、創新和前景。她的論文大都精致完美,觀點獨到,論述清晰,視野開闊,知識面廣,文采飛揚。讀之,時如低回吟唱,時如高歌猛進,像汩汩清流,波浪起伏地匯入奔騰大江。我以為,這本論文集是新世紀以來世界華文文學研究的一個重要收獲,也顯示了我們當代華文文學研究所達到的一個新的高度。戴瑤琴可說是新一代華文文學研究的佼佼者,新世紀華文文學評論界升起的一顆璀璨的新星。
彼岸的文學現場 內容簡介
《彼岸的文學現場》主要內容包括:中國記憶的文學重塑——論新世紀歐美華文小說的“中國熱”、論當前世界華文文學研究的“窄化”和“固化”、21世紀文學新勢力——新移民海歸文學等。全書用現象、問題、作家、文本四個方面來概括她的研究成果,為讀者提供了大洋彼岸文學現場的新景觀,研究的新思路,重點作家、作品的新面貌、新特質,從藝術精神、主題深化、審美取向和人文關懷等方面來考察世界華文文學在新世紀的發展、創新和前景。她的論文大都精致完美,觀點獨到,論述清晰,視野開闊,知識面廣,文采飛揚。讀之,時如低回吟唱,時如高歌猛進,像汩汩清流,波浪起伏地匯入奔騰大江。我以為,這本論文集是新世紀以來世界華文文學研究的一個重要收獲,也顯示了我們當代華文文學研究所達到的一個新的高度。戴瑤琴可說是新一代華文文學研究的佼佼者,新世紀華文文學評論界升起的一顆璀璨的新星。
彼岸的文學現場 目錄
序 言
**編 現象
中國記憶的文學重塑--論新世紀歐美華文小說的“中國熱”
論當前世界華文文學研究的“窄化”和“固化”
世紀文學新勢力--新移民海歸文學
在海外延展華文之勢--評 年歐美華文小說
遭遇“圈地運動”的歐洲華文文學
第二編 問題
論歐洲華文文學的中國藝術精神
試論北美新移民小說的“現代化”主題
歐美華文文學的審美取向
人性的美麗與詭譎--試論北美新移民小說的人性關懷
精神跋涉中的詩意棲居--當代歐洲華文散文創作論
試論文藝作品中主體建構的“雌雄同體”意識
第三編 作家
論哈金的中國小說
蛻變·十年--論張翎
交錯在流動人生里的目光--評張翎的小說
文學肌理中的文明想象和文化追求--評戴舫的小說
解讀精神密碼--試論戴舫的小說
玩的不是心跳--談裘小龍的推理小說
第四編 文本
原來姹紫嫣紅開遍--淺議《臺北人》中花的隱喻
無處安放的自我救贖--評《南京安魂曲》
從“水”到“山”--評張翎新作《睡吧,芙洛,睡吧》
生命中的可承受與不可承受--讀張翎小說《生命中*黑暗的夜晚》
發達資本主義城市的抒情詩人--再讀陶然小說《與你同行》
“面具”背后的傷與逝--評嚴歌苓小說《赴宴者》
流浪者的信仰--比較分析《米調》和《叢林下的冰河》
當“法國情郎”遇上了“中國少女”--讀《巴爾扎克與中國小裁縫》
家族血脈追尋中的思考和探索--評沈寧小說《百世門風》
后記
彼岸的文學現場 作者簡介
戴瑤琴,籍貫江蘇,1979年生人。2007年6月畢業于南京大學中文系,獲文學博士學位,同年7月任職于大連理工大學中文系,2011—2012年國家公派留學赴美國杜克大學訪問研究。主要科研方向為歐美華文小說研究、海外華人戲劇研究、美國學界華語電影研究。200i年至今,在世界華文文學研究領域與中國現當代文學研究領域發表學術論文30余篇。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朝聞道
- >
我與地壇
- >
煙與鏡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