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四千年農夫 中國、朝鮮和日本的永續農業
-
>
(精)中華古樹名木(全2冊)
-
>
線辣椒優質高產栽培
-
>
生命的藝術:動物解剖學的神秘歷史之旅
-
>
正確使用農藥知識問答
-
>
龍眼譜:外二種
-
>
迷你花園:打造你的玻璃生態瓶
現代精細農業理論與實踐 版權信息
- ISBN:9787565505720
- 條形碼:9787565505720 ; 978-7-5655-0572-0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現代精細農業理論與實踐 本書特色
《現代農業高新技術成果叢書:現代精細農業理論與實踐》共分為兩篇,**篇為“農田信息獲取及先進傳感技術”,第二篇為“變量作業機械及智能農機裝備”。在**篇中,土壤信息獲取技術包含了近紅外光譜法、電特性方法、選擇性電極法等*新的研究進展,作物生長檢測涵蓋了從近地遙感到衛星遙感、從多光譜成像技術到高光譜成像技術、從細胞檢測到冠層檢測、從營養監測到病蟲害監測預警等多個研究領域,從不同側面展示了作物生長檢測的*新成果。**篇中還包含了目前廣受關注的無線傳感器網絡技術和物聯網技術以及食品追溯和安全技術。第二篇以農用車輛自動導航技術、農業機器人、精細噴藥技術與裝備、激光控制平地技術與裝備為主,代表了我國在本領域的*前沿研究成果。《現代農業高新技術成果叢書:現代精細農業理論與實踐》的內容不僅對目前從事精細農業關鍵技術與系統集成相關研究的教學和科研工作者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對于了解本領域研究的動向和發展趨勢也大有裨益。
現代精細農業理論與實踐 內容簡介
《現代農業高新技術成果叢書:現代精細農業理論與實踐》共分為兩篇,**篇為“農田信息獲取及先進傳感技術”,第二篇為“變量作業機械及智能農機裝備”。在**篇中,土壤信息獲取技術包含了近紅外光譜法、電特性方法、選擇性電極法等*新的研究進展,作物生長檢測涵蓋了從近地遙感到衛星遙感、從多光譜成像技術到高光譜成像技術、從細胞檢測到冠層檢測、從營養監測到病蟲害監測預警等多個研究領域,從不同側面展示了作物生長檢測的*新成果。**篇中還包含了目前廣受關注的無線傳感器網絡技術和物聯網技術以及食品追溯和安全技術。第二篇以農用車輛自動導航技術、農業機器人、精細噴藥技術與裝備、激光控制平地技術與裝備為主,代表了我國在本領域的*前沿研究成果。
現代精細農業理論與實踐 目錄
**篇農田信息獲取及先進傳感技術
第1章土壤信息獲取及先進傳感技術
1.1基于光譜學原理的土壤檢測技術研究
1.2基于選擇性電極的土壤肥力指標檢測技術研究
1.3土壤電導率檢測技術研究
參考文獻
第2章基于光譜學原理的作物營養狀態檢測與診斷技術
2.1作物營養狀態的光譜學診斷方法
2.2冬小麥葉綠素含量檢測
2.3玉米氮素含量檢測
2.4溫室番茄葉綠素含量預測
2.5基于光導纖維的作物長勢監測儀開發
2.6便攜式雙通道冠層分析儀開發
2.7車載式四通道冠層監測系統開發
參考文獻
第3章基于圖像分析和植物電信號的作物營養狀態檢測與診斷技術
3.1基于圖像分析的黃瓜葉片營養狀態檢測
3.2基于多光譜圖像分析的番茄營養素含量預測
3.3基于雙目視覺系統的葉傾角提取
3.4植物電信號檢測與生物學診斷
參考文獻
第4章農業干旱的遙感監測與預測技術
4.1農業干旱的遙感監測方法
4.2基于條件植被溫度指數的干旱監測
4.3基于條件植被溫度指數的干旱預測
4.4本章小結
參考文獻
第5章作物病害監測與預警技術
5.1概述
5.2大豆銹病監測
5.3葡萄卷葉病監測
5.4基于航空遙感的柑橘黃龍病監測
5.5蘋果病害監控預警系統
參考文獻
第6章精細農業中的其他檢測與傳感技術
6.1谷物自動測產技術
6.2農產品品質檢測技術
6.3農產品冷鏈物流中的監測與傳感技術
參考文獻
第7章農業現場信息獲取無線傳感器網絡技術
7.1農田信息獲取無線傳感器網絡技術
7.2溫室信息獲取無線傳感器網絡技術
7.3農田信息獲取移動通信與傳感技術
參考文獻
第二篇 變量作業機械及智能農機裝備
第8章農用車輛自動導航技術
8.1基于gps的農用車輛定位檢測技術
8.2基于機器視覺的農用車輛導航技術
8.3農業車輛轉向操縱控制方法和導航控制決策
8.4 自動導航農用車輛平臺
參考文獻
第9章農業機器人
9.1蘋果采摘機器人關鍵技術
9.2菠蘿采摘機器人關鍵技術
9.3蔬菜嫁接機器人
9.4面向自主行走收獲機器人的果園導航關鍵技術
參考文獻
第10章精細噴藥技術與裝備
10.1 自動對靶噴霧技術與機具
10.2循環噴霧技術與機具
10.3防飄噴霧技術與機具
參考文獻
第11章激光控制平地技術與裝備
11.1激光控制平地技術概述
11.2激光控制平地系統
11.3三維地形測量技術與裝備
參考文獻
現代精細農業理論與實踐 作者簡介
汪懋華,1932年出生。中國農業大學教授,中國工程院院士,國際歐亞科學院院士,“現代精細農業系統集成研究”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學術委員會主任。歷任原北京農業工程大學副校長,國務院學位委員會“農經、農業機械化”、“農業工程”學科評議組成員兼召集人,中國農業工程學會、中國農業機械學會名譽理事長。農業工程和信息與電氣工程技術專家,我國精細農業科學理念最早的倡導者與實踐推動者之一。曾獲北京市科學技術獎一等獎和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 李民贊,1963年出生。中國農業大學教授,“現代精細農業系統集成研究”教育部重點實驗室主任,近年致力于精細農業關鍵技術及系統集成研究。在相關領域申請發明專利14項,其中授權7項,公示期7項;獲得授權實用新型專利4項。出版相關專著、教材7部。在國內外學術期刊上發表論文百余篇,其中SCl、EI收錄論文超過70篇。
- >
二體千字文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朝聞道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隨園食單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