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茨威格短篇小說集
-
>
女人的勝利
-
>
崇禎皇帝【全三冊】
-
>
地下室手記
-
>
雪國
-
>
云邊有個小賣部(聲畫光影套裝)
-
>
播火記
山.月-(上.下冊) 版權信息
- ISBN:9787229058142
- 條形碼:9787229058142 ; 978-7-229-05814-2
- 裝幀:一般輕型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山.月-(上.下冊) 本書特色
十多年前,作者陳海星先生去奉節吐祥瞻仰中共川東游記縱隊七南支隊紀念碑,在探望和拜訪幸存的老游擊隊員以及這段歷史的知情者的過程中,他們無一不是飽含深情、滔滔不絕地向作者講述當年七南支隊英勇殺敵的故事。作者的心靈受到了強烈的震撼,感受到了人民群眾仍然十分需要革命精神的滋養和鼓舞,并因此萌發了創作靈感,決心寫一部反映川東人民與國民黨反動派浴血奮戰的文學作品。作者數次親自到七南支隊幾次著名戰役的發生地點,如云陽薸草、奉節安坪、湖北板橋等現場去實地踏勘,收集材料,及至精心寫作、數易其稿,歷經13載終于完成了他心中的故事的**部書——歷史長篇小說《山·月》。《山·月》同時也是作者創作計劃《三代軍人》系列的**部。 陳海星先生雖是初次創作文學作品,已顯現出較高的文學功力和嫻熟駕馭文字的能力。《山·月》故事脈絡非常清晰,情節極其引人入勝,讀來令人蕩氣回腸。尤其是在人物形象的塑造上(作者一共塑造了司仲、沈秋韻、譚天萬、譚天瞳、胡麻子、龔疤子、蘇達月、麻奔義,將在先、章志、尹老二、左沿高、武朝冉、寧洪兒等130余位正反面人物),作者沒有謾罵妖魔化反面人物,也沒有概念性地拔高正面人物,所有人物形象都比較豐滿。可以說,作者用充滿開縣風味的特色語言描述了一段發生在開縣的特定歷史故事,讓人覺得真實可信,親切自然,歷歷在目。書中既有對與國民黨反動派斗智斗勇的精彩描述,扣人心弦;又有對愛情、親情的謳歌和贊美,令人心心相惜。
山.月-(上.下冊) 內容簡介
《山·月》共95節,85萬字,分為上、下兩冊。本書主要描寫了解放戰爭時期,中共川東游擊縱隊高梁山支隊(開縣南山)和七曜山支隊(原七南支隊)在總隊參謀長(后為川縱代理司令員)司仲的帶領下,執行中共中央“在川東開辟第二戰場,擾亂敵人的大后方”,“支援人民解放軍的正面戰場作戰”的指示,與國民黨反動派軍隊周旋于巴山渝水之間、轉戰于長江三峽的艱苦卓絕的戰斗歷程,巧妙地運用“拖住、拖垮、伺機一擊”的戰略戰術,使敵人的三個主力團(三六四、三六六、三六九團)深陷共產黨游擊戰的汪洋大海之中而始終無法抽身,從而有力支援了解放軍的正面戰場作戰。
山.月-(上.下冊) 作者簡介
陳海星,1942年生于開縣太平鄉第二保。當過學生、工人、解放軍戰士、教師、企業干部,在攀枝花鋼鐵公司退休。兒時,聽奶奶講《岳母刺字》和抗日英雄的故事后,常常心潮澎湃,徹夜難眠。漸漸地,也學著把看見的、聽來的人和事編成故事講給奶奶聽。奶奶聽了萬分高興地說:“……我的龍門陣是從書上看來的,你比我強,將來當個寫家吧!”他時刻不忘祖母的期望,退休后,收集資料、踏勘現場、走訪知情者、潛心創作,歷經十余載,終于完成了他心中的故事的第一部書《山·月》。
- >
莉莉和章魚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推拿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煙與鏡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月亮虎
- >
唐代進士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