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法律的悖論(簽章版)
-
>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
>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
-
>
私人財富保護、傳承與工具
-
>
再審洞穴奇案
-
>
法醫追兇:破譯犯罪現場的156個冷知識
-
>
法醫追兇:偵破罪案的214個冷知識
我國地方法制建設理論與實踐研究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4124606
- 條形碼:9787514124606 ; 978-7-5141-2460-6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我國地方法制建設理論與實踐研究 本書特色
葛洪義等編著的《我國地方法制建設理論與實踐研究》認為,地方法制建設在我國整體法治進程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這種重要性源于“地方”在國家與社會的關系結構中所處的特殊位置,“地方”往往能夠在應對各種權利訴求的過程中,基于統治的需要,自下而上所作出的持續不斷的制度性反應或者制度創新,進而可能引起整體性法治進程的突破。實踐證明,這正是推動中國法治進步的有效路徑之一。這種研究進路是對傳統國家主導型的法治建構觀的反思與批判,在理論或實踐層面上均具有一定的前沿性。本書所研究諸多地方法制建設中的具體問題,指向中國社會結構轉型的“要害”(如社會管理方式的創新、社會自主性的培育)。本書基于“國家—社會”二元視角,主張在建構國家與社會之間的良性互動關系中、在地方法制建設的具體實踐中尋求法治發展的進路,這種思路是對當下改革中一味地專注于國家正式制度的修修補補、無力打破舊有僵化結構之局面的檢討,無論在理論或是實踐層面都具有一定的探索意義。
我國地方法制建設理論與實踐研究 內容簡介
《我國地方法制建設理論與實踐研究》為教育部哲學社會科學重大課題攻關項目“我國地方法制建設理論與實踐研究”的*終成果,《我國地方法制建設理論與實踐研究》的主要論題是:我國社會轉型過程中,“地方”在法治秩序演進與法制實踐發展過程中的地位、角色和作用。寫作題材主要來源于我國地方法制建設理論與實踐成果。
我國地方法制建設理論與實踐研究 目錄
**節 問題及其提出
第二節 本書的論題與結構
第三節 本書的形成過程與研究方法
**編 地方法制的基本理論
**章 地方法制的概念與意義
**節 “地方”的概念與意義
第二節 法治與法制
第三節 地方法制的概念
第四節 地方法制的意義
第二章 地方法制的橫向視域:國家與社會
**節 國家與社會的分離
第二節 能力有限國家
第三節 社會的自組織性
我國地方法制建設理論與實踐研究 作者簡介
葛洪義,華南理工大學法學院、知識產權學院院長,教授。法學博士,博士生導師。兼任中閑法學會法理學研究會副會長、廣東省法學會副會長、廣州市法學會副會長、中國政法大學與廈門大學法學理論專業博士,生導師、吉林大學理論法學研究中心兼職教授。
- >
史學評論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巴金-再思錄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山海經
- >
二體千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