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妙相梵容
-
>
基立爾蒙文:蒙文
-
>
我的石頭記
-
>
心靈元氣社
-
>
女性生存戰爭
-
>
縣中的孩子 中國縣域教育生態
-
>
(精)人類的明天(八品)
2011-民國時期西北少數民族社會變遷及其問題研究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6105498
- 條形碼:9787516105498 ; 978-7-5161-0549-8
- 裝幀:簡裝本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2011-民國時期西北少數民族社會變遷及其問題研究 本書特色
首先,《民國時期西北少數民族社會變遷及其問題研究》以翔實的史料為基礎,對民國時期西北少數民族社會顯著變動的方面及其主要問題進行了較為細致的研究,豐富了西北少數民族史研究的內容,在一定程度上拓展了中國民族史研究的領域。其次,以社會變遷為切入點,對民國時期西北少數民族社會開始從傳統向現代轉型的基本歷史進程進行了較為細致的描述與分析,拓展了民族史、民國史研究的視野。第三,對民國時期西北少數民族社會變遷特點及其規律進行了比較深入的探討,為當代中國西北少數民族研究提供了有益的參考和借鑒。本書由閆麗娟著。
2011-民國時期西北少數民族社會變遷及其問題研究 內容簡介
首先,《民國時期西北少數民族社會變遷及其問題研究》以翔實的史料為基礎,對民國時期西北少數民族社會顯著變動的方面及其主要問題進行了較為細致的研究,豐富了西北少數民族史研究的內容,在一定程度上拓展了中國民族史研究的領域。其次,以社會變遷為切入點,對民國時期西北少數民族社會開始從傳統向現代轉型的基本歷史進程進行了較為細致的描述與分析,拓展了民族史、民國史研究的視野。第三,對民國時期西北少數民族社會變遷特點及其規律進行了比較深入的探討,為當代中國西北少數民族研究提供了有益的參考和借鑒。本書由閆麗娟著。
2011-民國時期西北少數民族社會變遷及其問題研究 目錄
**章 西北民族人口變遷
**節 人口分布與數量變遷
第二節 人口遷徙
第三節 人口結構的變動及新動向
第四節 影響人口變遷的因素分析
第二章 西北民族傳統社會中的現代性因素
第二節 近代科技在中國的發展及其向西北民族地區的擴散
第二節 新的經濟因素在西北民族地區的擴散與生長
第三節 民族覺醒與新興社會組織的涌現及其政治參與
第四節 新聞報刊在西北少數民族地區的初步發展
第三章 西北綠洲農業變遷:以南疆地區溫宿、庫車兩縣為例
**節 南疆及溫宿、庫車兩縣的自然條件和基本社會狀況
第二節 溫宿縣的農業
第三節 庫車縣的農業
第四節 溫宿、庫車兩縣與新疆及西北其他地區農業發展比較
第五節 南疆綠洲農業總論
第四章 西北民族教育變遷
**節 教育變遷軌跡
第二節 新式教育的特征及其影響
第三節 文化自覺:西北少數民族上層人士創辦新式教育的歷程
第五章 西北民族社會的分層與流動
**節 早期現代化的艱難推行和傳統社會的分化
第二節 社會分層特點
第三節 新型社會群體與西北民族社會現代化
第六章 災荒與西北社會問題
**節 災荒與鴉片種植
第二節 災荒與救濟問題
第三節 災荒與人口問題
第四節 災荒與匪患問題
第七章 回族軍閥與西北民族社會
**節 回族軍閥的民族思想
第二節 回族軍閥的民族政策變遷:以青海回族軍閥為例
第三節 地方主義與民族主義的特殊關系類型:寧青模式
第四節 寧青模式的歷史作用及其終結
附錄一 西北少數民族文獻
附錄二 參考文獻
后記
2011-民國時期西北少數民族社會變遷及其問題研究 作者簡介
閆麗娟,1962年10月出生,甘肅張掖人,蘭州大學西北少數民族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導師。1984年畢業于蘭州大學歷史系,獲史學學士學位,同年留校任教;2003年獲得蘭州大學民族學博士學位。主要從事近現代西北邊疆民族、民族理論與民族問題、民族社區研究。主持國家、省部級課題多項;著有《中國西北少數民族通史(民國卷)》(2009年);在《光明日報》《中國邊疆史地研究》《蘭州大學學報》《貴州民族研究》等報刊雜志發表學術論文40余篇。
- >
朝聞道
- >
唐代進士錄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月亮虎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二體千字文
- >
回憶愛瑪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