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四千年農夫 中國、朝鮮和日本的永續農業
-
>
(精)中華古樹名木(全2冊)
-
>
線辣椒優質高產栽培
-
>
生命的藝術:動物解剖學的神秘歷史之旅
-
>
正確使用農藥知識問答
-
>
龍眼譜:外二種
-
>
迷你花園:打造你的玻璃生態瓶
植物抗病蟲育種 版權信息
- ISBN:9787030355782
- 條形碼:9787030355782 ; 978-7-03-035578-2
- 裝幀:暫無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植物抗病蟲育種 本書特色
《植物抗病蟲育種》譯者于1993年開始給研究生講授“植物抗病蟲性遺傳育種”課程,一直受到作物學、園藝學和植物保護學等相關專業研究生的歡迎,但國內一直沒有合適的教材可用。2011年底,荷蘭瓦赫寧根大學Rients Niks博士、J.E.Parlevliet、P.Lindhout、Y.Bai等編著的Breeding crops with resistance to diseases and pests一書由Wageningen Academic出版社出版。該書系統、全面地介紹了植物抗病蟲育種的基本概念、研究成果和*新進展,很適合作為研究生課程的輔助教材使用。
植物抗病蟲育種 內容簡介
《植物抗病蟲育種》系統地介紹了植物抗病蟲育種的基本概念、原理、研究成果和*新進展,并輔以研究實例和試題,幫助讀者更好地理解。全書包括導論、坐鎮以待的有害生物、對病原生物和寄生物的天然防御、植物病原生物互作的基本概念、抗性機制的多樣性、不同類型的有害生物、如何選育抗病蟲新品種共七章!吨参锟共∠x育種》既考慮了當前的教學需要,又注重聯系實際育種中遇到的問題。
《植物抗病蟲育種》可作為高等農林院校植物科學領域遺傳育種及植物保護專業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教材,也可供植物育種公司或育種研究所從事植物抗病蟲育種的專業人員學習參考。
植物抗病蟲育種 目錄
原書前言
**章 導論
1.1 學習指導
第二章 坐鎮以待的有害生物
2.1 病害的概念
2.2 病原生物的分類
第三章 對病原生物和寄生物的天然防御
3.1 避害性
3.2 抗害性
3.3 耐害性
第四章 植物-病原生物相互作用:基本概念
第五章 抗性機制的多樣性
5.1 引言
5.2 廣譜抗性
5.3 非寄主抗性
5.3.1 定義
5.3.2 寄生能力
5.3.3 寄主范圍
5.3.4 ;
5.3.5 非寄主抗性的遺傳
5.3.6 非寄主抗性的機制
5.4 寄主抗性
5.4.1 過敏反應型抗性
5.4.2 部分抗性
第六章 不同類型的有害生物
6.1 脊椎動物
6.2 昆蟲和螨類
6.3 線蟲
6.4 寄生性植物
6.5 (半)活體營養型真菌和卵菌
6.6 死體營養型
6.7 維管束萎蔫
6.8 細菌
6.9 植原體和立克次氏體
6.10 病毒
6.11 類病毒
第七章 如何選育抗病蟲新品種
7.1 抗性基因的導入是否值得
7.2 如何獲得抗性資源
7.2.1 抗性資源的收集
7.2.2 獲得抗性的策略1:誘導突變體
7.2.3 獲得抗性的策略2:利用基因工程進行遺傳修飾
7.3 抗性鑒定的場所
7.3.1 室內鑒定或室外鑒定
7.3.2 離體篩選
7.4 抗性鑒定的時期
7.4.1 苗期或成株期
7.4.2 離體接種部位
7.5 抗性鑒定的接種方法
7.6 如何選擇接種物的組成
7.6.1 混合菌株
7.7 潛育
7.8 病蟲害級別評價:抗病蟲評價包括哪些方面
7.8.1 數量性狀
7.8.2 質量性狀
7.8.3 組織學特性
7.9 需要注意的問題
7.9.1 生育期差異
7.9.2 小區干擾
7.9.3 接種量
7.9.4 鑒定時間
7.10 植物防御策略選擇
7.10.1 避害性
7.10.2 耐害性
7.10.3 廣譜抗性
7.10.4 過敏反應型抗性
7.10.5 部分抗性
7.10.6 總結
7.11 抗性育種的選擇方法
7.11.1 在育種過程中的哪個階段進行選擇
7.11.2 回交
7.11.3 輪回選擇
7.11.4 分子標記的應用
7.12 如何更科學地利用非持久性抗性
7.12.1 引言
7.12.2 抗性基因聚合
7.12.3 抗性基因的多樣性
7.12.4 多系品種和混合品種
7.12.5 綜合防治
7.13 抗性育種與生物防治相結合
練習題答案
專業術語表
拉丁名中文名對照表
參考文獻
原書作者介紹
- >
經典常談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月亮與六便士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朝聞道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我與地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