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為何爆發及戰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戰國至唐之河北風俗研究 版權信息
- ISBN:9787010110936
- 條形碼:9787010110936 ; 978-7-01-011093-6
- 裝幀:簡裝本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戰國至唐之河北風俗研究 本書特色
風俗文化的發展是一個歷史的演變過程。沒有一成不變的風俗,也沒有全新而無傳統的風俗,中國整體的風俗文化及地域風俗文化發展都是如此。對河北風俗文化來說,戰國至唐是有文字記載的河北風俗重要的演變期。而顧乃武專著的《戰國至唐之河北風俗研究》便是以此展開研究討論的書籍。
戰國至唐之河北風俗研究 內容簡介
中國中古時期的河北地域文化在北朝隋唐階段發生過兩次歷史性變遷,每次變遷都對河北社會產生過重要的影響。《河北大學歷史學叢書:戰國至唐之河北風俗研究(第2輯)》以民俗與歷史的互動關系為切入點,系統考察了北魏隋唐時期河北地域文化的發展演變過程及社會影響。
上編:作者認為尚俠是戰國魏晉時期是河北地域文化的主體,北朝時期則形成了尚儒習經兼重農業的地域文化特點。
中編:主要討論了唐代藩鎮割據時期的河北地域風俗文化。唐后期,習于戎馬之重武風尚由河北北部擴展到中南部,使河北風俗再次產生較為深刻的結構性變化,但尚儒、尚俠、重農仍在河北地域文化結構中占有重要地位。
下編:考察了北朝隋唐河北地域文化變遷對河北社會發展的影響。在正統統治秩序失控時期,河北地域文化與中央正統文化的統一,使河北割據藩鎮與唐中央保持密切的聯系,而俠俗又以其特殊性,為唐代河北藩鎮良性社會治理提供了文化上的保障。
作者認為,政治引導對地域文化變遷具有重要影響,但地域文化發展又具有較強的歷史傳承特點,這又對中央的文化引導政策形成較強的制約作用。在中央正統統治秩序瓦解、地方割據重建統治的過程中,強力風俗對地方政治可能具有較強的侵透力。
戰國至唐之河北風俗研究 目錄
**章 戰國至十六國時期的河北風俗環境
**節 戰國至十六國時期河北的經濟環境
第二節 戰國至十六國時期河北的政教環境
第二章 戰國至十六國時期的河北風俗及史象
中編 北朝時期的河北風俗
第三章 北朝時期的河北風俗環境
**節 北朝時期河北的經濟環境
第二節 北朝時期河北的文教環境
第四章 北朝時期河北風俗的變遷
第五章 北朝時期河北風俗之史象
**節 北朝時期河北的俠文化
第二節 北朝時期河北士族的重儒文化
下編 唐代后期的河北風俗
第六章 唐代后期的河北風俗環境
- >
推拿
- >
朝聞道
- >
月亮虎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我與地壇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