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茨威格短篇小說集
-
>
女人的勝利
-
>
崇禎皇帝【全三冊】
-
>
地下室手記
-
>
雪國
-
>
云邊有個小賣部(聲畫光影套裝)
-
>
播火記
紙老虎 本書特色
☆“文革”、紅五月,似乎遙遠的記憶;理想,欲望,混亂,無法回避的疑問。羅蘭的小說勾起了無數中國讀者的聯想與回憶,將法國與中國變成了兩個曾經是*近的世界與時間…… ☆《紙老虎》于2002年發表的當年在法國獲得巨大轟動,法國幾大主要報刊(《世界報》、《解放報》、《觀點》、《les inkorruptibles》、《精神》)文學批評都予以極高評價,稱之為當年法國的“重大文學現象”。此次中文版的出版上市,具有一定的文化價值。 ☆羅蘭是法國當代幾項重要文學獎項的多次獲得者:費米納獎(1994),法蘭西文化獎(2003),法蘭西學院獎(2010)。其作品已經被翻譯成15種語言,廣受各國讀者歡迎。 ☆小說用行云流水般的筆觸,將時間、事件與時代特定的人物環境及語言緊密結合,創造出一種連續不斷、欲罷不能的閱讀效果。作者善于使用充滿色彩、激情、調侃的犀利語言將一段復雜歷史中重現在讀者面前,并且以他獨特的敏感展現了隱藏在歷史的縱深處的陰影,在講述故事的同時也創造了一種史詩般燦爛和獨具魅力的語言風格。 ☆知名翻譯人竭盡努力在翻譯過程中盡量保留原著華美、生動、流暢的語言風格,保持了原作者連綿不絕的敘述語調和奇特的變化色彩,使一般讀者能夠*大限度地接近原著和理解原著的表達上的獨特性和思想上的活躍及敏銳。 ☆ 著名文化人陳冠中精彩點評推薦。
紙老虎 內容簡介
整部小說自始至終以“你”這樣一種第二人稱方式講述發生在1968年前后的故事,作者奔騰不息記憶中的鮮明印象浮現在讀者眼前:激情的人生既充滿了對真理的向往,也往往與荒唐互相交織。小說通過作者強烈的視覺和動態感受的描寫,反映出一個特殊時代看似輕狂卻包含著年輕人強烈精神追求的特殊體驗——這里有對革命的狂熱夢想,也有無法禁錮的身體欲求。小說用行云流水般的筆觸,將時間、事件與時代特定的人物環境及語言緊密結合,創造出一種連續不斷、欲罷不能的閱讀效果。
紙老虎 目錄
紙老虎 相關資料
1968年法國幾乎發生了一場“革命”,以“紅色”五月為高潮,學生和工人都加入了,差點應驗了“托克維爾規律”:生活改善了,抱怨多了,革命爆發了。雷蒙?阿隆對戴高樂總統說:“法國接二連三地搞革命,從不進行改革。”戴高樂說:“法國從來只在革命的腳跡上進行改革。”過來人奧利維埃?羅蘭的小說《紙老虎》替這場充滿錯置激情、面目不清,最終是令人費解的“革命”提出了他自己版本的意識流寫真和事過境遷的感受。 ——陳冠中
紙老虎 作者簡介
奧利維埃·羅蘭 法國著名作家
生于1947年,巴黎高等師范學院文學專業畢業,獲哲學碩士。曾活躍在法國1968年極左組織中,其最初的寫作動因出于對此經歷的反思。1983年,羅蘭發表第一部小說《未來現象》,對革命希望之破滅進行思索。自小說《蘇丹港》(1994)起羅蘭開始獲得公眾好評,當年獲得費米那獎。
后來的《紙老虎》(2002)把更加個人化的回憶在小說里抒情呈現,從而完結對那個非凡時代的思索,次年獲得法蘭西文化獎。
2010年,奧利維埃?羅蘭獲得法蘭西學院保羅?莫朗大獎(獎勵其所有著作)。
作者官方網站:http://www.olivier-rolin.fr/
孟湄
生于北京,北京大學西語系法語專業畢業。曾在巴黎、香港居住。喜歡文學翻譯,已出版的翻譯作品有:普魯斯特《斯萬的愛情》(節選),莫利亞克《普魯斯特》,薩岡《那么一種微笑》。偶爾給報刊雜志寫作隨筆、散文。
- >
隨園食單
- >
巴金-再思錄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史學評論
- >
回憶愛瑪儂
- >
煙與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