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妙相梵容
-
>
基立爾蒙文:蒙文
-
>
我的石頭記
-
>
心靈元氣社
-
>
女性生存戰(zhàn)爭
-
>
縣中的孩子 中國縣域教育生態(tài)
-
>
(精)人類的明天(八品)
信息傳媒文化與當代文藝生產消費的新變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6108864
- 條形碼:9787516108864 ; 978-7-5161-0886-4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shù):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信息傳媒文化與當代文藝生產消費的新變 本書特色
秦鳳珍、何志鈞、李志艷、孫恒存所著的《信息傳媒文化與當代文藝生產消費的新變》是一部攻堅之作,在研究戰(zhàn)略的制定上,在研究力量的投放上,都有不少可圈可點之處。在研究實實在在的現(xiàn)實問題時能夠入乎其內,出乎其外,嘗試給出對于現(xiàn)實的一種新的理論把握,或者,提煉一些新的概念。這應該是一切優(yōu)秀學術著作的一個特點。
信息傳媒文化與當代文藝生產消費的新變 內容簡介
《山東省社會科學規(guī)劃研究項目文叢:信息傳媒文化與當代文藝產生消費的新變》包括理解信息傳媒文化、信息傳媒文化與審美新變、信息傳媒文化與當代文藝的生產、信息傳媒文化與當代文藝的消費、信息傳媒文化與當代語文教育、面對信息傳媒語境中的文化生產—消費機制的文藝學轉型問題等部分。對信息傳媒文化與當代文化范型、審美范式轉換的關聯(lián)、大眾傳媒影響下文藝生產消費的新變、傳媒與當代文藝生產消費內容、方式、取向、特征等的新變化等問題進行了細致的分析剖辨。
信息傳媒文化與當代文藝生產消費的新變 目錄
導論
一 理解信息傳媒文化
二 信息傳媒文化與文藝審美的新變
**章 信息傳媒文化與當代文藝生產的新變
一 媒體·新型文化媒介人·當代文藝生產
二 信息傳媒與文藝的產業(yè)化
三 從書寫—印刷文學到新媒體文藝
第二章 遭遇數(shù)據(jù)庫的文藝消費
一 數(shù)據(jù)庫與語言
二 話語和監(jiān)獄
三 文藝消費遭遇“數(shù)據(jù)庫
信息傳媒文化與當代文藝生產消費的新變 作者簡介
秦鳳珍(1970-),女,漢族,河北張家口人,魯東大學文學院副教授、碩士生導師、現(xiàn)代語文教研室主任。近年在《人民日報》、《文藝報》、《當代文壇》、《當代電影》等報刊發(fā)表論文、評論三十多篇,出版專著一部,第一副主編高等教育出版社統(tǒng)編教材一部。目前承擔國家教育科學規(guī)劃項目、教育部項目、省社科項目、省軟科學項目多項。主要從事語文教育學、文藝與傳媒等的研究。
何志鈞(1971-),男,漢族,河北張家口人,文學博士,現(xiàn)為中國社科院文學所在站博士后、魯東大學教授、研究生導師、文學系系主任、地域文化資源開發(fā)與文化產業(yè)發(fā)展研究中心主任,中國中外文藝理論學會會員、中國國際徐福文化交流協(xié)會常務理事、山東省作家協(xié)會理事。近十年在《文學評論》、《人民日報》等報刊發(fā)表論文、評論百余篇,在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大學出版社等出版專著、教材(主編、副主編、參編)八部。主要從事文藝理論、媒介文化等的研究。
李志艷(1979-),男,湖南常德人,文學博士,廣西大學文學院副教授,碩士生導師,文藝理論教研室主任,學科負責人。出版專著《中國古典小說敘事話語的詩性特征》-部,獲廣西哲學社會科學優(yōu)秀成果三等獎,在《外國文學研究》、《浙江社會科學》、《江漢論壇》等報刊發(fā)表論文近三十篇。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羅庸西南聯(lián)大授課錄
- >
唐代進士錄
- >
月亮虎
- >
姑媽的寶刀
- >
推拿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朝聞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