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法律的悖論(簽章版)
-
>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
>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
-
>
私人財富保護、傳承與工具
-
>
再審洞穴奇案
-
>
法醫(yī)追兇:破譯犯罪現(xiàn)場的156個冷知識
-
>
法醫(yī)追兇:偵破罪案的214個冷知識
1895-1949-中國近代法理學 版權信息
- ISBN:9787100087476
- 條形碼:9787100087476 ; 978-7-100-08747-6
- 裝幀:60g膠版紙
- 冊數(shù):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1895-1949-中國近代法理學 本書特色
《中國近代法理學(1895-1949)/中國法律史學文叢》編著者程波。 程波1963年生,湖南華容人。湘潭大學歷史學學士,中國人民大學法學博士,全國外國法制史研究會理事。現(xiàn)為湖南商學院法學院教授,講授法理學、西方法律思想史、法律電影與美國法律文化等課程。1996-1997年在武漢大學經(jīng)濟學院訪學期間初識法學并收獲研習法理的熱情。受馬歇爾“自然界沒有飛躍”的影響,深感中國法治建設不能一蹴而就,需要創(chuàng)造接受法治思想的輿論環(huán)境并漸進推行。 在法學期刊發(fā)表論文40多篇。著有《西方法律思想史——法治源流》。研究領域:法理學、西方法律思想史。
1895-1949-中國近代法理學 內(nèi)容簡介
《中國近代法理學(1895-1949)/中國法律史學文叢》編著者程波。 《中國近代法理學(1895-1949)/中國法律史學文叢》內(nèi)容提要:本書為系統(tǒng)闡述中國近代法理學的論著。既對晚清至民國種種《法學通論》教科書資源作了考證,又辨析諸多教材版本,及學脈淵源與學術成就并不同一的民國法學者、法律教員的時代印跡。認為,在清末廢除科舉、推行近代教育制度的背景之下,大量流通的《法學通論》教科書,成為民眾普及法律知識的*直接的媒介之一。近代西方法學觀念中的核心法律概念,“ 憲政”“自由”“權利”“三權分立”頻繁出現(xiàn)在新式學堂的各種教科書里,并由日常生活的新聞事實傳入中國,從而作為近代。法律知識。的一部分而被社會化。盡管晚清*后十年開始的大規(guī)模的漢譯日本《法學通論》教科書具有某種典范意義,但是,“五四”新文化運動后,中國近代法理學亦漸次注重從英美法學理論資源中汲取養(yǎng)分。在相當長的時間內(nèi)。不是來自日本而是來自歐美的法律和法學,對中國近代法理學產(chǎn)生了深刻影響。
1895-1949-中國近代法理學 目錄
緒論 **節(jié) 研究的動機 第二節(jié) 研究的問題層面 第三節(jié) 研究的架構 **章 晚清漢譯日本《法學通論》教科書研究初步 **節(jié) 《法學通論》教科書書目匯表及版本略考 一、書目匯表 二、著作提要及版式略考 三、《法學通論》與近代法學知識的導入主體 第二節(jié) 晚清漢譯《法學通論》教科書出版高峰之原因分析 一、與清末“法政諸學”的互動 二、與晚清推行“新政”的關聯(lián) 三、結論 第二章 王國維翻譯的《法學通論》及其關聯(lián)影響 **節(jié) 王國維的翻譯實踐與《法學通論》之時評 一、王國維早期的日文翻譯實踐: 二、王國維譯《法學通論》及清末時人的論評 第二節(jié) 王國維翻譯的《法學通論》在內(nèi)容上的特色 一、博引歐美各名家之說,探究法學理論諸問題 二、以進化史觀為指導,強調(diào)法律家于社會上之勢力 三、不為歐美眾家之說所囿,而能自為中肯之論斷 四、注重立法理論與法律解釋 五、強調(diào)法律與道德的進步發(fā)展 第三節(jié) 日譯法學名詞在中
1895-1949-中國近代法理學 作者簡介
程波,1963年生,湖南華容人。湘潭大學歷史學學士,中國人民大學法學博士,全國外國法制史研究會理事。現(xiàn)為湖南商學院法學院教授,講授法理學、西方法律思想史、法律電影與美國法律文化等課程。1996—1997年在武漢大學經(jīng)濟學院訪學期間初識法學并收獲研習法理的熱情。受馬歇爾“自然界沒有飛躍”的影響,深感中國法治建設不能一蹴而就,需要創(chuàng)造接受法治思想的輿論環(huán)境并漸進推行。在法學期刊發(fā)表論文40多篇,著有《西方法律思想史—法治源流》。研究領域:法理學、西方法律思想史。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回憶愛瑪儂
- >
史學評論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月亮虎
- >
二體千字文
- >
名家?guī)阕x魯迅:故事新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