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東洋鏡:京華舊影
-
>
東洋鏡:嵩山少林寺舊影
-
>
東洋鏡:晚清雜觀
-
>
關中木雕
-
>
國博日歷2024年禮盒版
-
>
中國書法一本通
-
>
中國美術8000年
中國舞蹈發展史 版權信息
- ISBN:9787307093935
- 條形碼:9787307093935 ; 978-7-307-09393-5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中國舞蹈發展史 本書特色
《中國舞蹈發展史》由王克芬所著,介紹了原始舞蹈產生與發展的軌跡,夏商奴隸制時代舞蹈的發展,兩周時期舞蹈的發展和變革,舞蹈藝術取得重大發展的漢代,各族樂舞在紛呈交流中發展的三國兩晉南北朝時代,輝煌唐舞,舞蹈藝術發展的轉折期——遼、宋、西夏和金代,元、明、清舞蹈藝術的傳承與變異,是研習中國舞蹈專門史不可多得的寶貴資料。
中國舞蹈發展史 內容簡介
《中國舞蹈發展史》由王克芬所著,《中國舞蹈發展史》系統介紹了原始舞蹈產生與發展的軌跡,夏商奴隸制時代舞蹈的發展,兩周時期舞蹈的發展和變革,舞蹈藝術取得重大發展的漢代,各族樂舞在紛呈交流中發展的三國兩晉南北朝時代,輝煌唐舞,舞蹈藝術發展的轉折期——遼、宋、西夏和金代,元、明、清舞蹈藝術的傳承與變異。全書圖文并茂,史料豐富,是研習中國舞蹈專門史不可多得的寶貴資料。
中國舞蹈發展史 目錄
**章 原始舞蹈產生與發展的軌跡 一、生產勞動與原始舞蹈 二、生殖崇拜與“求偶舞” 三、反映征戰生活的古武舞 四、原始祭祀舞 第二章 夏商奴隸制時代舞蹈的發展 一、舞蹈步入表演藝術領域 二、祭祀舞的發展及甲骨文中的有關記錄 第三章 兩周時期舞蹈的發展和變革 一、強化舞蹈的教化和政治作用 二、“禮崩樂壞”與民間舞興盛 三、表演性舞蹈的發展及其對政治生活的影響 (一)表演性舞蹈藝術的發展 (二)舞蹈活動與政治斗爭 四、樂舞理論 (一)儒家的樂舞理論 (二)墨家的樂舞理論 第四章 舞蹈藝術取得重大發展的漢代 一、舞蹈發展的廣度和深度 (一)“百戲”是流傳*廣的表演藝術形式 (二)“女樂”的舞蹈活動 (三)禮節性舞蹈與即興起舞 (四)雅樂舞蹈的繼承與創新 (五)民族關系的發展與樂舞文化交流 二、舞蹈藝術水平的提高 (一)技藝結合,注重舞情舞意的刻畫 (二)群舞的編排 (三)舞具舞服的巧妙運用 (四)著名舞人及其藝
中國舞蹈發展史 作者簡介
王克芬生于l927年4月,重慶市云陽縣人。中畫藝術研究院研究員、博士生導師,敦煌研究院兼職研究員。1947年在上海中國樂舞學院師承著名舞蹈家戴愛蓮習舞,后曾任中央民族歌舞團編導、演員。1956年調入中國舞蹈藝術研究會,在歐陽予倩、陰法魯、楊蔭瀏等著名專家指導下研究中國舞蹈史。主演著作有《中國古代舞蹈史話》(中、英、日、法、韓文本)、《中國舞蹈發展史》(獲中國藝術研究院優秀研究成果三等獎;1999年又獲“文化部第一屆文化藝術科學優秀成果二等獎”)、《中國舞蹈史.隋唐五代部分》(獲中國藝術研究院優秀成果三等獎),學術論文、評論近百篇,合著《佛教與中國舞蹈》。參加編撰的《隋唐文化》獲國家圖書獎。主編的《中國舞蹈詞典》獲首屆辭書評獎三等獎。任《中華文明史》舞蹈學科主編并撰稿,獲“五個一工程獎”。是《中國大百科全書.音樂舞蹈卷》古代舞分支副主編。主編《中國近現代當代舞蹈發展史》、《敦煌石窟全集。舞蹈卷》(香港商務印書館出版)、《中華舞蹈圖史》(臺灣文津書局出版)等。1992年被評為國家有特殊貢獻的專家,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2000年赴美國邁阿密及威敦堡大學講學;獲美國中西部中國科技文化交流協會授予的“杰出藝術家貢獻獎”。《喀辭海》、《佛教文化百科》、《藝海》等大型辭書的編委及撰稿人。被收入中國、英國、美國、印度等多部《國際名人錄》。
- >
月亮與六便士
- >
朝聞道
- >
莉莉和章魚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經典常談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