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重慶歷史地圖集
-
>
飛虎隊隊員眼中的中國:昆明 四川 杭州 上海(明信片)
-
>
威尼斯書
-
>
一聽說那島上有貓,我就出發了:日本貓島旅行筆記
-
>
中國分省系列地圖冊:江蘇(2016年全新版)
-
>
生命的邊緣-站在珠穆朗瑪峰之巔
-
>
不一樣的云南
死在路上也不錯 版權信息
- ISBN:9787122132635
- 條形碼:9787122132635 ; 978-7-122-13263-5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死在路上也不錯 本書特色
《死在路上也不錯》是一種信仰,更是一種人生的態度。 《死在路上也不錯》不僅僅成就了作者的夢想,我相信這里面也有屬于你的一個夢。 《死在路上也不錯》是一部讓我們放棄一切借口,勇往直前的青春狂歌。 《死在路上也不錯》也許真的很不錯。 一個女孩兒,她有的,只是一輛單車。憑借著一定要離開的勇氣,見證了一路的艱辛,終于穿行了滇藏高原,這片屬于全人類的凈土。不,應該說,這里更是一個成就夢想的地方,因為作者的成功可以復制。 夢想與現實、放棄與堅持,是一步一步的旅途,還是一米一米的人生。也許前方的路還有很長,不知道是否會到達終點,那就讓我們走著瞧,即使死在路上,也不錯。
死在路上也不錯 內容簡介
一直到旅程結束,我才發現*難的,不是疲倦、寒冷或者其他,而是與“放棄”這個念頭對峙。摔倒并不痛苦,苦的是要掙扎著爬起來。或者(只是或者)我騎車,只是為了想知道自己會在哪一個點上放棄掙扎。 周榕榕是一名畢業于香港中文大學的女高材生,2009年6月,一個突如其來的念頭,使她踏上了單車入藏的驚險之旅。從香港到深圳,再從深圳騎單車一路向西,似乎從踏上旅程開始,她就一直跟死神并著肩走,時遠時近,可是隱隱約約總可以嗅到它的氣息:當騎行在海拔5000米的東達山,一面忍受后腦勺的抽痛和頂到喉嚨口的嘔吐感;一面聽冰雹敲打在頭盔上叮叮當當。當一個人背著大包在公路邊攔順風車,看車上的司機越坐越近。當夜半乘坐的阿里班車沖入河道,車身呈50度傾斜……是的,流浪沒有想象中的浪漫,路上有懸崖、峭壁、不生寸草的荒蕪之地、騙子和色狼,可是她還看到了夕陽,看到令人淚水盈眶的奔騰的野馬群,看到虔誠的朝圣者。 她的生活就是旅行,寫字,拍照,再次旅行……不久,她又將背起行囊,獨自遷徙到尼泊爾和印度,可是誰知道呢?若干個日子后,或許她又將回到這座圣城,在光明茶館喝一杯奶茶,向你述說另一場冒險。
死在路上也不錯 目錄
…千米:中國香港
0千米:大理
73千米:雙廊鎮
179千米:鶴慶
225千米:麗江
306千米:虎跳峽
409千米:香格里拉
517千米:書松鄉
605千米:德欽
825千米:芒康
979千米:左貢
1277千米:然烏
1414千米:波密
1580千米:魯郎
死在路上也不錯 節選
八一鎮過了色季拉山埡口,一切就變得簡單起來了:不用搜刮力氣踩下腳蹬,也不用說服自己與身體的疲憊抗爭,要做的只是控制好車把、捏緊了剎車,讓公爵帶著我跟行囊一路盤旋往下,然后在經過農家木屋的時候停下來烤烤火喝碗甜茶。在遇到逆向獨行的同類時打聲招呼,告訴他,前面還有很遠很遠的路,他會說,見到尼洋河的時候,你們就離八一鎮不遠了。當委婉的尼洋河出現在路的左邊的時候,它正溫柔地含蘊著日夜交接之間那片曖昧的昏黃,暮色讓安靜的流水、沉默的樹有了種寧靜的安穩,不管誰來都無法破壞其平靜似的篤定。比起憤怒的帕隆藏布江,尼洋河簡直像受到祝福似的安逸,像一個不食人間煙火的貴婦。在貴婦的一路陪伴下,我們沒花太多時間就一路闖進了八一鎮。久違的高大建筑物、整潔道路,還有久違了的地名。這個用40年時間迅速建立起來的高原城鎮,用名字報答給予經濟支援的各個省市,于是有了路邊的一個個鐵牌,大字寫著:廈門路、福建路、深圳大道……有點兒成績單的意味。一陣風吹過,干凈得很徹底的大道上連一個可被卷起的塑料袋也沒有,只有兩條黃狗低低地沖我們吠了兩聲,小心翼翼地試探什么似的。好荒涼的地方呵,我們沉默地穿梭在一棟棟無人的建筑物之間,刷得粉白的墻,整潔的玻璃窗戶,這里沒有人渾濁的氣息與聲響,我想象著入黑后從各處涌出來的鬼魅……像《千與千尋》中穿過隧道抵達的城,天黑、紅色燈籠就一盞盞亮了起來,神仙鬼怪經過一道橋到澡堂來洗浴飲食……幸好穿過城的周邊地區,進入中心地帶,路人就稀稀落落地出現了,還有高級酒店、餐館、超市、商店。我們沒有猶豫地直奔當地的渡口國際青年旅舍,正好在天黑前帶著單車擠入旅舍小小的庭院之中。在八一鎮休整了兩天,不騎車的日子時間流淌得像尼洋河一樣平緩而安靜。是一種近鄉情怯的情緒吧,讓我們遲遲不想出發,不敢接近觸手可及的拉薩。而拉薩,實在已經不遠了。該怎么安撫到達目的地的失落呢?我跟其他四個伙伴都在想,在擔憂。為什么這樣呢?我們的人生永遠存在聚與散,到達與離開。膝蓋的傷依然隱隱作痛,我都不太在乎了,離拉薩還有404千米。……
死在路上也不錯 相關資料
旅游天書、人生指南——給榕榕的書序 那天,坐在餐廳,吃著牛扒,聽她講述單人匹馬, 騎單車從云南進入西藏的驚心動魄故事, 緊張得食不知味,杯中的咖啡也涼了, 身為男子漢,更感羞愧不已。 她,一個來自中國香港的女孩子,在大山大嶺之中,踩了一個月單車,爬上四五千米的滇藏高原,走了2000千米山路,期間摔倒受傷,身體著涼發燒,這才叫九死一生吧。在最辛苦、很想放棄的時候,總有路過的汽車向她招手,好心地問她是否需要搭順風車,而她一次又一次險些點頭,墮入半途而廢的“糖衣陷阱”。 走這樣的路,拒絕那些誘惑,不僅需要超人的體能和毅力,更要不懈的勇氣!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尚且難以抵擋錦衣美食的引誘,而她在極度困乏之下,還能堅持走自己的路,太難能可貴了。 入藏雖難,但憑著驚人的意志,她做到了,更大挑戰原來還在后頭。攔順風車深入西藏腹地的阿里地區時,竟被性騷擾;搭車前往拉薩更是遇到車禍。最后又是怎樣逃過這兩劫的呢? 這些事,我們一輩子也不會遇上,她在幾個月內全經歷了。這本書,讓我們安坐家中,就能“騎單車”從云南進入拉薩,再從拉薩前往阿里,增廣見聞之余,還會反思自己的事業,思考我們究竟需要什么樣的生活。 一本用勇氣、意志和毅力寫成的書,絕對值得我們花一點時間,細細咀嚼!多謝你,榕榕,為我送上這本精彩好書——既是旅游天書,更是人生指南。 ——潘小濤(商業電臺節目主持、專欄作家) 為周榕榕寫序 周榕榕是我到香港中文大學教書后, 第一屆學生。 生平第一次教書,遇上的學生總是難忘的,我如今幾乎仍能說出每個人的名字,記得他們的懵懂小事。而周榕榕,又是其中很突出的一個。 從學生口中知道她高考成績驚人,好得可以上報紙的那一種,可她本人卻是低調的。她極聰明,外表很“型”,卻不是由名牌堆砌的那種女生,中文水平明顯在同學之上,但她絕不賣弄。她反而很謙虛,有次跟我說,她從小敬畏老師,小時候甚至以為老師是不用上廁所的神人,令我哈哈大笑。 有次跟她一起坐火車,邊走邊聊,更了解她是個難得的好女兒,學業固然不用母親擔心,還處處為家人著想。我跟她說,若我有女兒像她便好了。 如今看到她的作品,百感交雜。有她這樣的女兒,她母親一定擔心死了,正如我當年浪蕩天涯,電話不通,閑來才寫張明信片回家。家母卻是盼星星盼月亮地等那片輕巧又沉重的破卡片,有一回10多天也沒聽見我的消息,她幾乎要失眠。 是的,周榕榕這條路,我10多年前也走過。或者這是她找我寫序的原因。14天沒洗過澡的記錄、危險得下一刻便會沒命的塌方公路,都是那條路上的回憶。 你問我,到底當年為何要由尼泊爾搭順風車入西藏,又由西藏以同一方法搭車下云南,平白花了許多的時間,冒了很多不必要的險,這都是不能解釋的。雖然說不出理由,可意志卻十分堅定,或者,這便叫做青春。 我記得有一天,大清早又蹲在路旁,央求各路師傅(即司機)載我一程,不得要領,垂頭喪氣回到木屋,準備干等另一天。扭開隨身的短波收音機,花了很長時間,調到一個廣東話電臺,竟然播著鄭伊健的歌。那一刻突然感到時空錯亂,近乎崩潰,到底我在什么地方,為何我會在這里,我在香港的朋友在做什么?為什么我要這樣虛度人生? 又有一次,我坐的是郵政車。被我屁股磨蹭著的,是一沓沓郵件。遙遙想到,我寄回家的信到哪一站了? 周榕榕比我強,首先騎單車比搭順風車難許多倍,除了學業成績,這次我又見識了她的斗志和體力。其次,她去了阿里,那是所有在拉薩的旅人的夢想之地,可惜我當年一時軟弱,未能成行。如今人到中年,怕苦又怕死,相信余生都不會再去,竟成永訣。有些事,年輕時不做,便此生都不會做。 她回來后,竟有勇氣執筆把游歷寫成書,這一點又比我強。我在香港中文大學教周榕榕新聞采訪,但她從沒想過做記者。看到她的作品,我更認定她應該從事寫作。作家的路不比記者易走,但正如她走過的路一樣,難走,不也是走過了? ——陳惜姿(香港中文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導師)
死在路上也不錯 作者簡介
周榕榕,香港中文大學新聞及傳播學院一級榮譽畢業,曾擔任記者、節目主持人,辭職后用半年的時間騎車滇藏、深入阿里,再往尼泊爾、印度。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自卑與超越
- >
巴金-再思錄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