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為何爆發及戰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戰國策 版權信息
- ISBN:9787204114115
- 條形碼:9787204114115 ; 978-7-204-11411-5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戰國策 本書特色
《戰國策》是漢人劉向根據戰國時期縱橫家著作編輯而成的一部獨特的國別史著作,記載了戰國初年到秦統一240年間,12大諸侯國繽紛多姿的歷史面貌。在戰國這樣一個動蕩劇變的時代,往來于各國之間的縱橫家是時代寵兒,他們多以謀臣策士的身份登堂入室,指點山河,旁征博引,巧思妙喻,機鋒敏睿,汪洋恣肆,從某種程序上影響了一個時代諸侯國的盛衰和歷史的走向。這部國別史著作充分展現了古代先賢語言和計謀方面達到的高精境界,洋溢著令今人嘆為觀止的人生智慧,具有獨特的藝術魅力。
戰國策 內容簡介
《中華傳統文學寶庫:戰國策》內容主要包括:周策、秦興師臨周而求九鼎、東周欲為稻、秦令褐里疾以車百乘入周、韓魏易地、秦策、衛鞅亡魏人秦、蘇秦始將連橫、張儀說秦王、楚攻魏張儀謂秦王、秦武王謂甘茂、甘茂亡秦且之齊、甘茂相秦、秦客卿造謂穰侯、范子因王稽人秦、應侯渭昭王等等。
戰國策 目錄
秦興師臨周而求九鼎
東周欲為稻
秦令褐里疾以車百乘入周
韓魏易地
秦策
衛鞅亡魏人秦
蘇秦始將連橫
張儀說秦王
楚攻魏張儀謂秦王
秦武王謂甘茂
甘茂亡秦且之齊
甘茂相秦
秦客卿造謂穰侯
范子因王稽人秦
應侯渭昭王
天下之士合從相聚于趙
或為六國說秦王
謂秦王日
濮陽人呂不韋賈于邯鄲
文信侯欲攻趙以廣河間
齊策
鄒忌修八尺有余
蘇秦為趙合從
張儀為秦連橫齊王
張儀事秦惠王
昭陽為楚伐魏
秦攻趙長平
孟嘗君將入秦
淳于髡一日而見七人于宣王
齊人有馮諼者
先生王斗造門而欲見齊宣王
蘇秦說齊閡王
燕攻齊取七十余城
楚策
蘇秦為趙合從
張儀為秦破從連橫
楚王將出張子
楚襄王為太子之時
蘇子謂楚王
張儀之楚
唐且見春申君
……
趙策
魏策
韓策
燕策
宋衛策
中山策
戰國策 節選
衛鞅從魏國逃到秦國,很快就被秦孝公任命為丞相,受封于商地,號稱“商君”。衛鞅治理秦國,實行嚴刑峻法,大公無私,刑罰不畏權貴,賞賜不因親近而徇私情,太子犯法,就把太子的師傅處以黥劓之刑。新法實行一年以后,秦國無人撿取路上的失物,人民都不敢貪非分之財,而且兵強馬壯,天下諸侯都很畏懼秦國。可是商君之法過于刻薄寡恩,只是以強力壓服民眾罷了。 孝公行之八年①,疾且不起,欲傳商君,辭不受。孝公已死,惠王代后,蒞政有頃②,商君告歸。 秦孝公實行商君之法十八年之后,一病不起,臨死前想傳位于商君,衛鞅卻拒絕不肯接受。秦孝公死了以后,秦惠王繼位,秦惠王執政后不久,衛鞅就告老還鄉。 人說惠王日:“大臣太重者國危,左右太親者身危。今秦婦人嬰兒皆言商君之法,莫言大王之法。是商君反為主,大王更①為臣也。且夫商君,固大王仇讎⑦也,愿大王圖③之。”商君歸還④,惠王車裂⑤之,而秦人不憐。 有人對惠王說:“如果大臣權勢太重,國家就會有危險;如果左右侍臣太親,國君就有危險。現在秦國不論男女老幼,都只稱道商君之法,而不稱道大王之法,這就是說,商君反而成了主人,大王反倒變成了臣子。何況商君本來就是大王的仇人,但愿大王能慎重考慮這件事。”想回魏國而被禁止出境,只能回城,秦惠王就下令對他處以車裂的重刑,而秦國人都不同情他。蘇秦始將連橫,說秦惠王日:“大王之國,西有巴、蜀、漢中之利,北有胡貉、代馬之用①,南有巫山、黔中之限⑦,東有肴、函之固。田肥美,民殷富,戰車萬乘,奮擊百萬,沃野千里,蓄積饒多,地勢形便,此所謂天府,天下之雄國也。以大王之賢,士民之眾,車騎之用,兵法之教,可以并諸侯,吞天下,稱帝而治。愿大王少留意,臣請奏其效。” 當蘇秦開始提出連橫政治主張的時候,首先去游說秦惠王道:“大王所統治的秦國,西有巴蜀、漢中的地利,北有胡貉、代馬的物產,南有巫山、黔中的險阻,東有崤山、函谷關的堅固。土地肥沃,人民富庶,戰車有一萬輛,精兵有一百萬;肥沃的田地有一千里,積蓄的糧草不計其數;而地理形勢更是有利于秦國,這真是所謂的‘天府之國’,天地間的一大雄邦。憑大王的賢明,眾多的百姓,對兵車馬隊的使用,兵法的熟練.大王足可以兼并諸侯吞并天下,稱帝而君臨萬邦。但愿大王能稍加留意,允許臣來陳述秦國地利兵強的功效。” 秦王日:“寡人聞之,毛羽不豐滿者不可以高飛,文章①不成者不可以誅罰,道德不厚者不可以使民,政教不順者不可以煩大臣。今先生儼然不遠千里而庭教之⑦,愿以異日。” 秦惠王說:“寡人常聽人說,羽毛不夠豐滿的鳥兒不可以高飛,法令不完備的國家不可以行刑,道德淺薄的君主不可以統治萬民,政教不清明的君主不可以號令大臣。如今先生不遠千里來到我秦國當面指教,寡人內心十分感激,不過關于軍國大計,*好還是等將來再說吧!” 蘇秦日:“臣固疑大王之不能用也。昔者神農伐補遂,黃帝伐涿鹿而禽蚩尤,堯伐膳兜,舜伐三苗,禹伐共工,湯伐有夏,文壬伐崇①,武王伐紂,齊桓任戰而伯天下。由此觀之,惡有不戰者乎? 蘇秦說:“臣本來就懷疑大王不肯重用臣,現在才證明了果真如此。以前神農氏攻打補遂;黃帝征伐涿鹿,擒獲蚩尤;唐堯放逐袋兜;虞舜攻打三苗;夏禹攻打共工;商湯滅夏桀;周文王攻打崇侯虎;周武王滅商紂;齊桓公通過戰爭而雄霸天下。 ……
- >
唐代進士錄
- >
回憶愛瑪儂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