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為何爆發及戰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史事與人物-民國文學文化名著 版權信息
- ISBN:9787807617969
- 條形碼:9787807617969 ; 978-7-80761-796-9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史事與人物-民國文學文化名著 本書特色
奴才之種類甚多。就歷史上已有的材料而論,大體上可以分作兩大類。一類是形逼勢緊,國破家亡,身為囚虜。到了這步田地,不肯做也得做,做了滿心委屈,涕淚交流,有奴才的形式而未曾具備或者養成奴才的心理的。另一種則是很不好聽的了,一心想檄主子,奴役眾多的人民,而又先天不足,后天失調,作事不得人心,奪取或者維持政權的武力,又不大夠,于是只好撣撣土,打點青農,硬跪在外國人面前,寫下甘結,賣身為奴。
史事與人物-民國文學文化名著 內容簡介
《民國學術文化名著:史事與人物》是吳晗先生的雜文集之一。收錄了十八篇精彩的雜文。內分四部分:1.論歷史上的人物,如《論奴才——石敬瑭父子》《關于魏忠賢》等6篇,篇幅短小精悍,文辭犀利。2.記述作者的好友聞一多、陶行知等5篇。他的懷舊憶友的文章,都寫得親切具體,富有激情。在他的筆下,朋友們的音容笑貌和內心情思,都躍然紙上,感人至深。3.讀書筆記,如《讀(二千年間)》;《蘇渥洛夫傳》等4篇。4.回鄉散記3篇。
史事與人物-民國文學文化名著 目錄
論奴才——石敬瑭父子
“社會賢達”考
奴隸翻身的史例
關于魏忠賢
歷史上的國民身份證
哭一多
聞一多的手工業
陶行知先生在上海的回憶
記張蔭麟
毛鴻上校
讀《二千年間》
《明太祖》和《從僧缽到皇權》
蘇渥洛夫傳
讀《對馬》
史事與人物-民國文學文化名著 節選
是軍校畢業的,同期的若干學生早已當了師長軍長了。他因為成績特別好,留校作助教,從此永遠作軍人中的文官,階級是按年資升了,作了陸軍上校,可是,他痛苦,就軍人說他是文官,就學校里同事說呢,他又是地道軍人。文不成,武不就,而且,一家三口,還有老母要供養,弟妹要教育。 他過極端刻苦的生活,經常不大吃肉。有時在軍訓處吃包飯,霉黑米和清水白菜。 他發憤要改造這命運,咬著牙吃苦,咬著牙指住書本,一有空就自己學習,買了許多書,請同鄉的學生幫助進修。 他一定要考進陸軍大學,學一點專門學術,將來替國家真正做一點事。 但是,他一輩子沒有帶過兵,他們叫作“隊質”吧?沒有隊質,不能考陸大,這個門緊緊地關住,他沒有希望了,他支持不住了。 雖然如此,他還是有一個無可奈何的希望,希望他能在他所共甘苦的學校永遠安心工作下去。 有一次重慶的一個國立大學找他去作軍訓副主任,升了一級作少將。他拒絕了,**他舍不得這個摯愛的學校。第二他也受不了那個學校他所不習慣的空氣。 他預備等戰爭結束,跟學校回北平,繼續他的學習工作。將來或者有機會參加留學考試。 然而,問題又來了,政府取消大學軍訓,這是一個致命的打擊。毛教官不但失業,而且,事實擺在那里,他非離開西南聯大不可了。 當然,聯大當局,尤其是查二哥是明白這個非軍人又非文人的人的功績的,請他作聯大附中教官,照支原薪,還是在聯大作事。 然而,附中隸屬于師范學院,師院是決定留在昆明的。 ……
- >
山海經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回憶愛瑪儂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自卑與超越
- >
詩經-先民的歌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