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蜜蜂的寓言:私人的惡德,公眾的利益
-
>
世界貿易戰簡史
-
>
日本的凱恩斯:高橋是清傳:從足輕到藏相
-
>
近代天津工業與企業制度
-
>
貨幣之語
-
>
眉山金融論劍
-
>
圖解資本論
農村社會救助制度的可持續性研究-基于對中國10省份33縣市農村居民的調查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4115536
- 條形碼:9787514115536 ; 978-7-5141-1553-6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農村社會救助制度的可持續性研究-基于對中國10省份33縣市農村居民的調查 本書特色
王增文編著的《農村社會救助制度的可持續性研究:基于對中國10省份33縣市農村居民的調查》主要包括5個部分:**部分,從農村*低生活保障制度產生的背景及發展脈絡入手,對社會救助及農村居民*低生活保障制度產生和發展的歷史進行了梳理,第二部分,用中國10省份33縣市的農村的*低生活保障制度數據及民政部和國家統計局的1978~2008年的統計數據為例,筆者對當前中國農村*低生活保障模式進行了評估,具體從制度的運行效果(知曉率、政策受益者比例和低保發放等問題)、資源利用效率及財政負擔能力和制度的優缺點等方面進行子闡述。第三部分,對當前中國農村*低生活保障制度的適應性方面進行了分析。第四部分,主要是實證研究部分。第五部分,完善中國農村*低生活保障制度的思考和建議。
農村社會救助制度的可持續性研究-基于對中國10省份33縣市農村居民的調查 內容簡介
《農村社會救助制度的可持續性研究:基于對中國10省份33縣市農村居民的調查》主要包括5個部分:**部分,從農村*低生活保障制度產生的背景及發展脈絡人手,對社會救助及農村居民*低生活保障制度產生和發展的歷史進行了梳理,第二部分,用中國10省份①33縣市的農村的*低生活保障制度數據及民政部和國家統計局的1978~2008年的統計數據為例,筆者對當前中國農村*低生活保障模式進行了評估,具體從制度的運行效果(知曉率、政策受益者比例和低保發放等問題)、資源利用效率及財政負擔能力和制度的優缺點等方面進行子闡述。第三部分,對當前中國農村*低生活保障制度的適應性方面進行了分析。第四部分,主要是實證研究部分。第五部分,完善中國農村*低生活保障制度的思考和建議。
農村社會救助制度的可持續性研究-基于對中國10省份33縣市農村居民的調查 目錄
農村社會救助制度的可持續性研究-基于對中國10省份33縣市農村居民的調查 作者簡介
王增文,男,1980年生,山東臨沂人,管理學博士,南京財經大學副教授,碩士生導師,武漢大學社會保障研究中心兼職研究員;2009年畢業于武漢大學社會保障專業,獲管理學博士學位,2009年至今在南京財經大學任教;2011年博士論文獲“全國百篇優秀博士論文提名獎”,2011年被列入校“青年學者支持計劃”;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省教育廳哲社基金項目等多項,在《中國軟科學》、《中國人口科學》、《中國人口資源與環境》和《農業經濟問題》等權威雜志上發表論文30余篇;完成著作1部(合著),獲省部級以上獎勵5項,廳級獎勵3項。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唐代進士錄
- >
我與地壇
- >
回憶愛瑪儂
- >
姑媽的寶刀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