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估到手價是按參與促銷活動、以最優惠的購買方案計算出的價格(不含優惠券部分),僅供參考,未必等同于實際到手價。
-
>
了不起的建筑師
-
>
勝景幾何論稿
-
>
中國古代建筑概說
-
>
維多利亞:建筑彩繪
-
>
庭院造園藝術——浙江傳統民居
-
>
建筑園林文化趣味讀本
-
>
磧口古鎮
中國建筑文化遺產-4 版權信息
- ISBN:9787561843000
- 條形碼:9787561843000 ; 978-7-5618-4300-0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中國建筑文化遺產-4 本書特色
金磊主編的《中國建筑文化遺產4》收錄了眾多建筑師的多篇寫作,同時展示了“建筑百人欄”,邀請近百位建筑師、建筑傳媒人、學生等在歲末年初對2012中國建筑提出暢想和希望。
中國建筑文化遺產-4 內容簡介
2012攆走了2011。2011雖沒有2008奧運會的精彩,也缺少2010世博會的歡騰,但它對中國城市與建筑、文化與傳媒界的影響卻沒有理由不讓人關注,其中*重要的當屬《中國建筑文化遺產》上路了,我們和專家編委團隊成為踐行中國建筑遺產研究與傳播的行動者雖然,2012已有太多的猜測與可能,但這一年我至少堅信改變在心,積極行動能實現夢想,廣博而跨界的建筑遺產傳承是守望的風潮。跨界指跨學科研究,開始是邊緣科學(如物理化學、生物物理等)的發展,后來是橫斷科學(如一般系統論、控制論、信息論等)的崛起,再是綜合科學(如環境科學、安全科學、廣義建筑學乃至未來學等)的涌現,它們不僅給當代科技發展開辟了廣闊的天地,更為大量悄然興起的復雜性研究,如巨型城市分析帶來了突破性貢獻《中國建筑文化遺產》并非以文化為研究對象,之所以借用“跨界”一詞,不僅有它本身的演化足跡,也有它必然的時代需求。因為在建筑遺產的研究與傳播中,不乏開化與禁錮,崇尚與阻擋之勢“跨界”要求:藝術與構造的交叉,科學與文化的共融,歷史與人文的思考,技理與哲理的碰撞等如當代城市學已處于無邊界的狀態,不真正跨學科研究則難實現“城市化”如果說,兩院院士吳良鏞教授的《廣義建筑學》是“跨界”建筑的經典讀本,那么2011年時任國家文物局局長單霽翔的全國政協“關于將文化遺產保護領域作為促進學科交叉與融合試點領域”的提案,就同時強調了三大結合,即基礎研究與應用技術、高新技術與傳統工藝、學科交叉和技術集成互補。
中國建筑文化遺產-4 目錄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隨園食單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月亮與六便士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