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道德經說什么
-
>
電商勇氣三部曲:被討厭的勇氣+幸福的勇氣+不完美的勇氣2
-
>
新時期宗教工作與管理
-
>
帛書道德經
-
>
傳習錄
-
>
齊奧朗作品·苦論
-
>
無障礙閱讀典藏版:莊子全書
輝煌燦爛的印度文化的主流-印度教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6103050
- 條形碼:9787516103050 ; 978-7-5161-0305-0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輝煌燦爛的印度文化的主流-印度教 本書特色
印度教在印度是宗教更是一種生活方式。在印度人的所有生活方式里,處處折射著印度教思想。一種宗教能夠成為它所在國度的大多數人的生活方式,足見它對人們思想的影響達到了何種程度。 毛世昌等編著的《輝煌燦爛的印度文化的主流——印度教》共十九章節,內容包括雅利安人進入印度之前的印度文化、印度教的演變、印度教的經典、印度教文學和法律、印度教六派哲學等。本書給供相關人員參考閱讀。
輝煌燦爛的印度文化的主流-印度教 內容簡介
印度教在印度是宗教更是一種生活方式。在印度人的所有生活方式里,處處折射著印度教思想。一種宗教能夠成為它所在國度的大多數人的生活方式,足見它對人們思想的影響達到了何種程度。 毛世昌等編著的《輝煌燦爛的印度文化的主流——印度教》共十九章節,內容包括雅利安人進入印度之前的印度文化、印度教的演變、印度教的經典、印度教文學和法律、印度教六派哲學等。本書給供相關人員參考閱讀。
輝煌燦爛的印度文化的主流-印度教 目錄
**章 雅利安人進入印度之前的印度文化 **節 達羅毗荼人 第二節 印度河文明——摩亨佐達羅城市文明和哈拉帕城市文明第二章 印度教的演變 **節 雅利安人進入印度 第二節 吠陀教一婆羅門教一印度教的演變第三章 印度教的經典 **節 四大《吠陀經》——印度教的源頭 《吠陀經》 《梨俱吠陀》 《耶柔吠陀》 《娑摩吠陀》 《阿達婆吠陀》 第二節 《梵書》——解釋《吠陀經》的書 第三節 《森林書》——《梵書》的補充 第四節 《奧義書》——破解宇宙和人生奧秘的書 第五節 《薄伽梵歌》——印度哲學的源頭 第六節 《往世書》——神的故事第四章 印度教文學和法律 **節 印度兩大史詩 《羅摩衍那》(the ramay’ana)故事簡介 《摩訶婆羅多》(the mahabharata)故事簡介 第二節 迦梨陀娑的戲劇和詩歌 第三節 迦比爾的詩歌 第四節 奧羅賓多的詩歌 第五節 泰戈爾的詩歌和戲劇 第六節 其他戲劇家 跋娑 首陀羅迦 戒日王 毗舍佉達多 薄婆菩提 婆吒·那羅延 第七節 現代戲劇 第八節 《摩奴法典》第五章 印度教六派哲學 **節 數論派哲學 第二節 瑜伽派哲學 第三節 勝論派哲學 第四節 正理派哲學 第五節 彌漫差派哲學 第六節 吠檀多派哲學第六章 印度教哲學家 **節 商羯羅 第二節 羅摩克里希納 第三節 辨喜(維維卡南達) 第四節 羅易 第五節 圣雄甘地第七章 印度教的神 **節 梵天——創造之神 第二節 保護之神毗濕奴 第三節 毗濕奴的10個化身 1.羅摩 2.持斧羅摩 3.黑天神 4.魚 5.佛陀 6.龜 7.野豬 8.人獅 9.侏儒 10.迦爾吉(白馬) 第四節 濕婆 第五節 薩拉斯瓦蒂——辯才天女 第六節 拉克西米——吉祥天女與財富女神 第七節 帕爾瓦蒂——性力女神 第八節 象頭神 第九節 戰神迦烯吉夜 第十節 神猴哈努曼——孫悟空的原型 第十一節 印度教的吠陀神 因陀羅 太陽神蘇利耶 火神阿耆尼 風神瓦育 波浪神瓦如那第八章 印度教仙人 **節 投山仙人 第二節 眾友仙人 第三節 敝衣仙人 第四節 行降仙人 第五節 島生黑仙人 第六節 極欲仙人 第七節 鹿角仙人 第八節 蟻蛭仙人 第九節 太白仙人 第十節 破滅仙人第九章 印度教里的英雄人物 **節 黑天 第二節 毗濕摩 第三節 迦爾納 第四節 阿周那 第五節 德羅納 第六節 薩利耶 第七節 布軍 第八節 堅戰 第九節 猛光 第十節 慈憫 第十一節 瓶首 第十二節 激昂 第十三節 馬嘶 第十四節 拉克什曼那第十章 印度教里的女性典范 **節 悉多——至死不渝忠于丈夫的典范 第二節 黑公主——與丈夫同甘共苦、疾惡如仇的女人 第三節 貢蒂——慈母和實用主義者 第四節 貞信——為延續夫家香火不遺余力的女人 第五節 沙恭達羅——忠于美好愛情的典范 第六節 薩維德麗——矢志不移,用忠誠救回丈夫的好妻子 第七節 達摩衍蒂——經受愛情考驗的模范 第八節 安巴——命運多舛的女人 第九節 甘陀利——堅持正義的女性 第十節 天乘——大膽追求愛情的女性 第十一節 廣延天女——專事勾引人間男子的仙女 第十二節 彌那迦——用美色破壞大仙功行的仙女 第十三節 恒河女神——追求人間幸福的恒河的化身 第十四節 拉達——浪漫愛情的化身 第十五節 耶雪達——舍棄自己的孩子救別人的孩子的英雄母親 第十六節 瑪達薇——甘愿受男人擺布的典型 第十七節 薩巴麗——擺脫不了桎梏的女人 第十八節 提羅達摩——貂蟬式的女性 第十九節 優哩彌臘——獨守空房的女子第十一章 印度教教派和組織 **節 濕婆派 第二節 毗濕奴派 第三節 性力派 第四節 雅利安社 第五節 梵社 第六節 羅摩克里希納傳教會 第七節 神智學會第十二章 印度教的種姓制、婚姻制及其相關制度 **節 印度教的種姓制 第二節 印度教的婚姻制 第三節 喪葬 第四節 印度教的嫁妝制 第五節 童婚制 第六節 寡婦制與薩蒂制第十三章 印度教與印度藝術 **節 舞蹈 一 印度六大古典舞蹈流派 二 印度的民間舞 第二節 音樂 第三節 電影 第四節 繪畫 第五節 雕刻 第六節 建筑藝術第十四章 印度教節日 **節 灑紅節 第二節 燈節 第三節 札格納特節 第四節 戴圣線節 第五節 羅摩誕辰節 第六節 杜爾迦節 第七節 濕婆之夜節 第八節 宮巴廟會第十五章 印度教禮儀與人生 **節 印度教禮儀與禁忌 一 禮儀 二 禁忌 第二節 人生四行期 第三節 人生每個階段的禮儀第十六章 印度教神秘符號 **節 林迦與約尼 第二節 曼特拉 第三節 “歐姆” 第四節 神圣的歌雅特瑞曼特拉第十七章 印度教的動植物崇拜 **節 動物崇拜 第二節 植物崇拜第十八章 印度教與印度性文化 **節 縱欲的宗教 第二節 禁欲的宗教 第三節 探討性快樂的書《性欲經》(kamasutra) 第四節 卡朱拉荷——世界*大*全的性雕塑館第十九章 印度教與其他印度本土宗教 **節 印度教與佛教 第二節 印度教與耆那教 第三節 印度教與錫克教參考書目后記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朝聞道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姑媽的寶刀
- >
月亮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