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公路車寶典(ZINN的公路車維修與保養秘籍)
-
>
晶體管電路設計(下)
-
>
基于個性化設計策略的智能交通系統關鍵技術
-
>
花樣百出:貴州少數民族圖案填色
-
>
山東教育出版社有限公司技術轉移與技術創新歷史叢書中國高等技術教育的蘇化(1949—1961)以北京地區為中心
-
>
鐵路機車概要.交流傳動內燃.電力機車
-
>
利維坦的道德困境:早期現代政治哲學的問題與脈絡
水資源與社會經濟協同預警 版權信息
- ISBN:9787040342901
- 條形碼:9787040342901 ; 978-7-04-034290-1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水資源與社會經濟協同預警 本書特色
馬駿的這本《水資源與社會經濟協同預警》是界定水資源與社會經濟協同預警的相關基本概念及范疇,剖析水資源與社會經濟的關系、和諧內涵及協同預警等相關理論基礎,力圖全面把握水資源與社會經濟發展的內在聯系及水資源與社會經濟發展失衡的內在機理,以此為基礎針對南水北調受水區水資源與社會經濟現狀及存在問題,結合受水區水資源與社會經濟特征,構建水資源與社會經濟評價指標體系,定性定量相結合,綜合評判南水北調受水區水資源與社會經濟和諧度,在全面分析南水北調受水區水資源與社會經濟發展失衡原因的基礎上,對其進行協同預警,預測其協同趨勢,對輸出的預警信號進行分析,*后提出南水北調受水區水資源與經濟協同預控的策略。
水資源與社會經濟協同預警 內容簡介
《水資源與社會經濟協同預警》針對南水北調受水區若干城市水資源現狀與社會經濟發展規劃,依據水資源與社會經濟和諧理論及協同理論,借鑒已有研究文獻,從經濟、生活、環境與社會等方面,運用數據包絡分析方法,對其水資源與社會經濟和諧度分別從時間尺度和空間尺度進行評價,并運用組合預測法對其水資源與社會經濟協同情況進行預測。在這些基礎上,借助離差*大法等對南水北調受水區若干城市的水資源與社會經濟協同度,以及水資源與社會經濟協同預警信號進行了分析。 《水資源與社會經濟協同預警》可作為國家和地方政府部門制定發展規劃時提供決策的依據,也可供人口資源環境經濟及管理、技術經濟及管理等領域科研單位有關人員、高校師生及關心水利行業發展的讀者參考。
水資源與社會經濟協同預警 目錄
1.1 研究背景及意義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義
1.2 研究目的及范圍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范圍
1.3 研究現狀
1.4 研究方法及內容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4.3 研究內容
第2章 水資源與社會經濟和諧發展的關系
2.1 城市水資源
2.1.1 缺水現狀
2.1.2 開發歷程與特征
2.1.3 缺水原因
2.2 水資源與社會經濟
2.2.1 水資源與社會經濟的關系
2.2.2 水資源對社會經濟發展的作用
2.2.3 水資源對社會經濟發展的約束
2.3 水資源與社會經濟和諧發展
2.3.1 和諧的內涵
2.3.2 受水區水資源與社會經濟和諧
2.4 本章小結
第3章 受水區水資源與社會經濟綜合評價指標體系
3.1 評價指標選取原則
3.1.1 科學性
3.1.2 系統性
3.1.3 通用性
3.1.4 實用性
3.1.5 相對性
3.2 評價指標體系
3.2.1 影響因素分析
3.2.2 評價指標及體系框架
3.2.3 評價指標含義
3.3 本章小結
第4章 受水區水資源與社會經濟和諧發展評價
4.1 南水北調受水區水資源與社會經濟概況
4.1.1 南水北調工程概況
4.1.2 東線受水區水資源與社會經濟概況
4.1.3 中線受水區水資源與社會經濟概況
4.1.4 小結
4.2 和諧度評價指標體系及模型
4.2.1 和諧度評價指標選擇
4.2.2 評價方法選擇
4.2.3 決策單元選擇
4.2.4 和諧度評價模型
4.3 南水北調東中線受水區水資源與社會經濟和諧度評價——空間尺度
4.3.1 決策單元選擇
4.3.2 評價指標選擇
4.3.3 評價指標體系構建
4.3.4 數據整理
4.3.5 計算結果
4.3.6 結果分析
4.4 南水北調京津受水區水資源與社會經濟和諧度評價——時間尺度
4.4.1 決策單元選擇
4.4.2 評價指標選擇
4.4.3 評價指標體系構建
4.4.4 數據處理
4.4.5 計算結果
4.4.6 結果分析
4.5 本章小結
第5章 受水區水資源與社會經濟協同預警
5.1 城市水資源與社會經濟協同預警理論
……
第6章 愛水區水資源與社會經濟協同策略
第7章 結論與展望
附錄1 專家調查表
附錄2 數據表
參考文獻
后記
水資源與社會經濟協同預警 節選
7.1.3可通過調水等策略改變受水區水資源與社會經濟發展協同度下降的趨勢 由于水資源的嚴重缺乏,不僅給受水區工業、農業等經濟發展帶來了限制,也嚴重影響了人民的生活以及生態環境,水資源緊缺已經成為了受水區經濟社會發展的瓶頸。社會經濟的發展,更進一步增加了對水資源的需求。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水資源作為商品,水資源消費的收入效應顯然會有所體現,再加上人口的增長,生活用水的總需求量必然增加;雖然目前工業生產萬元GDP耗水量減少,而且隨著技術進步,其進~步提高用水效率也是可以期待的,但是,由于社會經濟的發展,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各種消費品的消耗必然上升,而消費品總量的增長,又將對水資源供給提出更高的要求,即需要更多的水資源來保證發展。 受水區社會經濟的發展,必須伴隨著水資源的必要供給。而且,由于水資源是不可替代的生產生活必需商品,社會經濟的發展對水資源的需求,將必須保證處于一個滿足生存的基本要求之上,雖然伴隨著技術進步,總需水量在一段時期內會下降,但當用水的技術成熟時,社會經濟發展對水資源的需求即使不是呈上升趨勢,也將是穩定于某一水平的。 實施南水北調后,工程對受水區水量的補給,將可以緩解受水區生活工業用水供需矛盾,在加強節水、治污的基礎上,停止開采城市中深層地下水,對實現當地水資源的可持續發展,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實現城市用水供需基本平衡具有重要的作用。通過預測工程來水后對相關指標預測,計算了來水后受水區社會經濟發展與水資源協同度,結果顯示水資源量的增加明顯促進了受水區水資源與社會經濟的協同發展。 如果自2010年始至2020年中線、東線分別向北京、天津調水5億m。,從圖6.1可看出,受水區總體協同度有所改善,從原來0.6以下,變成0.6以上,脫離危險期,進入一般期,協同度處于上升趨勢。 如果自2010年始至2020年中線、東線分別向北京、天津調水10億m。,通過圖6.2可以很直觀地看到,受水區水資源與社會經濟協同度有較大的改善,尤其天津更明顯,在2020年左右,將進入安全期。 南水北調工程能夠對北方受水區增加大量的社會與經濟供給水量,對于受水區的社會和諧有著深遠的影響。無論從社會、經濟效益,還是生態效益上看,南水北調工程的興建將極大改善受水區水資源和水環境的承載能力,從而促進受水區內主要城市水資源與社會經濟協同發展。 ……
水資源與社會經濟協同預警 作者簡介
馬駿,河海大學商學院經濟學與國際貿易系講師,管理學博士(技術經濟及管理專業),經濟學碩士(產業經濟學專業)、工學士(水資源規劃及利用專業),國家留學基金委公派美國北愛荷華大學訪問學者(2009)、復旦大學進修教師(2001)。發表論文20多篇,其中EI、ISTP、CSSCL、中國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檢索論文11篇,參編著作3部。主持中央高校基本科研業務費項目(2010825814)、河海大學人文社科基金項目(2007402011)兩項,參與江蘇省社科基金項目(07EYC059)及水利部等其他各類課題10多項。榮獲“江蘇省本科畢業論文優秀指導教師”(2007)、“河海大學本科畢業論文優秀指導教師”(2008,2010)、“河海大學優秀班主任”(2006)等榮譽。
- >
自卑與超越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史學評論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我與地壇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隨園食單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