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蜜蜂的寓言:私人的惡德,公眾的利益
-
>
世界貿易戰簡史
-
>
日本的凱恩斯:高橋是清傳:從足輕到藏相
-
>
近代天津工業與企業制度
-
>
貨幣之語
-
>
眉山金融論劍
-
>
圖解資本論
中國個人所得稅流失及其成因研究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3610988
- 條形碼:9787513610988 ; 978-7-5136-1098-8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中國個人所得稅流失及其成因研究 本書特色
咸春龍的《中國個人所得稅流失及其成因研究》是“經濟發展理論與政策系列”之一,運用稅收收入能力測估模型和個人收入分布函數模型兩種方法測算了中國個人所得稅流失的規模,結果比較一致,近幾年中國個人所得稅流失率都在40%以上,這還不包括地下經濟部分。 本書適合從事相關研究工作的人員參考閱讀。
中國個人所得稅流失及其成因研究 內容簡介
稅收流失是從稅收產生之日就與之形影相隨的,世界各國稅收流失都很普遍,個人所得稅也不例外,更重要的是個人所得稅流失的治理難度很大。個人所得稅流失,*直接的結果是中國財政收入的減少。從短期來看,個人所得稅收入減少使政府陷于缺乏資金的困難境地,影響國家職能的實現;從長期來看,為了實現既定的收入目標,政府不得不提高稅率或擴大征收范圍,這不僅影響了稅收體系的內在彈性,更加大了高低收入者之間的收入差距,而且會增加高收入者逃避個人所得稅的動機和稅制的復雜性,進一步引發高收入者個人所得稅流失。因此,圍繞中國個人所得稅流失問題,從理論和實踐的結合上進行深入、系統和全面的研究,將有助于解決中國財稅體制改革進程中出現的一些重大問題,具有重要的理論意義和現實意義。
全書共分十章,六大部分。**部分為研究基礎,包括**章導論和第二章概念界定與理論準備。第二部分即第三章,是對地下經濟所導致的稅收流失規模以及中國個人所得稅流失規模的估測。第三部分為個人所得稅流失的原因分析,包括第四章至第七章,共四章。其中,第四章至第六章為理論分析,分別基于a—s偷逃稅模型、信息不對稱理論與博弈論以及制度經濟學從機理上分析了稅收流失的原因,第七章從實證角度分析了中國個人所得稅流失的具體原因。第四部分即第八章,總結了芡達國家個人所得稅流失治理的經驗。
中國個人所得稅流失及其成因研究 目錄
1.1選題依據
1.1.1稅收是國家之本
1.1.2稅收流失問題是古今中外關注的熱點
1.1.3個人所得稅流失存在巨大隱患
1.2文獻綜述
1.2.1 國外對稅收流失問題的研究
1.2.2國內對稅收流失問題的研究
1.2.3文獻評述
1.3研究方法與分析框架
1.3.1研究方法
1.3.2分析框架
1.3.3結構安排
1.4可能的創新之處
1.4.1研究切入點的創新
中國個人所得稅流失及其成因研究 作者簡介
成春龍,男,l965年出生,江蘇泰州人,華南農業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教授,碩士生導師,管理學博士,現任華南農業大學副校長。1988年7月至今,在華南農業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從事教學科研工作,先后講授過“微觀經濟學”、“宏觀經濟學”、“發展經濟學”、“農業經濟學”、“國家稅收”、“會計學原理”、“財務管理”、“金融專業英語”等本科課程和“資源與環境經濟學”、“發展經濟學”等碩士研究生課程,主要研究領域為經濟發展理論與政策、土地資源管理、稅收理論與實踐,先后參加9項科研課題的研究工作,其中,主持省部級科研課題2項,廳局級科研課題2項,參加國家級科研課題2項,出版專著、教材、編著l3部,在《財貿經濟》等學術刊物發表學術論文28篇,已獨立培養34名碩士研究生。兼任廣東省教育會計學會會長、廣東省企業財務管理學會副會長、廣東省農牧信息學會副會長、廣東省經濟學會中青年經濟專業委員會常務理事、廣東省技術經濟與管理現代化協會理事、廣東省財政廳農村財政研究會理事等職。
- >
唐代進士錄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回憶愛瑪儂
- >
史學評論
- >
月亮虎
- >
中國歷史的瞬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