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重慶歷史地圖集
-
>
飛虎隊隊員眼中的中國:昆明 四川 杭州 上海(明信片)
-
>
威尼斯書
-
>
一聽說那島上有貓,我就出發了:日本貓島旅行筆記
-
>
中國分省系列地圖冊:江蘇(2016年全新版)
-
>
生命的邊緣-站在珠穆朗瑪峰之巔
-
>
不一樣的云南
繆斯共和國 內容簡介
本書為時尚品位、藝術、旅行系列叢書之一。 心靈,會選擇它的社群。博物館擁有奇妙的力量,是集合眾人之手,共同完成的一件藝術品。參與其中的人,包括觀眾和我都是現代社會中藝術與知識的守護神。所以,從這兒開始,歡迎加入我們的“繆斯共和國”。
繆斯共和國繆斯共和國 前言
帶著“心”去“閑逛” 十多年前,當南·美洲大國阿根廷每況愈下,動亂頻仍之際,《紐約時報雜志》曾為這個國家做了一期專號。 在那個專號里,有一個主要論旨:阿根廷這么大的一個國家,以及很有特色的首都布宜諾斯艾利斯,居然沒有歷史博物館、美術館,或國家畫廊。因此,這是個沒有過去,從而也就沒有未來的地方。由于缺少了共同記憶的聯系,“活著”遂成了僅有的目標,而為了“活著”,彼此爭奪貝U是惟一的生存方式。于是,一個百年前還是全球第六大而富的國家,一步步地往下跌落,到了今天,它已快到了蕓蕓列國的*底層。 而由阿根廷的沒有歷史博物館、美術館,和國家畫廊,就讓人想到華盛頓在白宮及國會山莊間那一大片土地上的“國家自然史博物館”、“國家航太博物館”、“國家畫廊”……等博物館及美術館。它幾乎全都由美國豪富們捐錢興造,而后組合了一個由副總統領銜的管理組織“史密斯學會”(SmithOnian lnStitUtiOn)加以運作管理,其規模則不斷擴大,“肯尼迪表演藝術中心”也在其中。“史密斯學會”所轄的龐大建筑群,是地標,是記憶,也是宏圖及愿景。 由阿根廷和美國華盛頓的對比,當我們到一個國家的大城市去游歷或參訪,除了看它的民情風俗,更重要的,毋寧是去看歷史博物館及美術館。這些建筑物乃是所謂的“文獻式建筑物”(DOCUmentary ArcteCtUre),從它的外形到內涵,都是一個個被攤開的文本,上面書寫著這個國家及城市的記憶、傷痕、想像、遺留的智慧和愚蠢,以及愿景等。博物館和美術館的厚度,也就是那個國家及城市的生命及文化厚度。 因此,每當有機會出國,我*感興趣、也*熱衷的,就是到歷史博物館及美術館,那是*便宜的觀光旅行,短短的半天或一天,就能穿梭過一個文明,并讓自己在旅行中對別人別國多出許多理解和感觸。在這個意義上,博物館及美術館,未嘗不可以說是一個對話平臺,你和他在這里相看,今與古也在此互望。 惠媛是個別具胸懷的專業藝術工作者,除了本身在做的藝術評論、推廣和研究外,她也喜歡到全世界做她那種很獨特的藝術旅行,并將心得寫出來與人分享。今年初,她才完成《沒有圍墻的美術館》一書,現在又寫了《繆斯共和國》。 這都是她藝術旅行的觀感和心得。它很獨特,因為作者的她,在藝術旅行時有一顆非常同的心。她不是去“看”博物館或美術館,而是像法國詩人波特萊爾,或德國*后文人本雅明那樣的去“閑逛”(flaneur),那是一種用“心”去看。當她把“心”帶到博物館和美術館,她帶回來給我們的,也就是一雙不同的眼睛。 當惠媛*先請我幫《繆斯共和國》寫介紹文時,我還以為這只不過是本導覽式的藝術旅行書。但看著看著,我卻慢慢地斂容以對。她寫了21個博物館及美術館,從*享盛名的盧浮宮、大英博物館,到蘇聯瓦解后才被人知曉并為之驚艷的圣彼得堡埃爾米塔什美術館,一直寫到當代*具爭議性的古根海姆美術館拉斯維加斯分館、倫敦泰德現代館,以及*小的東京米博物館。她的每篇文章都是“閑逛”,把“心”放了進去,因而遂能有非常不同的具有厚度的心得。她在做的,其實已不是藝術旅行了,而是博物館及美術館的文化藝術觀察。以前我讀波特萊爾寫他“閑逛”下的巴黎、本雅明“閑逛”下的巴黎廊柱,都頗受感奮,而今看劉惠媛寫她的“閑逛”,也能體會到她那份與眾不同的靈心。 讀完這本書,我忽然興起一個狂想,將來如果能夠,我一定會想呼朋引伴,而后央請劉惠媛帶著我們去看博物館和美術館,那一定會是非常不同的智性與感性旅程。 是為鄭重推薦序。
繆斯共和國 目錄
一 歷史的戰場,美術的學校
1 沙皇王冠上的珠寶——圣彼得堡 埃爾米塔什美術館
2 閱讀歐洲藝術史——巴黎 盧浮宮與金字塔
3 不要遮住我的陽光——倫敦 大英博物館變形記
4 民主大國的知識與藝術殿堂——紐約 大都會博物館
二 競爭、改變輪廓的力量
1 新藝術的發電廠——倫敦 泰德現代館
2 現代藝術的推手——紐約 現代美術館
3 跟拉斯維加斯學習,向藝術致敬——古根海姆美術館 拉斯維加斯分館
4 藝術的秘密花園——尼斯 當代美術館
三 博物館,一個溝通的場域
……
四 說故事的人,燦爛的印記
……
五 藝術與社會實踐
……
后記 博物館通行證
繆斯共和國 作者簡介
劉惠媛,在美國紐約主修西洋藝術史與博物館學,回國后曾經擔任帝門藝術教育基金會主任、《ART CHINA新朝藝術》雜志總編輯,以及公共電視《大家來逛博物館》主持人。多年從事藝術評論工作,并喜歡到全世界做很獨特的藝術旅游,將心得寫出來與人分享。目前大部分時間用來旅行和寫作。譯有《影像的閱讀》。著有《普普在臺灣》、《線條的表現》、《繽紛紐約》、《沒有圍墻的美術館》、《旅游指南上找不到的藝術地圖》等。 同作者出版的其它圖書 ·繆斯共和國(時尚出品) ·旅游指南上找不到的藝術地圖(時尚出品)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巴金-再思錄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回憶愛瑪儂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我與地壇
- >
史學評論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