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錄
第1章 數據庫基礎 (1)
1.1 數據庫系統概述 (1)
1.1.1 數據管理技術的發展 (1)
1.1.2 數據庫系統 (2)
1.1.3 概念數據模型 (3)
1.1.4 邏輯數據模型 (4)
1.2 關系模型 (5)
1.2.1 關系的基本概念及關系
數據庫 (5)
1.2.2 關系的特征 (7)
1.2.3 關系操作 (8)
1.2.4 數據庫的完整性規則 (8)
1.3 Visual FoxPro概述 (9)
1.3.1 Visual FoxPro的發展及
特點 (9)
1.3.2 Visual FoxPro集成開發
環境 (11)
1.4 Visual FoxPro語言基礎 (13)
1.4.1 數據類型 (13)
1.4.2 數據存儲 (16)
1.4.3 表達式 (21)
1.4.4 常用函數 (25)
1.4.5 Visual FoxPro命令格式與
文件類型 (36)
1.5 小結 (38)
習題1 (38)
實驗1 Visual FoxPro環境與表達式、
常用函數的使用 (42)
第2章 數據表的基本操作 (46)
2.1 創建數據表 (46)
2.1.1 表的概念 (46)
2.1.2 創建表結構 (46)
2.1.3 表結構的顯示與修改 (50)
2.2 表內容的輸入 (51)
2.2.1 表文件的打開與關閉 (51)
2.2.2 表記錄的輸入 (52)
2.2.3 表記錄的顯示 (55)
2.3 表內容的編輯修改 (58)
2.3.1 表記錄的定位 (58)
2.3.2 表記錄的修改 (60)
2.3.3 表記錄的刪除 (62)
2.4 表的排序與索引 (65)
2.4.1 表記錄的排序 (66)
2.4.2 索引的概念與索引文件
類型 (67)
2.4.3 索引的建立 (69)
2.4.4 索引文件的打開、關閉及主控
設置 (71)
2.4.5 表內容檢索 (75)
2.5 表的其他操作 (77)
2.5.1 表內容的統計 (77)
2.5.2 表內容的復制與大批量
數據追加 (81)
2.5.3 表結構文件的建立與
應用 (83)
2.6 常用的文件管理命令 (84)
2.6.1 列文件目錄命令 (84)
2.6.2 顯示文件內容命令 (85)
2.6.3 復制磁盤文件命令 (85)
2.6.4 更改磁盤文件名命令 (85)
2.6.5 刪除磁盤文件名命令 (86)
2.7 小結 (86)
習題2 (87)
實驗2.1 數據表結構的建立
與記錄輸入 (89)
實驗2.2 數據表記錄的定位、刪除
與索引 (91)
實驗2.3 數據表記錄的查找、統計
及文件操作 (94)
第3章 數據庫的建立與操作 (96)
3.1 數據庫的建立 (96)
3.1.1 建立數據庫 (96)
3.1.2 數據庫表和自由表的相互
轉換 (98)
3.1.3 數據庫的基本操作 (99)
3.1.4 工作區 (101)
3.1.5 建立表間的臨時關聯 (106)
3.2 數據庫的完整性實現 (108)
3.2.1 長表名和表注釋 (109)
3.2.2 長字段名和字段屬性 (110)
3.2.3 設置記錄規則 (111)
3.2.4 主索引與表間的永久
關聯 (112)
3.2.5 參照完整性實現 (114)
3.3 控制共享數據的訪問 (115)
3.3.1 數據表的打開方式 (115)
3.3.2 鎖定數據 (116)
3.3.3 數據解鎖 (118)
3.4 結構化查詢語言SQL (119)
3.4.1 SELECT數據查詢
語句 (119)
3.4.2 SQL語言的其他常用
語句 (122)
3.5 小結 (123)
習題3 (123)
實驗3 Visual FoxPro數據庫
設計 (126)
第4章 結構化程序設計 (129)
4.1 程序文件設計 (129)
4.1.1 結構化程序設計基礎 (129)
4.1.2 程序設計的基本命令 (130)
4.1.3 程序文件的建立與
執行 (132)
4.2 程序控制的基本結構 (133)
4.2.1 順序結構 (133)
4.2.2 選擇結構 (135)
4.2.3 循環結構 (139)
4.2.4 多種結構的嵌套 (144)
4.3 子程序和用戶自定義
函數 (149)
4.3.1 子程序 (149)
4.3.2 過程和過程文件 (151)
4.3.3 變量的參數傳遞及
作用域 (152)
4.3.4 自定義函數 (155)
4.4 小結 (158)
習題4 (158)
實驗4.1 順序與選擇程序
設計 (165)
實驗4.2 循環結構程序
設計 (166)
實驗4.3 循環嵌套結構程序
設計 (167)
實驗4.4 過程文件與自定義
函數 (169)
第5章 面向對象程序設計
基礎 (170)
5.1 面向對象程序設計簡介 (170)
5.1.1 面向對象程序設計示例 (170)
5.1.2 對象與類 (172)
5.1.3 對象的屬性、事件與
方法 (173)
5.2 表單文件的創建與對象的
添加 (175)
5.2.1 表單文件的創建與運行 (175)
5.2.2 在表單中添加對象 (177)
5.3 對象引用、屬性設置及事件的
編輯與響應 (181)
5.3.1 對象的引用 (181)
5.3.2 對象屬性的設置 (182)
5.3.3 事件代碼的編輯、響應及調用
順序 (184)
5.3.4 在表單中添加屬性和
方法 (188)
5.4 小結 (188)
習題5 (189)
實驗5 面向對象程序設計
入門 (191)
第6章 常用表單控件的
使用 (194)
6.1 輸出類控件 (194)
6.1.1 標簽 (194)
6.1.2 圖像、線條與形狀 (195)
6.2 輸入類控件 (196)
6.2.1 文本框 (196)
6.2.2 編輯框 (198)
6.2.3 列表框與組合框 (200)
6.2.4 微調 (205)
6.3 控制類控件 (206)
6.3.1 命令按鈕與命令
按鈕組 (206)
6.3.2 復選框與選項按鈕組 (210)
6.3.3 計時器 (214)
6.4 容器類控件 (216)
6.4.1 表格 (216)
6.4.2 頁框 (220)
6.4.3 容器 (222)
6.5 鏈接與嵌入類控件 (224)
6.5.1 ActiveX控件 (224)
6.5.2 ActiveX綁定控件 (228)
6.5.3 超級鏈接 (229)
6.6 小結 (229)
習題6 (230)
實驗6.1 利用輸出類控件設計
表單 (236)
實驗6.2 利用輸入類控件設計
表單 (237)
實驗6.3 利用控制類控件設計
表單 (239)
實驗6.4 利用容器類控件及OLE控件
設計表單 (242)
第7章 表單設計應用 (244)
7.1 信息顯示界面設計 (244)
7.2 交互對話界面設計 (246)
7.3 與數據源有關的表單
設計 (247)
7.4 多表表單設計 (250)
7.5 SQL查詢設計實例 (252)
7.6 表單集的設計 (256)
7.7 小結 (258)
習題7 (258)
實驗7 多表表單的設計與
應用 (261)
第8章 查詢、視圖及報表
設計 (263)
8.1 查詢設計 (263)
8.1.1 查詢設計器 (263)
8.1.2 用SQL語言實現查詢
設計 (266)
8.2 視圖設計 (267)
8.2.1 視圖設計器 (267)
8.2.2 視圖的SQL語句 (270)
8.3 創建報表 (271)
8.3.1 使用報表向導創建報表 (271)
8.3.2 使用報表器創建快速
報表 (273)
8.4 利用報表設計器設計
報表 (274)
8.4.1 報表設計器的組成和數據
環境 (274)
8.4.2 報表布局與報表帶區 (275)
8.4.3 設置報表控件 (276)
8.4.4 常用的報表控件操作 (278)
8.4.5 報表設計舉例 (278)
8.5 小結 (280)
習題8 (281)
實驗8 查詢、視圖及報表
設計 (283)
第9章 應用程序的管理及
編譯 (285)
9.1 菜單設計 (285)
9.1.1 菜單設計基本步驟 (285)
9.1.2 菜單設計工具 (288)
9.1.3 快捷菜單設計 (291)
9.1.4 在應用程序中使用菜單 (292)
9.2 主文件設計 (293)
9.2.1 主文件 (293)
9.2.2 錯誤處理程序設計 (294)
9.3 編譯應用程序 (296)
9.3.1 管理項目管理器中的
文件 (296)
9.3.2 應用程序編譯 (297)
9.3.3 應用程序發布 (297)
9.4 小結 (301)
習題9 (301)
實驗9 一個簡單的營銷管理信息
系統設計 (302)
參考文獻 (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