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見春天
-
>
谷圍南亭
-
>
流浪之月
-
>
告白
-
>
言情小說:三生三世枕上書(全兩冊)
-
>
天堂旅行團
-
>
浮生物語(5下裟欏敖熾上下)
日月 本書特色
尋找《日月》有緣人
活動辦法:
自2012年1月6日起,至同年2月20日止,在此期間凡購買《日月》、發表百字以上評論并在評論末尾留下訂單號的讀者將有機會成為“有緣人”。我們將從眾多評論中篩選60條交由作者確定1,2,3等獎項的獲得者。獲贈結果將于2月29日公布,獎品由萬榕書業發展有限責任公司負責寄送。
獎項設置:
一等獎1名:西藏佛珠手鏈一串(材質:小葉紫檀,純銀飾)+安意如《日月》親筆簽名本
二等獎10名:西藏佛珠手鏈一串(材質:菩提根,瑪瑙)+安意如《日月》
三等獎20名:西藏佛珠手鏈一串(材質:星月菩提,瑪瑙)+安意如《日月》明信片一套
◎本書是安意如在西藏獲得靈感,歷時四年創作的長篇小說。
◎這是一部關于西藏,關于現代倉央嘉措,關于告別欲望、重返凈土的靈性之書。
◎這是一個關于成長、超越、覺悟的故事。
◎在書寫本書的歷程中,安意如在色拉寺皈依,成為一名格魯弟子。
◎作者在展開主人公的故事和命運的同時,亦將自己對于藏傳佛教哲理的感悟和理解貫穿其中。
◎本書代表著安意如文學創作的*新成就,標志著安意如由一個古典散文作家向長篇小說作家的轉變和過渡。
日月 內容簡介
這是安意如用純美散文式語言寫成的一部長篇小說。
書中描寫了一個久居北京的藏地青年三十余年人世沉浮的心靈史,講述了主人公在西藏被收養,到北京生活和學習,融入現代大都市,求學經商,經歷情感挫折,漸漸迷失自我,*終重回西藏,尋根故土的完整過程,是一個關于成長、超越、覺悟的故事。
本書也是一曲融宿命與情感,歷史與現實于一體的人生詠嘆,故事主人公索南次仁(尹長生)的此生,恰似倉央嘉措的今世。倉央嘉措雖未在書中真實出現,但卻像一個符號,貫穿了全書的始終。
小說中,現代都市的浮華虛榮與雪域高原的純潔寧靜形成鮮明對比。
作者亦把書中人物的命運與自己對宗教的理解和感悟相結合,使作品具有了非常深厚的哲理內涵。
“每個人身上都存在光明和晦暗,如日如月,執障與覺悟,一體同源,它終將被人證得。”
日月 目錄
**章 仙人撫我頂,結發受長生
尹蓮與長生啟程離開甘丹寺當天,天空出現的景色讓人駐足,那是長生有生以來**次目睹日月同輝的奇景。空氣清冷干燥,天空非常藍。當金燦燦的太陽從山后噴薄而出,月亮高懸天空,色澤淡白,如一面沾滿霜露的鏡子。
第二章 流月將波去,潮水帶星來
肉身纏斗的場面,對成人而言具有裂帛之美。撕開偽裝,裸裎相見。若是以真心做引,肉身作伐的告祭,將引渡彼此到言語無法企及的彼岸。那種深邃寧靜之美,與萬物生長蓬勃衰敗的秩序遙相呼應。
第三章 千山暮雪,只影向誰去
他身姿挺拔,面部輪廓如刀刻。喧雜陽光越發顯得他靜默。那是一種積累了時間和滄桑的俊美。在明澈的陽光下,眼眶不知不覺被淚水積滿。蘇縵華被強光釘牢當場,舍生忘死地看著她的佛。她的佛,自西而來。
第四章 年來多夢少年事,唯夢閑人不夢君
他曾不止一次想過逃離這里,在他年輕激越的時候。然而,等到不得不離開的時候,二十五歲的倉央嘉措,再一次被迫離家的孩子,才真切感覺到自己對這片土地的留戀和熱愛,意識到自己肩負的責任。
第五章 春來秋去忙如許,未到晨鐘夢已闌
日月 作者簡介
安意如
作家,古典詩詞賞析獨樹一幟,影響廣泛。因《人生若只如初見》,為眾熟知。《日月》是其最新作品。私家標簽:文字修行、避世之心、無常、遠游、隱居、詩茶相契、西藏云南、過往作品:《人生若只如初見》《當時只道是尋常》《思無邪》《觀音》《陌上花開》《美人何處》《世有桃花》《惜春紀》
最新作品:《日月》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朝聞道
- >
隨園食單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推拿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山海經